“吉祥物是大型賽事中必不可少的象徵標誌,往往扮演着‘宣傳員’的角色。”上週,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綜合研究諮詢董雪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說。

在她看來,這個“宣傳員”,首先是宣傳賽事精神,如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官方吉祥物“Waldi”,以堅韌敏捷的德國獵犬形象展現運動員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其次是宣傳賽事舉辦國家或城市的文化內涵,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國寶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和京燕元素融入吉祥物“福娃”的設計中,並以“北京歡迎你”的諧音進行命名,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民族傳統。最後是宣傳賽事本身,吉祥物的造型都比較生動活潑,具有較強的視覺表現力,易於被不同年齡、不同種族、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並接受,起到更廣更深的宣傳效果。

如何讓這個“宣傳員”充分發揮作用?在董雪穎看來,一場賽事中,應該賦予吉祥物獨有的文化創意,並持續推廣運營,才能讓吉祥物經濟隨着賽事而發展。她分析,吉祥物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於“引流”,成都應藉助大運會將“蓉寶”打造成頂級的流量入口。

她認爲,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製造全民參與的營銷大事件吸引眼球。人是社會屬性的,喜歡追逐熱點事件,而有參與感的大事件營銷往往會產生指數級的傳播效果。成都應以舉辦大運會爲契機,整合媒體資源,充分運用雙微一抖、小紅書、快手及淘寶直播等新興媒體,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比如圍繞體育運動開展“偶遇蓉寶,一起晨跑”“邀請蓉寶做外援”“蓉寶帶我看大運”等一系列具有參與感的事件營銷,引發多層傳播效應,爲大運會和“蓉寶”帶來巨大關注度,進一步吸引賽事觀衆,提升吉祥物商品的銷售量。

二是爲“蓉寶”樹立立體人設。她告訴記者,沒有吸引力的人設,只靠一時的營銷推廣是不能維持民衆對吉祥物長久的關注的,綜合賽事、舉辦地及“蓉寶”造型特點,如大學生、成都及火焰等,引申“年輕”“火熱”“運動達人”“會川劇變臉”“說川普”“愛喫川菜”等主要人設;同時還可以考慮反差萌的人物設定,如跑得快但喜歡慢悠悠的蓋碗茶等營造萌點人設;也可以在嗶哩嗶哩、微博等平臺開設“蓉寶”官方賬號,通過與網民的互動進一步豐富“蓉寶”的人設,以豐富立體的吉祥物人設提升民衆的關注度,增強吉祥物的生命力、持久力。

三是創意化開發“蓉寶”衍生品,成都應以IP運營思維打造吉祥物衍生品,推動“蓉寶”IP向文創、動漫、遊戲等領域拓展,鼓勵成都的文創企業開發年輕人喜愛的、具有互動感、科技感的“蓉寶”手辦、“蓉寶”盲盒、“蓉寶”文創書籤、“蓉寶”動漫、“蓉寶”手遊、“蓉寶”體感遊戲等,推動“蓉寶”IP從平面化的吉祥物商品向互動式的娛樂體驗轉變。另外,推動“蓉寶”IP與主題樂園、民宿、餐廳、商業綜合體等場所進行跨界聯動,打造“蓉寶”主題公園、主題遊樂場、主題民宿、主題餐廳等主題場景,推出聯名產品,提升吉祥物的創意消費。

記者 李豔玲 孟浩 攝影 馬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