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武松的武力值应该是属于天花板级别。俗话说“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梁山步军之中,除了倒拔垂杨柳花和尚鲁智深,估计没人能和武松掰手腕了。而大家对于武松战力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景阳冈打虎。毕竟在常人看来,猛虎乃是兽中之王,非人可匹敌。而正是因为在景阳冈上单挑猛虎成功,才为武松创下了打虎英雄的赫赫威名。

但事实上,《水浒传》中打死老虎的并不只有武松一人,李逵也有过单挑老虎的战绩。而且还是以一敌四,直接端了一窝四只老虎。话说这李逵是个孝子,落草梁山之后,便想着回家接母亲上山来享福。谁曾想在接到母亲回梁山的路上,李逵因为给母亲寻水解渴的缘故,落单了母亲,导致母亲被沂岭上的老虎给吃掉了。

悲愤异常的李逵为了给母亲报仇,便将这一窝老虎给全数打杀了。此外,李逵打虎过程也远比武松简单轻松。当初在景阳冈上,武松打虎可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仅自己凶险无比,冷汗都被吓出来了,还耗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而李逵在沂岭面对四虎时,基本就是一刀一个,如砍瓜切菜一般,全然不费力气。

同样是打虎,武松一对一单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李逵以一敌四,却是不费吹灰之力。那么这是否能说明,李逵的武力要强过武松呢?

这种结论其实是过于片面地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双方的实际处境。换句话讲,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根本就没有认真读过原著。如果读了原著你就会发现,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时的处境是全然不同的。

首先我们来看武松打虎,作为武松的出场首秀,施耐庵先生对于这场战斗描写的是非常详细的。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武松打虎时的一个状态。

首先武松打虎是被动进行的,而且处于一个醉酒状态。在遇到那吊睛白额大虫之前,武松已经在景阳冈下的酒家中吃了十八碗酒。而那酒家的酒,以醉人著称,一般客人喝三碗便醉了,由此过不得景阳冈,所以这酒家也取了个三碗不过岗的名字。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更有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

虽然这里有些酒家自夸的嫌疑,但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之后,确实是有些醉了。到了景阳冈上,酒力发作,走路都是踉踉跄跄,于是找了一个青石板躺下。而武松这才正要睡,这大虫就突然跳了出来,对武松发动袭击。如果不是武松自身反应速度足够快,估计就没了。

相较而言,李逵则是在清醒状态下的主动出击。当时他为母亲取水回来,发现母亲不见了,寻找之下,看到是老虎吃了母亲,这才主动去找老虎报仇。

一个是酒醉体乏,一个是清醒愤怒;一个是被动应敌,一个却是主动出击。尤其是武松喝醉了,会造成反应速度和动作敏捷性的大幅度下降。所以,二人的状态是完全没法比的。

其次,武松是没什么武器的,基本上是属于赤手空拳打死的猛虎。原本武松身上有一根棍子,但在进攻的时候由于太紧张了,一棍子打在了树上,把棍子给打折了,后面所幸就不用了。后面就是靠着双手和一身蛮力,将老虎给按在地上锤。这可厉害了,与老虎比力气,还把它们打成了棉花!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皮袋。

反观李逵,手上可是有着一把朴刀的,此外腰间还撇着一把腰刀。正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有着武器的李逵,打起老虎来自然要事半功倍。当初武松手中若是有李逵这般兵器配置,估计那吊睛白额虎也难在其手中撑过三回合。

最后一点,李逵并不是同时力敌四虎,而是先用朴刀除掉了两只小老虎,然后在洞中解决了吃掉李逵老娘的母老虎,最后遇到的才是如武松在景阳冈上碰到的吊睛白额虎,并将其打杀。而且这只吊睛白额虎的实力能否比得上景阳冈上那只,那都还得打个问号。毕竟景阳冈上的老虎是官府公认的祸害,已经害死了不少人,需要二三十人结队才可过岗。而沂岭上的这四只老虎,可没传出多少祸害。否则李逵也该是如武松一般的打虎英雄了。

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总而言之,武松打虎与李逵打虎,难度相差太大,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一个是虎偷袭人,一个是人算计虎。如果互换场景的话,李逵可能就先上树了。怎么能据此来说李逵比武松厉害呢?

事实上,在我看来,武松的武力水平是要远超李逵的。撇开打虎的战绩不谈,武松空手步战几乎无敌手,在生死对决中经常能战胜比自己更强的对手,逆境之中总能翻盘,是遇强则强的类型,战神级别的人物。而李逵除了砍死一堆路人甲和小兵,还有一些无力反抗的老弱和被捆绑的败将,基本上就乏善可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