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哈爾濱市印發了《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爲了激勵房企“賣房”,給出了不少建議:此項《通知》共計十四條扶持措施,其中不乏一些“打折促銷”的非常規操作——比如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甚至鼓勵房企根據市場情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讓利銷售,算是誠意很足了。

有人分析,打折都是幌子,這不過是爲了解決當下哈爾濱的房地產銷售困難、緩解“庫存”壓力。根據《100城庫存研究報告》表示,截至10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爲50233萬平方米。從10月份存銷比(去庫存週期)數值排名來看,哈爾濱位居第6,其去庫存週期爲23.1個月,超過了14個月的合理值水平。

除此之外,哈爾濱的新房成交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從年初的1.3萬跌到1萬,新房成交額從去年的月均74億,跌到今年的月均44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共成功出讓住宅、商住、商業類用地共53宗,推地面積超334萬平方米。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哈爾濱的新聞可以說是甚囂塵上,大家都在說哈爾濱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怎麼看哈爾濱的問題?不少人都說,哈爾濱當前的樓市實際上是中國樓市鬆綁的第1槍,甚至於說這是中國樓市的救市政策,代表的是中國樓市,終於要開始降價了,這是中國房地產開始降價的一個起點,但是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哈爾濱房地產市場當前的現象是根據它本身特殊情況所決定的,爲什麼哈爾濱會出臺,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比較特殊的所謂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其實是因爲整個哈爾濱市場有比較明顯的市場成交量的下滑,我們也看到哈爾濱的新房成交有明顯的下滑趨勢,從年初的1.3萬跌到了1萬,新房的成交額已從去年月均74億,跌到了今年的月均44億,再說從去庫存的角度出發哈爾濱的去庫存週期時間非常長,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麼長的去庫存時間,也導致了哈爾濱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其實處於相對較爲冷清的狀態,也正是如此,纔會有哈爾濱當前出臺房地產政策來進行調整的原因,因爲對於一個非常有名的大城市來說,當前因爲出現房地產市場相對較冷的情況,通過一城一策的調整,這纔是在國家房住不炒的大前提的情況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合理的調控,所以哈爾濱的情況有其特殊性。

其次,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任何一個城市,其本身房地產的價格歸根結底都是其人口問題的體現,一個城市之所以其房地產價格能夠那麼高,是因爲其人口處於大規模集聚的過程之中,由於大量的人口集聚到一起,特別是城市化所帶來的人口的大量集中,將會直接導致這個城市在本身發展過程中的人地矛盾,也就是人口越來越多,土地相對不足,所以必然會導致房地產價格的上漲,這是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一個必然根源。之前我們就曾經說過,要判斷一個城市,它的房地產會不會漲,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看這個城市它的人口和它的經濟增長,如果一個城市是經濟長期增長的,而且它的人口還在不斷的上漲,屬於人口淨流入的城市的話,那麼其房地產的價格一定會有上漲的空間,這是因爲受到整個城市特殊的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是淨流出的話,那麼其必然會有房地產價格下降的趨勢,我們看到哈爾濱的常住人口在這些年呢,實際上是在下降的過程之中,2017年哈爾濱的常住人口有1092.9萬,但是到2019年只有1076.3萬,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必然會導致哈爾濱房地產的支撐力不足。

因此,我們要讓明白哈爾濱當前的問題,並不是說其代表了中國樓市一個什麼大的趨勢,而是不同城市之間問題的一個體現,也是代表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一個分化的狀態,不同城市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其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