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去逛故宮博物院的時候,都是走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再到東西十二宮、御花園,有時候可能都沒逛完就不知怎麼的走到了神武門。今天,小編帶大家走一條不一樣的故宮參觀路線~

午門上的展廳時常會有展覽,如果想去看展的話,從午門進入之後,右拐上樓就能上去,注意提前查詢是否有展喲~

進入午門後,避開人流,穿過右側的協和門,朝北走,先到武備館參觀,再穿過錫慶門進入珍寶館。

珍寶館設在寧壽宮,原是太后、太妃養老的地方,乾隆皇帝退位之後將這裏設爲太上皇宮殿。乾隆皇帝爲了在位時間不超過爺爺康熙皇帝,在位第60個年頭的時候,將皇位傳給兒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自己搬到寧壽宮居住。

珍寶館的入口有一面九龍壁,陽數之中,九是極數,五則居中。“九五”之製爲天子之尊的重要體現。

珍寶館將皇極殿、樂壽堂、頤和軒設爲三個展館,就如它的名字一樣,收藏着各種如金銀玉翠、奇珍異寶製成的禮器、祭器、冠服、裝飾品、生活用品以及宮室內的陳設品等。

遺憾的是,寧壽宮的乾隆花園暫不對外開放,無緣目睹碧螺亭、曲水流觴等乾隆爲自己“退休養老”專門修建的建築。

一路向北走,穿過景祺閣,就能看到著名的“珍妃井”。想必知道這段歷史的人看到這口井都會有一個疑問:井口這麼小,珍妃是怎麼被投進去的?這個問題就等你自己去找答案了。

從寧壽宮北側的貞順門出來後,往西走,就能走到通往御花園的順貞門。從順貞門的東側進入御花園,摛藻堂、萬春亭等亭臺樓閣映入眼簾。故宮是非常講究對稱的,稍後我們從御花園西側再出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啦~

從絳雪軒(現在的故宮文化產品專賣店)南側的門進入東六宮,首先經過的便是鍾粹宮。去過故宮的朋友一定感到疑惑,鍾粹宮不是未開放嗎?小編是不是寫錯了?你沒看錯,是鍾粹宮開放了。鍾粹宮門口懸掛着古琴館的牌匾,成爲了故宮中唯一一個展出古琴的宮殿。

這裏就是古琴愛好者的天堂,唐代遺琴大聖遺音在這裏展出,你還能看到其他各朝各代的古琴以及古琴的減字譜。

鍾粹宮旁是景陽宮目前暫不開放,向南走就是承乾宮了。順治帝的董鄂妃、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均在此宮住過。承乾宮旁的永和宮也暫時不對外開放。

承乾宮的南邊是景仁宮,景仁宮旁就是這兩年紅遍全網的延禧宮啦~現在的延禧宮早已不復最初的樣貌,作爲故宮中唯一一棟西洋建築,延禧宮確實也是比較“特別”。

逛完東六宮後再到坤寧宮,反向遊覽一次故宮中軸線。大部分朋友都知道,乾清宮和坤寧宮是帝后的寢宮,清代時,坤寧宮除了是帝后大婚時的新房,也是重要的祭祀場所,而自雍正皇帝以後,清代帝后不再居住乾清宮和坤寧宮。

穿過乾清門,由北至南依次是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想必喜歡看歷史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太和殿,並且以爲這裏是上朝用的吧?其實並不是的,太和殿是用來舉行重大典禮用的。皇帝早朝主要是在太和門、乾清門。

逛完中軸線後,如果你有點累了,可以穿過太和殿西側的右翼門,來到冰窖。這裏以前是皇宮儲藏冰塊用的,現在是故宮裏的一個餐廳,除了可以喫飯,這裏還有故宮冰糕喲~

慈寧宮和壽康宮在冰窖的北邊,曾是太后、太妃們居住的地方。慈寧宮現在長期展覽歷代雕塑,而作爲乾隆母親鈕祜祿氏寢宮的壽康宮,這裏陳列着許多乾隆與母親之間的點滴,展示着他們的母子情深。

從慈寧宮出來後,來到西六宮。經過太極殿和永壽宮,便能來到翊坤宮和儲秀宮,這兩個宮殿曾經也跟其他東西十二宮一樣,是二進制的院落,晚清時期,因爲慈禧太后曾在儲秀宮居住並在這裏生下了同治皇帝,於是便將這兩座宮殿連通,改成了四進制的院落。西六宮的長春宮和鹹福宮也是暫不對外開放。

從儲秀宮再次進入御花園,你就能看到千秋亭啦~千秋萬春二亭一左一右建立在御花園的兩邊,院內現存古樹一百六十多棵,大部分都在三百年以上,院內一片“花園春夏不栽花,唯植青枝伴石崖。”的景象。

出了御花園,故宮基本上就遊覽完啦,按照這個路線,雖然耗時久,但是對於難得來北京遊覽故宮的朋友來說,是儘可能的遊覽了故宮開放的全部區域啦~

(文/圖 蔣瑞琪)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