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爲鼎盛的王朝,吏治清明,經濟繁榮。甚至因爲受到了胡文華的影響,還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爲開放的王朝。而經濟一旦繁盛起來,文化就開始隨之興盛。唐朝,也是歷史上文化藝術巔峯的王朝。

但是即使是這樣包容,開放的王朝。仍舊還是脫離不開封建社會的本質,這還是一個講究出生,注重門第,婚姻也講究門房戶對的國家。大家也許對此沒有什麼概念,我們舉個例子。

當年李義府已經官至宰相一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他曾經在爲自己的孩子向山東崔氏求婚之時,還因不屬於“五姓七族”而被拒絕。甚至唐朝的開國君主李淵也以自己曾是隴西舊族爲榮,認爲自己可以推翻舊隋,大部分都是得益於自己的出身。

而在歷史上身世成謎的著名詩人李白,他的四段婚姻中卻有兩段都是高官之女。一爲原配許氏,爲高宗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二繼室同樣也是娶的宰相宗楚客之女。在這樣一個十分注重門第的朝代,李白連娶二任宰相之女,這又是爲何呢?

先不說其他,至少,這證明了李白的出生一定不簡單。但是他的一生都對自己的身世緘口不言。而歷史上關於李白的出生一共是有四種推測,第一種與第二種推測都與西域有關,一爲李白先祖原是胡人,只不過後來纔在中原定居,改姓爲“李”。

二便是李白的父親原是中原的一位富商,一直都在西域做生意而已。但是這種說法並不靠譜,首先李白的“李”姓應該是自祖上就傳下來的。因爲大唐的皇室就是姓李。即使當時並不避諱怎麼避諱姓氏,但是也不會有人傻不拉幾地將自己特地改爲國姓。

第三個就是李白連娶二位夫人,二位夫人皆是宰相之女。前面說了唐朝是一個很重視門第的王朝,若是李白家中真爲商人。士農工商,商人最爲低賤,是不會有士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商家的。所以這兩個猜測並不正確。

而第四種說法,就是李白的先祖與李淵是同宗的兄弟,所以李白具有皇室血脈。這個理由實際上就有點根據了,因爲首先李白與李唐王室姓氏一樣。其次李白在詩中曾自述“本家隴西人”。

還有《草堂集序》中也有相似的記錄:“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而李氏家族的的家譜上面就曾記載李氏家族的祖先就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世代顯貴。

而第四種說法,就是李白原是太子李建成之後。只不過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門之變中失敗,逃到了西域生活。這貌似也有一點道理,因爲李白的自述之中通常都透露出自己與隴西的關係。

也就是與李氏王朝有關,但是呢卻從來都不暴露自己的具體身世。而第四種說法就貌似爲李白對身世的沉默找到了理由。且也爲李白無法參加科舉找到了理由。因爲其是“逆賊”之後。

《唐朝那些事兒》原價199,先進僅需159便可全部將七本抱回家。這是第一部全面解讀隋唐歷史的通俗讀物,城下路,悽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開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