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陪讀”之苦,可謂是一言難盡,這裏面的“苦”實際上就是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認真。這已成爲很多家長的一塊心病。一直以來,爲了能讓孩子好好學習、主動學習,家長們可謂是絞盡腦汁,幾乎是十八般的手段都用上了,可還是收效甚微。

在我們想象當中,一個學習狀態非常理想的孩子,應該是這樣子的:每天放學回家,不需要家長的提醒,便能自己積極主動地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在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之後,又能主動按照學習計劃和個人興趣開展各種諸如閱讀、才藝訓練等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的學習活動。

想要讓孩子養成這樣良好的學習狀態,歸根到底就是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01 激發孩子學習動機,才能點燃持續學習熱情

在現實中,我們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必然是帶有某種動機的。正是因爲有了動機,所以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哪怕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難以逾越的困難,我們依然會想方設法去克服和突破,不達目的不罷休。

同樣道理,要讓孩子做到主動學習、且持續保持對學習的熱情,最好的方法無疑就是給他們一個學習動機,讓這個學習動機能成爲支撐孩子主動學習、努力學習的“動力”之源。

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應該是困擾當下很多家長的最大教育難題之一。如果能夠解決好這個教育難題,可想而知,不僅能夠實現讓孩子成爲學習上的主人的教育目標,還能讓很多家長不再爲孩子不好好學習而發愁發怒,真正讓家長從身體到精神上都能得到“解放”。

不可否認,在學習和玩樂之間,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玩樂,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因爲對於孩子來說,通過玩樂所獲得的感受和體驗,要遠比一般意義上的學習有趣得多。

既然如此,我們就從中得到了一個很有用的啓示:假如學習也能夠帶給孩子更具吸引力的東西,那麼,孩子必然會爲了獲得這個東西而自願放棄玩樂去選擇學習。而這個所謂的“更具吸引力的東西”,便是心理學上的“學習動機”。

02 加強學習動機對孩子的吸引力

學習動機也是有強弱之分的,每當學習與玩樂之間發生衝突和碰撞的時候,孩子都會在學習動機和玩樂所能帶來的感受及體驗之間做出一番權衡。學習動機強的孩子自然有着更強大的自制力,能夠抵消外界對學習的負面影響;而學習動機弱的孩子,毫無疑問,就會去選擇玩樂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相信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這種情況:當家長用一些好處來激勵孩子學習,通常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種形式的持續效果時間往往不是很長。這其實就是“學習動機”輸給了玩樂體驗的結果。

我們還可通過孩子的學習表現和努力程度,來判斷此刻學習動機對於孩子吸引力的強弱。當發現孩子的學習動機有減弱的趨勢時,可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或想辦法加強學習動機對孩子的吸引力,以此來確保孩子能夠持久保持着學習動機。

03 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

在培養孩子學習動機的時候,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在一般情況下,興趣愛好能夠幫助孩子強化學習動機,孩子的學習動機越是強烈,在學習中抵禦外界誘惑的意志力也就越堅定,就會越發熱愛學習。比如,一個從小就熱愛閱讀的孩子,自然就會產生學好語文學科的動機,等等。

結語

一個有着強大學習動機的孩子,纔有可能主動去學習,才能點燃持續學習的熱情,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笑到最後”,才能真正解放家長的“陪讀之苦”。可以說,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是爲人父母者們在養育路上的一個重要教育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