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更是如此。不少孩子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上手忙脚乱、事倍功半,缺乏学习计划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学习计划和孩子学习的好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计划是不是可有可无呢?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时,学习计划明确的孩子不仅在学习效率上要比没有学习计划的孩子更高,而且在学习动力上也更强。

有了学习计划,就好比我们出国旅游有一个详细的攻略,避免盲从,最大化提高时间效率。有了学习计划,每一步做什么都非常明确,孩子不用费时间去思考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犹豫,显然,这能大大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学习计划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我们就应该要重视这件事,陪同孩子尽早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计划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们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以下这四点,这样孩子的学习才能更加有效。

01 计划的制订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制订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订。那么,什么是实际情况,我们在制订计划时又该怎样去切合实际呢?

首先,学习计划的制订要建立在孩子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其次,学习计划的制订要与各学科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进度相配合。

不过,我们需要避免以往那种学习计划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现象,尽可能地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学习计划,如果父母感到不放心的话,可以在一些关键之处给孩子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参与感,又能保证学习计划的制订质量。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高,父母可以逐步放手直至彻底放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能动性。

02 计划的制订既要考虑数量也要考虑质量

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身心健康需要全面发展,不能只抓学习,就忽视了孩子的健康。特别是现在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也纳入了孩子的成绩考核。

许多孩子的计划总是重视学习时间的安排,不重视学习效果,所以容易导致有时间数量却没有质量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制订计划时除了要考虑学习时间方面的合理安排之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

也就是说在学习计划中不光要有学习上的安排,同时还要有锻炼、睡眠和休闲娱乐等时间的安排,做到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这样才能使孩子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03 计划的制订不能过于呆板,要讲究灵活变通性

学习计划的制订既不能安排得太满、太死,也不能太过呆板。比如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计划却还是一成不变,造成计划和现实两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计划的制订要留出一定的余地,要有一定的灵活变通性,这样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我们还要定期检查计划是否合理和可行。当我们发现不合理的计划时,我们就要做出及时调整或排除干扰,从而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实可行。

04 制订计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日后的坚持

制订计划确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日后的坚持。这是因为,学习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笑到最后。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计划制订的起始阶段,很多孩子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也曾劲头十足,但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选择了中途放弃,这样计划就会落空,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给孩子“打打气加加油”,激励孩子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不轻言放弃,并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今天的努力是量的积累,迟早有一天会引起质的飞跃。

结语

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有助于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规划好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这样才能促使孩子更有效地学习和生活,最终成长为最棒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