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霞在課堂上

“桃李滿天下,雨露潤春華”“教書育人,師恩難忘”……一個個飽含謝意的字眼,一面面寫滿榮譽的錦旗,讓我們在衆多的教師中,認識了這樣一位優秀班主任。

今年48歲的張福霞,從1993年步入教壇,2012年加入運康中學這所運城名校後,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知識和班級管理經驗,一直挑着班主任這副重擔。8年的時間,每天迎着晨曦而來,披着月光而歸,三個初三班的中考成績均超標完成,連年被評爲“優秀班主任”,多次被評爲“優秀教師”。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幾年的時間,家長贈送的錦旗,歷屆畢業生給學校贈送的牌匾,都彷彿在講述着這位班主任曾經付出的艱辛和收穫幸福的喜悅。

教與學深度融合

只有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將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的內因與教師主導性的外因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運康中學幾年的時間,張福霞代過三個初三班級,其中有兩個完整的初一到初三。送走每一輪的初三學生,接任每一輪新的初一新生,她總是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和學校課改制度深度融合,積極創新,勇於嘗試,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教學風格。用一個教師的無私和對這份神聖職業的熱愛,用心澆灌着正在人生起步途中開始綻放的每一個花朵。

初一班級的學生,特殊的年齡段,比較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注意力難以集中。善於研究探索的張福霞,把全班同學按成績排名依次分組,4個人爲一組,全班共分12個小組,前12名爲每組的組長,是每組的1號,第13名爲第12組的2號,第14名爲第11組的2號, 以此類推,直至全班同學都被編號。日常輔導和檢查作業中,張福霞着重關注1號和2號,課後讓1號負責4號,2號負責3號。第二天上課再抽查3號和4號。

這套辦法,使同學們能夠充分利用課下時間,落實所學知識,鞏固課堂內容,既着重了培養優生,也不讓每位差生掉隊,課堂整體效率大幅度提升。

家長們送來的錦旗和牌匾

注意細節,細緻觀察,纔有可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初中學生,正是逆反細胞無限增繁的年齡。重不得,輕不得,硬不得,軟不得。爲了瞭解每一個學生,張福霞總是和每位家長保持着最“親密”的聯繫,商量談心,細微處探索和尋求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去年的初三班,有一次開學初大周返校,不少學生萎靡不振,晚自習無精打采。“準是手機惹的禍”張福霞隨即與家長溝通,講解手機的危害。家長們很是配合,如實提供給了拿手機學生的名單,並贊成由學校老師統一收繳管理。隨後,張福霞將36名帶手機的學生集合起來,講清道理,學生們全部上繳,一直到中考結束她纔將手機“完璧歸趙”。 中考成績揭曉後,張福霞所帶的183班中考成績在學校排名第一,被康中、運中、鹽化中學錄取達30餘人。一名考到運城中學的學生給張福霞發來短信:謝謝張老師,要不是你當時狠心收了我們的手機,我今年可能連個高中線都達不到,更別想考上這所重點高中。

“張老師的教學方式看似死板,但用起來卻比較靈活,成績就是最好的說明。”在學校,稱張福霞爲師父的薛京淵和王保元,對張福霞很是崇拜,“她很負責任,很有個性,也很有愛心。總能將自己的班級管理的特別好,和學生的關係也十分融洽。我們在她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

嚴與愛剛柔相濟

學校有學校的規章制度,班級有班級的紀律約束。張福霞對學生總是嚴字當頭,紀律必須遵守,作業必須完成。她一視同仁,每一個初一班的開始,學生們總是對張福霞的嚴厲感到少許畏懼,甚至有些不太喜歡這個老師。但長期接觸後,態度便會極大反轉。今年剛上初一226班的王晨媛,和張福霞接觸兩個多月的時間後,越來越喜歡這位既嚴厲又可愛的班主任,“在課堂上對我們十分嚴格,但在課下卻把我們當成朋友,同學們犯了錯誤會耐心地教導,生活上也對我們十分關心。我們都願意聽她的話。”

嚴而有度,愛而有方。班主任的愛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愛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愛其他人的孩子,你就是神”“誰愛孩子,孩子就會尊愛他!”張福霞嚴愛並行,剛柔相濟,把每一個班級的每一名的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生活上無微不至且善於細心捕捉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和閃光之處,讓孩子們增強自信,健康面對生活。

家長送給張福霞的錦旗

163班的朱梓瑄同學,學習喫力,但責任心很強。張福霞便讓他擔任班級衛生委員。他在日記裏這樣寫道:“雖然我成績不好,但張老師一點都不責怪我。我很愛這個班集體,喜歡每位老師和同學。我一定會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督促把班級衛生整理到位.......”

除了教學能力突出,張福霞在嚴厲之餘,也能讓學生們體會到家的溫暖,被學生成爲“老師媽媽”。

163班的劉柯豪因父母經常在外上班,平均兩週或一個月纔回一次平陸老家。張福霞得知這一情況,週休時主動將劉柯豪帶回自己家喫飯洗澡。現在已經上高二的他仍把張福霞當做自己的親人,在學校有啥事情總是第一時間告知張福霞。就連他的班主任也是直接聯繫張福霞,完全將張福霞當做了學生的家長。“兒子只要不聽話,我就給張老師打電話,她說的話我兒子是百分之百的聽。”劉柯豪的父親對張老師信任有加,且心懷感激。

“別看老班一天看上去嚴厲,其實對咱們是真心的好啊!”183班的許徑源,有一次,放學後別的孩子都喫飯去了,他卻一個人在那裏寫作業。看着滿臉的不高興。仔細詢問後,得知是飯卡丟了,張福霞便掏出自己的飯卡讓他趕快去喫飯。許徑源很是感動,一回到公寓就給舍友講起了張福霞老師對他的好。

大學畢業好幾年的姚騰飛,已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每年教師節都來看張老師,姚騰飛的媽媽也將孩子找對象的事交給了張福霞。

德與才知行合一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根本,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要讓所有孩子都能自信成長,班主任必須公平民主”。面對學生和家長都關心的排座位這一難題,張福霞遵循一個原則,每週一調,實行左右輪換和前後輪換。成績優劣,憨厚老實,調皮好動......根據實際情況相互搭配,減輕了學生的自卑心理,抑制了自控能力較差的行爲,讓孩子們在自信陽光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老師講課累,學生上課煩”,爲避免這一狀況,讓學生有鍛鍊、活動、思考的時間,學校將原來每天8節主課減少到5節,每天下午有20分鐘的書法課和閱讀課,每週五下午由老師和家長參與體育類、藝術類、科學類、人文教育類等共90多門選修課程,開闊學生眼界,釋放學生天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命的成長需要呵護”“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學校農耕基地的三幅標語。運康中學將這塊基地分塊分班,全部師生參與,上讓學生們享受完整的生命過程,感悟生命成長的不容易。“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掛在運康中學校長魏守堅辦公室的一幅字畫。他要求學校不得有任何教輔資料,由代課教師自己針對所教課程自編輔導教材,去掉了原來“滿堂灌”的陋習,避免了題海戰術中的重複勞動,開啓有情懷有智慧的教學模式,使學校成績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

學生們送給張福霞的蛋糕和鮮花

初一生源來自運城13縣市,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且有偏科現象。張福霞每代新的初一班級,開學初始的前一個多月,她都堅持在教室最後一排備上桌椅板凳,和孩子們一塊上好每一節課,以督促他們專心聽講,認真做題。午休期間,張福霞也是雷打不動,每天檢查學生宿舍,有時因有事情無法親自檢查時,會拜託宿管阿姨幫忙,拍攝宿舍視頻通過微信發給她。有效的管理和監督,讓學生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了充足的休息時間。

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不讓每一門功課落下。張福霞自己教的是數學,但利用閒餘時間總是積極主動與其他任課教師悉心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單科成績,把自己和老師們、學生們打成一片。同時特別注意引導教育學生,文明禮貌,感恩誠信,遵紀守法,樂於助人等,不僅讓他們學到書本知識,而且讓他們學會爲人處世,樂觀面對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張福霞作爲運康中學的骨幹教師,管理班級、家校交流、教學能力、關愛學生各方面都很出色。她是我們學校的驕傲,也是每一位教師學習的榜樣。”運康中學校長魏守堅對張福霞如此評價。

張福霞在課堂上

榮譽累積,重任在肩。“生活中充滿了問號,生活永遠是個逗號,生活永遠要追求感嘆號”今年,張福霞又開始了初一到初三的新的一輪,爲了孩子們都能考上心儀的高中,她一如既往,用盡渾身解數,重啓征程,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繼續揚鞭遠航。“我會更加真誠對待這些‘小不點’,從頭從新從嚴呵護他們,管好他們,讓他們在三年後的六月笑傲青春!”(徐應傑 閆璐)

編輯:徐應傑

責任編輯:李鄭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