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新基建的核心是什麼,化工行業如何借力新基建,真正的5G工廠長什麼樣,產業互聯網該如何構建……

這一系列化工企業關注的問題,在11月22日於湖北省枝江市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化工行業智能製造發展論壇上,得到清晰的解答。

論壇由中國化工報社主辦,宜昌姚家港化工園承辦,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電信湖北公司、北京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協辦。論壇聚焦“發力新基建 賦能產業鏈”的主題,業內專家與企業家共同探討了新基建加持下的化工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中國化工報社總編輯兼副社長張健秋在致辭時表示,“十四五”將是中國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行業必須搶抓新基建孕育的產業機遇,持續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和數字化戰略轉型,充分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釋放發展新動能,着力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轉變。

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餘峯發表致辭,化工產業是枝江的核心產業,產值佔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0%。枝江市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推動化工行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姚家港化工園榮獲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創建)單位,三寧化工建成全國首批5G+智能工廠。

中國電信湖北分公司副總經理楊才正致辭時表示,工業是立國之本、是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實現工業數字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既是全球發展趨勢,更是國家戰略。中國電信基於客戶需求,在業內率先提出的“網是基礎、云爲核心、網隨雲動、雲網一體”的雲網融合戰略,爲工業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雲網融合基座。

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萬清介紹了自2014年開始的信息化轉型之旅。作爲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領跑者,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面對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積極推進雙循環發展戰略,與電信合作積極推進5G、數據中心的建設,剛剛落成的乙二醇工廠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公司董事長李萬清表示,由5G網絡引發的一系列整合創新應用和變革,爲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5G+智能工廠的建設將爲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更多新動能。

北京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理事長閆同柱發表了《新基建核心是重構產業基礎設施》的主題演講,提出了新基建本質是爲了滿足產業發展的各項基本需求而實施的公共設施,也就是新的產業基礎設施,主要是打造產業的數字化底座,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針對的人流、物流不同,新基建更多針對的是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採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5G網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來構建新產業基礎設施等。

石油和化工行業智能製造智庫副祕書長關世太梳理總結了化工行業“十三五”在智能製造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紹了化工行業智能製造“十四五”專項規劃思路,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業智能製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企業初步實現智能化轉型,有條件、有基礎的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進展明顯,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果,逐步形成行業智能製造協同發展體系。

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推進辦公室主任楊文華介紹了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轉型實踐,公司通過1115智能工廠建設戰略方案,即建設一箇中心、搭建兩個平臺、強化五大基礎,全面推進智能工廠建設。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何林在演講時表示,後疫情時代,數字化轉型時不我待,新冠疫情加速了數字化進程。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意識到了工業數字化的重要性,這一變革體現了能源與自動化、雲端到終端、設計與運營、分散與集成的“四維融合”趨勢。何林從工業互聯網架構“EcoStruxure”和“數字孿生”技術出發,詮釋了“綠色智能製造”理念。通過互聯互通產品、邊緣控制與應用分析服務三層架構的有機整合,運用信息技術、運營技術、數據技術、能源技術和通訊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生產和運營的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綠色化和網絡化。

中國電信數字平臺專家組成員張晴宇從運營商的角度介紹了5G如何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他提出,5G將成爲社會信息流淌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和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其影響力已遠遠超出信息通信行業範疇。

華爲中國區5G創新部部長邱真表示,對化工企業而言,安全、高效、綠色發展是三大基石。在這三方面,5G的價值正在凸顯。5G+AI機器視覺可以將安全的事後應急處理轉化爲事前的安全風險識別和預防,5G自動/遠程巡檢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風險係數、實現排污監控,5G數據採集降低管線成本和施工難度,5G+AI分析提升生產效率及應急預測能力。藉助5G技術,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有了新技術抓手。

中國兩化融合創新應用聯盟副理事長宋躍武爲大家解讀了化工企業的智能製造能力建立之道,闡述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與智能製造的融合關係,爲代表呈現了化工企業重點能力領域的智能化演進路線等。

中國化工報社副總編輯孟晶系統梳理總結了國內外化工行業領軍企業在推進數字化上的最新實踐。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數字化創新,正在成爲國內外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的最新方向。其中,國內企業更加側重於解決當前面臨的安全環保等方面的痛點、癢點問題,並逐漸開始將數字化業務從生產端向管理端延伸,企業內部不同業務單元協同、不同流程間協同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正在成爲企業數字化業務的着力點。跨國公司在數字化業務方面,更加註重未來競爭力的培養與提升客戶體驗上,比如採用量子技術等前沿科學進行數字化研發。

清華大學教授袁志宏發表演講時表示,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是未來化工企業的必由之路,其關鍵是要實現生產工藝優化和全流程整體運行優化。全流程整體優化需要充分挖掘運行大數據指導原料採購、經營決策、計劃調度、工藝參數選擇、全流程優化控制實現一體化集成優化。

上海華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產品部經理謝祥表示,如何有效進行生產安環管控,是諸多業內企業所關注的問題。信息化是解決這些難題的有效手段。在華誼集團欽州基地、江蘇聯力公司等項目中先後踐行落實了一體化平臺的管理思路。目前華誼信息一體化平臺建設是基於“一體化平臺+APP”的模式,APP(微服務)是華誼信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煉的內含大量最佳實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論。這些微服務兼具標準化與開放性特徵,可按需配置成不同的解決方案。

阿里雲數字產業發展部化工行業資深架構師劉苗介紹了阿里雲在化工行業數字化的實踐與經驗。阿里雲推出的智能工廠互聯網平臺模式解決了從公司內部到供應商、渠道商以及開發者之間的全產業鏈協同的問題,運用工業大腦智能分析,阿里雲幫助輪胎、磷化工以及聚酯生產企業實現了提質降本增效。

東嶽集團CIO胡強表示,爲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內部管理,東嶽集團以“裝置自動化、管控信息化、運行智能化、集成高效化”爲目標,對標先進企業,以智能信息化爲核心推進了一場管理的革命。裝置控制方面,不斷強化基礎,大幅提高裝置儀表的自控率與平穩率,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節能降耗;生產運營方面,以信息系統爲基礎,培養預知保養觀念,踐行安環防控理念,提高生產管理效率;經營管理方面,多業務系統集成,將財務業務一體化,提升業務管理水平,實現全過程管控。通過持續升級改造,公司生產裝置的自控率由50%左右提升到98%以上,平穩率由60%左右提升到97%以上,操作工手動操作量下降95%以上,單位能耗平均下降13%。

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製造及設備管理部副經理肖正君介紹,天原集團從2002年開始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十幾年來通過一步一步夯實基礎,信息化從平臺統一化、數據統一化的基礎性“兩化”發展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並不斷深入,建立符合天原集團發展實際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全員信息化意識在持續加強,信息化應用水平在逐步提升。

如今,信息化已覆蓋至集團範圍所有分(子)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生產過程控制、日常基礎性業務和各專業管理領域,保障了在任何時候都能在全集團範圍形成高度的業務協同聯動、管理協同聯動、生產協同和信息共享。

數字化已成爲實現公司精細經營管理模式和承載天原文化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載體,不斷助推公司的創新改革和轉型發展,爲“十四五”公司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圓桌論壇

論壇結束後,與會代表到湖北三寧5G智能工廠進行了實地考察觀摩

代表在三寧公司新建成的5G工廠考察

文:李聞芝 圖片:蘇建澤 耿明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