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們自身保健意識的提高,很多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率都在下降,而結直腸癌在過去10年間新發病數和死亡數均翻了一番,且還在以 年均4%-5%的速度遞增!

數據顯示,中國總人口只佔全球總人數的17%,但是直腸癌患者在全球的佔比卻達到了 31%!更有科學家預測說,不久的將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可能超過肺癌及胃癌,成爲 癌症榜首。

結直腸癌可防可治,爲什麼發生率只增不減?又爲什麼有這麼多病患在中國?

1

結直腸癌的四大“元兇”

經濟富裕了,日子過好了,但大家卻未必過得健康~

1

元兇一:“三高一少”的飲食

隨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飲食習慣隨之發生改變——從過去以素食、粗糧爲主,變成經常性的大魚大肉。而這種“ 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特點,恰恰就是直腸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過多攝入肉類飲食,會刺激 膽汁大量分泌,從而 刺激到腸道黏膜;再加上,動物蛋白質攝入太多後,會使糞便中的致癌物質甲基膽蒽增加,從而增加直腸癌風險。

另外,飲食中的纖維素少了, 腸道蠕動就會隨之減慢,進而會導致腸道內容物的傳遞和排出減慢,一些 有害物、致癌物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增加,就更容易刺激到腸粘膜,升高致癌風險。

2

元兇二:抽菸、喝酒的習慣

統計學研究發現,吸菸的人比不吸菸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要高 1.27倍。而且隨着吸菸年齡和吸菸支數的增加,風險會越來越高。

菸草燃燒產生的致癌物質,比如多環芳烴等,會 損傷結腸上皮細胞DNA,形成DNA加合物,影響染色體的穩定性,從而引起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

而酒精進入人體後分解成的乙醛,也可以直接損傷我們的DNA鏈、誘導基因突變,從而誘發癌症。研究顯示,酒精攝入量 大於45g/d,大腸癌的患病風險增加 1.5倍。

3

元兇三:久坐不動的生活

以前什麼活都要自己動手幹,現在連做家務都是各種機器幫忙,活動量越來越少。尤其是現在很多上班族一坐一整天;下班時走路、騎車能省則省,坐公車、開車成了常態;然後回家又是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一天沒能動幾個小時~

但久坐的人,腸道、胃部蠕動減弱減慢,代謝廢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結腸內滯留,刺激腸黏膜;而且久坐還會使得腹腔、盆腔、腰骶部 血液循環不暢,導致 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結腸癌風險就更高了。

4

元兇四:四面八方的壓力

上學時候的成績壓力;工作後的升職壓力,中年時又有“上有老下有小”的養育壓力;人際關係緊張等,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使得很多人處於 易怒、急躁、焦慮、緊張、憂慮、抑鬱等情緒中。

而 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發病風險。

長期精神壓力會通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進而引起 腸道粘膜血管收縮,腸道功能紊亂,導致腸炎和潰瘍的發生。

高壓還會 降低人體免疫力、促使大量自由基生成,從而使得細胞更容易癌變。

2

拖出來的“不治之症”

腸癌的發生過程一般是: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需要 10-15年的時間。

早期結直腸癌的 5年生存率 超過90%, 轉移性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僅爲 14%!但可惜的是,在我國,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晚期~

這主要與老百姓 缺乏早篩意識有關——調研數據顯示, 97%的結直腸癌患者患病前 未做過腸鏡篩查。許多患者往往等到身體已經出現不適纔去醫院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從而導致“一發現就是晚期”的悲劇。

因而一般建議 超過40歲的人,都應該進行 腸鏡檢查。如果是高危人羣,則應該更早去做,例如:

①直系親屬中有患結直腸癌的;

②有過腸道腺瘤、癌症史的患者;

③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

④曾經切除膽囊的患者;

⑤有過盆腔放療史的患者;

⑥長期精神抑鬱、長期熬夜、喜歡高脂高蛋白飲食的人羣。

3

大腸癌的三大預防戰略

想要預防腸癌的發生,調整飲食結構、改正不良生活習慣是基礎,此外,還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護腸胃、防癌變:

1

揉腹操,促蠕動

揉腹操可以 幫助消化、改善便祕。

具體的動作是:右手放到肚臍眼上,左手放到右手手背上,順時針揉30到50下,然後反過來,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是順時針揉30到50下。早晨 空腹揉腹效果更好。

2

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環境

腸道菌羣失衡,即有害菌佔上風時,不僅會損傷腸黏膜細;還可以激活一些還原酶,促進致癌物的產生,甚至導致慢性炎症……這些都會誘發腸癌。

日常飲食可以加入 酸奶、奶酪、泡菜、豆豉等有益生菌的食物, 平衡腸道菌羣。對於平時易便祕、腹瀉等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來說,可以適當補充 益生菌補充劑。

3

按三穴,扶正氣、防息肉

腸癌幾乎 90%以上都是由 腸息肉演變而來,因而 預防息肉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腸癌。

從中醫的角度看,腸息肉的主要原因是因爲 脾虛,所以 扶正祛邪,健脾助運能預防腸息肉。

養生專家推薦了扶正三穴:

【曲池穴】屈肘後,肘橫紋內側頂點到肱骨外上髁中點,即曲池穴。

【足三里】小腿外側,外膝眼往下三寸即四橫指,脛骨前嵴外一橫指爲足三里穴。

【三陰交】小腿內側,內踝尖上三寸,即四指的距離即三陰交穴。

自己在家可以用拇指指切的方法按揉或艾灸10分鐘,就能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幫助 健脾氣、扶正氣、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近40%的死亡都發生在夜間!三大“殺手”,不僅讓你睡不好,還可能致命!應對方法需早知~

家中常備的搓澡、保暖“神器”…可能暗藏風險!牢記正確使用法則,減小危害

每天在這個時間運動,患乳腺癌風險更低!3個常見問題,可能是乳腺“殺手”

50%的死亡都與炎症有關!你常喫的食物是在“抗炎”還是“促炎”?別再喫錯了~~

空腹抽血,不能喝水?不能喫藥?空腹越久越好?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