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的小儿子张鱼蛋一岁了!

早在一年前,46岁的高龄妈妈蔡少芬产下老三时,全网轰动。

一方面为妈妈冒着高风险产子的勇气和毅力,一方面为这个幸福的家终于凑成了一个“好”字而感到开心。

如今,小儿子转眼间就一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蔡少芬发文为儿子庆生,表示“每个人都说我这个妈妈好幸福,儿女双全”。

然而在她看来,张晋很幸福才对:

因为家里不再只有他一个男人了,儿子以后可以陪他泡温泉、打游戏、打武术……

有儿子的陪伴和参与,张晋一定不再孤单。

看到这,有网友却提出质疑:“难道要生儿子,爸爸这辈子才会圆满吗?”

儿女双全、龙凤呈祥,一直是不少家庭梦寐以求的夙愿。

尤其在观念比较传统的家庭里,总觉得有个儿子最好。

除了所谓的“养儿防老”执念外,儿子的存在似乎能让爸爸在养育中多一份同性友谊的可能。

比如,做一些男人会做的事情,聊一些男人感兴趣的话题,共同承担属于男人的责任……

乍一听,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未必。

天下父母何其多,有没有儿子,对于大部分的爸爸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只要是为爱而生的孩子,就足以圆满了每一个做父母的生命。

1

女儿,也被爸爸需要着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摔跤冠军辛格是一个有抱负野心的运动员。

在他事业巅峰时期,他曾想靠自己的实力为国家拿下世界冠军奖牌。

然而摔跤没办法养活自己和家人,无奈之下,辛格只好选择退役回归正常生活,并把世界冠军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

由于当时的社会普遍男尊女卑,辛格很希望自己能有儿子继承衣钵。

可事与愿违,不管他怎么努力,试了多少“偏方”,妻子一连四次生产,都是女儿。

就在他为此感到无比沮丧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一个投诉。

女儿们把邻居家的男孩子打了,下手之“狠”瞬间让辛格燃起了希望:

也许女儿也能摔跤

为了把女儿培养成职业摔跤手,辛格开始魔鬼般的训练,即便妻子反对女儿抗议,他也坚持到底。

终于,女儿们意识到爸爸的用心良苦,主动专注在摔跤学习上。

技能一天天提升,排位一次次靠前……大女儿吉塔凭借过人的技术,一路杀到全国比赛。

历经坎坷,吉塔打败了多年来的国际宿敌,拿下世界冠军,圆了爸爸辛格多年的梦想。

谁说女儿不如儿子?

吉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她用铿锵有力的战绩告诉大家,身为女儿,她一样能让爸爸骄傲、欣慰、幸福,不留遗憾。

就算不是儿子,她也是爸爸最好的代言人、同行的伙伴和共话谈心的知己。

事实上,很多爸爸有了女儿后,也有惊人的变化。

更耐心了!

更“忍辱负重”了!

更温柔体贴了!

也更爱哭了!

就如奥巴马在重回芝加哥发表告别演讲时,一想到家里两个女儿,忍不住感慨:

回顾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最自豪的就是成为你们的爸爸。

就算女儿又怎样,她一样被爸爸需要着的。

在她身上,流淌着爸爸的血,藏着爸爸给对人生最美的期待和爱;

而她,也总在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那个最可爱、亲切的爸爸。

这一份血浓于水的前世今生缘,早就把两代人之间的羁绊紧紧拴在一起,互相陪伴互相爱。

2

孩子,永远在成就父母

前不久,“娘娘”孙俪也发了一段对孩子的告白:

“谢谢你等等。

谢谢你让我成为了妈妈,让我的生命更完整,让我有如此美妙的体验……

谢谢你激发了我对学习的动力……

谢谢你让我爱上了旅行……

谢谢你教会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

谢谢你经常夸我美丽,让自己照镜子的时候更多了一份欢喜……

谢谢你在意我的健康……

谢谢你一直提醒我们家的重要性……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停下脚步,来感受生命成长的神奇……

谢谢你为妈妈泡茶,谢谢你用零花钱给我买花,谢谢你经常赞美我愿意信任我……”

十一句“谢谢”,道不尽的亲子情。

原以为,我们把孩子带到世上,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恩情和牺牲。

却忘了,孩子永远在用父母察觉不到的方式,默默成就着生养他们的父母。

自从有了孩子后——

肩上的担子重了,却读懂了责任;

琐碎的事情多了,却体会到付出的乐趣;

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了,却享受到了生命的充实;

原本乌黑的秀发开始斑白了,却赢得了远比外表还金贵的灵魂……

生儿育女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来都是困难重重挑战无数。但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呢?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

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为替我争门面,不为传宗接代,更不为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正是和孩子同行一段,才能领悟到生命可以完整到令人心存感恩、期待和无憾。

就像电视剧《三十而已》的顾佳坦白的那样。

生孩子真的很糟糕、憋屈,经常想着孩子快点儿长大,能重新回到原本的生活里。

但事实上,

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孩子,总会努力想要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为人父母的修行、感悟。

孩子就像鞭策者,赶着父母不断成长、向前冲刺。

他不知道,父母为了做好他们的爸爸妈妈,铆足了多大的劲,拼了多大的力,试图给他和这个家创建多美好的未来。

待他健康茁壮长成,父母便知,当跑的路已经跑尽了,可以满意地功成身退了。

3

积极心理学家赵昱鲲说过:

养育,是父母的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唯有致力于让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你会收获一个自觉、讲理、友善、蓬勃的孩子,一个真正爱你的孩子,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里,无法选择,而我们却能选择如何爱他。

不管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健康是生病,是男是女,理应得到父母无差别的爱。

电影《花滑女王》中,小娜佳是一个贫穷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喜欢滑冰,常常幻想自己就滑冰运动员一样驰骋冰场。

妈妈知道后,总是不停鼓励她,还想办法给她找了一位教练。

可是教练并不友好,一看到小娜佳就嫌弃她,认为她腿不直、平衡能力差,“如果是男孩,我可以再考虑考虑”。

沮丧难过的妈妈并没有把这样的评价告诉小娜佳,而是对她说:“老师说你很有天赋。”

还不断肯定她,即便身患重病忍着痛,也一直告诉小娜佳“你一定会成功”。

后来,妈妈生病去世了。变成孤儿的小娜佳失去最强大的支持,可妈妈的爱一直激励她,让她不断钻研滑冰技术,最后感动了教练,允许她参加训练班。

可以说,没有妈妈的爱,就没有小娜佳后来的成就。

在她内心里,藏着对妈妈最深刻的敬重,和无比的怀念。

著名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

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决定他的一生。

为人父母者,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本是妙不可言的缘分。

在孩子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自己种下的因,日后结成的果,不仅影响了孩子,也成就了自己。

这份亲子情,不管孩子是男是女,总能给我们带来一样的悸动。

但愿每一个父母,都能享受孩子们给自己带来的无限感动和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