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由網易財經主辦的“網易新能量·乳製品行業峯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的乳企及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後疫情時代中國乳業謀篇佈局發展之路。

數據顯示,2019年,奶業生產消費加快增長。全國奶類產量3297.6萬噸,同比增長3.8%。乳製品產量2719.4萬噸,同比增長5.6%。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摺合生鮮乳35.8千克,同比增長1.6千克。奶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例達到64%,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全國荷斯坦奶牛平均單產超過7.8噸,同比增長400千克。奶業質量安全加快提升。國產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佔有率超過50%,抽檢合格率爲99.8%,乳製品抽檢合格率爲99.7%,在食品領域繼續保持領先。

事實上,對於國內的大乳企而言,液態奶等產品仍然是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幾年液態奶市場也在不斷增容,蓬勃發展。

“疫情後,很多專家號召消費者重視健康,被提及最多的食品就是雞蛋和牛奶。”高麗娜說,隨着國人飲食習慣走向國際化,健康需求、經濟因素等發生變化,消費者對飲奶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對好奶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高麗娜認爲,好奶源是好產品的基礎,今年伊利、蒙牛、飛鶴等大型乳企都在併購或參股上游養殖業,通過資本運作來擁有更多、更好的奶源,表明越來越多的下游乳品企業更加重視奶源品質。“資本合作使上下游的關係更牢固、抗風險能力更強,中國乳業會發展得更快。”在高麗娜看來,企業從粗放養殖發展到精細化養殖,未來追求的是數字化養殖,以快速提升單產、節省成本。儘管行業預測奶源可能還有“兩年好日子”,未來奶價有可能再次走入低谷,因此呼籲對奶源進行分級管理,實現優質優價,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同時對飼草種植戶加大補貼力度。

來源:今日乳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