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毓芬、吴毓兰兄弟早年跟着李文安在家乡合肥办团练。后来,李鸿章组建淮军时在皖中招募兵源,将父亲的老部下尽数引入,吴氏兄弟遂投到其麾下,分任“华字营”正副营官,隶属于程学启。

淮军攻打嘉善时,吴氏兄弟和同属淮军的刘秉璋因抢功闹起了纠纷。原本,刘秉璋指挥的“亲庆军”自进入嘉善境内屡战屡胜,全军上下对嘉善城志在必得。谁知城中的太平军向“华字营”乞降,吴氏兄弟意外得功。事后论功行赏,吴毓芬得官江苏候补道,加按察使衔;吴毓兰以直隶州知州候补。

而刘秉璋见煮熟的鸭子飞走,对吴氏兄弟自然恨意极深。因为这个缘由,彼此的部下也互相看不顺眼,常有斗殴伤人的冲突。一次,吴毓芬因公拜会刘秉璋,两人言语间发生龃龉。新恨旧仇之下,刘秉璋喝令亲兵将吴毓芬捆起来鞭打。吴毓芬狼狈不堪地回到营中,写信给李鸿章告状说:大清朝开国两百余年,从没有鞭挞道员的先例,大帅你要替我做主。

湘淮军的惯例是只看军中级别,从不以朝廷官阶定高低,刘秉璋是统领,吴毓芬是营官,前者级别高于后者。所以,李鸿章为了维护淮军上下级的界限,非但不帮吴毓芬说话,反而在回信中责备他说:你好歹也读过些书,不知道身在军中就要服从军法吗?

不久,徐州道台的位置空缺出来。作为江苏巡抚,李鸿章考虑部下中有谁可以出任此职。然而那时候补道多如牛毛,一个空缺有无数双眼盯着。为了搞平衡,李鸿章问计于淮军中的高级将领们。可能是内心有愧,刘秉璋推荐说:“吴伯华(吴毓芬字伯华)似乎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结果出人意料,吴毓芬不仅辞官不受,反而随后告假离开军中回乡。

一个多月后,华字营的军官王某到淮军粮台办差,偶遇李鸿章。李鸿章想起了吴毓芬,询问王某说:“主将离开的这些日子,跟你们有书信往来吗?”王某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将刚收到的吴毓芬来信递与李鸿章。李鸿章草草看了一遍,勃然大怒,信上末尾写着:李宫保这个人不值得托付,大家乘早找机会开溜吧。从此以后,李鸿章绝口不提吴毓芬,华字营改由吴毓兰统领,驻扎在远离前线的扬州。

同治六年冬,东捻军首脑赖文光被淮军击垮后,带几千名残部突破六塘河南下。刘秉璋的部下马队官叶志超、杨崎珍尾随其后,紧咬不放。刘秉璋派人叮嘱叶、杨二将说:“赖文光此行有两条路,一是兜回捻军老巢蒙城、亳州,在那里他们一呼百应,不久复又成大患,对我们而言则是数年之功毁于一旦;其二是沿运河南下投奔扬州的李世忠,寻求昔日同伙的庇护,这就不足为虑了。因此,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把赖文光控制在江苏境内。”

淮军的骑兵部队在淮安城东追上捻军,双方在此激战。逃亡的捻军无心作战,很快败下阵来,几乎全军覆没。此战中捻军被俘数千人,如何处理成为难题。当初到安庆哀求曾国藩出兵上海的太仓人钱鼎铭,正在清江浦替淮军办理粮台,于是自作主张将俘虏剃掉头发,给予路费遣散回乡。身在江宁的曾国藩闻讯愀然不乐,责备说:“钱调甫处理这件事大为失策!此辈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犹自追随赖逆文光,可知都是积年悍寇,宜人人得而诛之!”

于是,赖文光身边仅剩数十骑,再无力奔回皖北,只能沿运河继续南下。捻军到达扬州境内装扮成战败的清军模样,混过数道关防。后在渡河时,有捻军小卒手捧金腰带跪在地上口称“大王”,侍候赖文光更衣。恰巧被巡逻的华字营士兵听见,大起疑心,遂一战而生擒了赖文光。

与攻克嘉善的情况相似,刘秉璋的大功又落入吴氏之手,唯有徒叹命运弄人。几日后,追击的淮军大将们尽数到达扬州,欢庆东捻剿灭,可以安享富贵了。这桩大功并没给吴毓兰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仅得了个以道员记名简放,久久没有得到实缺。后来,刘秉璋出任江西布政使,路过天津拜会李鸿章,问起此事说:“吴毓兰立此大功,为何没有赏赐?”李鸿章面无表情地回答道:“事情过去太久,大概是朝廷忘记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