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毓芬、吳毓蘭兄弟早年跟着李文安在家鄉合肥辦團練。後來,李鴻章組建淮軍時在皖中招募兵源,將父親的老部下盡數引入,吳氏兄弟遂投到其麾下,分任“華字營”正副營官,隸屬於程學啓。

淮軍攻打嘉善時,吳氏兄弟和同屬淮軍的劉秉璋因搶功鬧起了糾紛。原本,劉秉璋指揮的“親慶軍”自進入嘉善境內屢戰屢勝,全軍上下對嘉善城志在必得。誰知城中的太平軍向“華字營”乞降,吳氏兄弟意外得功。事後論功行賞,吳毓芬得官江蘇候補道,加按察使銜;吳毓蘭以直隸州知州候補。

而劉秉璋見煮熟的鴨子飛走,對吳氏兄弟自然恨意極深。因爲這個緣由,彼此的部下也互相看不順眼,常有鬥毆傷人的衝突。一次,吳毓芬因公拜會劉秉璋,兩人言語間發生齟齬。新恨舊仇之下,劉秉璋喝令親兵將吳毓芬捆起來鞭打。吳毓芬狼狽不堪地回到營中,寫信給李鴻章告狀說:大清朝開國兩百餘年,從沒有鞭撻道員的先例,大帥你要替我做主。

湘淮軍的慣例是隻看軍中級別,從不以朝廷官階定高低,劉秉璋是統領,吳毓芬是營官,前者級別高於後者。所以,李鴻章爲了維護淮軍上下級的界限,非但不幫吳毓芬說話,反而在回信中責備他說:你好歹也讀過些書,不知道身在軍中就要服從軍法嗎?

不久,徐州道臺的位置空缺出來。作爲江蘇巡撫,李鴻章考慮部下中有誰可以出任此職。然而那時候補道多如牛毛,一個空缺有無數雙眼盯着。爲了搞平衡,李鴻章問計於淮軍中的高級將領們。可能是內心有愧,劉秉璋推薦說:“吳伯華(吳毓芬字伯華)似乎是最爲合適的人選。”結果出人意料,吳毓芬不僅辭官不受,反而隨後告假離開軍中回鄉。

一個多月後,華字營的軍官王某到淮軍糧臺辦差,偶遇李鴻章。李鴻章想起了吳毓芬,詢問王某說:“主將離開的這些日子,跟你們有書信往來嗎?”王某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將剛收到的吳毓芬來信遞與李鴻章。李鴻章草草看了一遍,勃然大怒,信上末尾寫着:李宮保這個人不值得託付,大家乘早找機會開溜吧。從此以後,李鴻章絕口不提吳毓芬,華字營改由吳毓蘭統領,駐紮在遠離前線的揚州。

同治六年冬,東捻軍首腦賴文光被淮軍擊垮後,帶幾千名殘部突破六塘河南下。劉秉璋的部下馬隊官葉志超、楊崎珍尾隨其後,緊咬不放。劉秉璋派人叮囑葉、楊二將說:“賴文光此行有兩條路,一是兜回捻軍老巢蒙城、亳州,在那裏他們一呼百應,不久復又成大患,對我們而言則是數年之功毀於一旦;其二是沿運河南下投奔揚州的李世忠,尋求昔日同夥的庇護,這就不足爲慮了。因此,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把賴文光控制在江蘇境內。”

淮軍的騎兵部隊在淮安城東追上捻軍,雙方在此激戰。逃亡的捻軍無心作戰,很快敗下陣來,幾乎全軍覆沒。此戰中捻軍被俘數千人,如何處理成爲難題。當初到安慶哀求曾國藩出兵上海的太倉人錢鼎銘,正在清江浦替淮軍辦理糧臺,於是自作主張將俘虜剃掉頭髮,給予路費遣散回鄉。身在江寧的曾國藩聞訊愀然不樂,責備說:“錢調甫處理這件事大爲失策!此輩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猶自追隨賴逆文光,可知都是積年悍寇,宜人人得而誅之!”

於是,賴文光身邊僅剩數十騎,再無力奔回皖北,只能沿運河繼續南下。捻軍到達揚州境內裝扮成戰敗的清軍模樣,混過數道關防。後在渡河時,有捻軍小卒手捧金腰帶跪在地上口稱“大王”,侍候賴文光更衣。恰巧被巡邏的華字營士兵聽見,大起疑心,遂一戰而生擒了賴文光。

與攻克嘉善的情況相似,劉秉璋的大功又落入吳氏之手,唯有徒嘆命運弄人。幾日後,追擊的淮軍大將們盡數到達揚州,歡慶東捻剿滅,可以安享富貴了。這樁大功並沒給吳毓蘭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僅得了個以道員記名簡放,久久沒有得到實缺。後來,劉秉璋出任江西布政使,路過天津拜會李鴻章,問起此事說:“吳毓蘭立此大功,爲何沒有賞賜?”李鴻章面無表情地回答道:“事情過去太久,大概是朝廷忘記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