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趙薇這次大膽發聲,讓我刮目相看

都說,這是個看臉的時代。

可是臉的標準,又如何界定?

有人就是能輕鬆靠臉喫飯。

有人怎麼努力卻還是小透明。

最近,趙薇推出了一部女性獨白劇。

剛播一集,就將「容貌焦慮」的話題頂上了熱搜

今天,就讓我們聽一聽她們怎麼說——

《聽見她說》

《聽見她說》剛播一集,就在豆瓣上獲得了8.5的分數。

口碑不俗。

本劇一共由8個單元故事組成,分別講述女性所面臨的問題。

包括: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

演員陣容上,囊括了白百何、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楊冪

趙薇是本劇的發起人兼監製。

同時還親自執導了第一集《魔鏡》。

做這部劇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要爲所有女性發聲。

向社會中的一切不合理的性別觀說不。

「世界不歡迎倒退,性別觀也需要提前。」

第一集《魔鏡》講的就是「容貌焦慮」,由齊溪主演。

劇中的形象,讓人幾乎認不出她來。

她染了一頭綠髮,戴着美瞳,塗了煙燻妝,墊高了鼻樑,棕紅色的口紅性感而發亮。

她對着化妝鏡裏的自己說:

「我對自己失望,因爲我知道,我長得不好看。」

2小時37分鐘。

這是她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

不花這麼多時間,心裏絕對不踏實,也絕不會出門見人。

2小時37分鐘之後,她從自己口中的「醜女孩」,變美了。

自拍兩小時,姿勢不重樣。

上百張自拍照,精修三張曬。

朋友圈的點贊,好友的誇讚。

足以讓她覺得過去幾小時的努力沒有白費。

女孩早就認清了這個「顏值至上」的社會現實。

看臉?

不,何止臉。

女性身上的每一處都會被人評頭論足。

學生時代,她又瘦又高,被同學嘲笑像根麻桿兒。

暗戀的男同學還給她起了個外號「打狗棍兒」

這個外號伴隨了她三年。

也深深傷害了她三年。

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有了執念,改變自己的樣貌。

感謝美妝博主,感謝網絡小課堂。

畢業多年後的女孩,完全變了副模樣。

再度參加同學會,成了她的高光時刻。

吸引了無數男同學的目光,甚至連班花都來請教皮膚保養的方法。

終於,她自信滿滿地說了一句——

「我贏了。」

然而,美妝之下,依舊是脆弱不堪的靈魂。

一根雙眼皮貼的掉落,都能讓她剛剛建立起的自信瞬間崩塌。

她脫去假髮,一點點擦去臉上的妝容。

華麗的面具漸漸褪去,真實的樣貌慢慢露出。

其實,那副面容原本就清秀無比。

可是,她自己從沒意識到這點。

覺得自己眼距寬、鼻子塌、下巴寬、嘴脣薄。

直到去找醫生整容,老醫生告訴她:

長得很漂亮啊,爲什麼要改呢?

女孩一時沒忍住。

哭了。

這是第一次有人說她漂亮。

她想整容只是因爲不自信,覺得自己丑。

可老醫生一句話點醒了她:

「自信的女孩才最漂亮。」

太在意旁人的眼光與評價。

太看重朋友圈裏的點贊與留言。

她一直在效仿大衆眼裏的美,卻忘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

活在不屬於自己的生活中。

太累了。

她開始質疑這個「一定」的美。

想起自己的獨門絕技。

粗腳踝、健壯的小腿,使她穿高跟鞋多久都不會累。

也幫助過她在初中時拿過全區短跑比賽的冠軍。

回憶到這裏,她露出了一絲驕傲的微笑。

稍縱即逝,又美得動人。

她開始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身體,眼裏漸漸有了自信的光芒。

不完美,也很美。

真正的美,是成爲自己。

可以看到,本劇的形式是一大看點。

從宣傳之初打出的口號就是「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

獨白劇,即演員以獨白的形式進行表演。

角色不僅是演獨角戲,更是主動打破「第四面牆」,像朋友一樣對着熒幕外的觀衆講述她的心聲。

純粹的獨白,強化了一種直接而又強烈的傾訴感。

讓我們,聽見她說。

這種獨特的形式,其實是趙薇從一部BBC劇集《她說:女性人生瞬間》裏得到的靈感。

兩年前,爲了紀念婦女獲得選舉權一百週年。

BBC製作了這部8集的獨白劇。

不同於《聽見她說》貼近於我們日常生活的視角。

原版着重聚焦於黑人民權運動、職場性侵、司法錯誤判決等更宏大的話題。

1萬多人在豆瓣上打出了9.3的高分。

既然《聽見她說》脫胎於《她說:女性人生瞬間》,那二者就避免不了要進行比較。

其實趙薇這次借鑑獨白劇的形式來探討國內女性的生活困境,是值得鼓勵的。

而且僅從第一集看來,許多地方做得不錯。

但相比較而言,這部劇做得還是不夠。

被觀衆詬病最多的一點,便是「過於喊口號」。

《魔鏡》一上來就點明瞭容貌焦慮的主旨。

所有的臺詞一點兒也不生活化。

而是非常系統,非常工整 ,非常書面

給人的感覺這根本不像是一部劇,而像是一場演講。

反而喪失了這種與觀衆面對面傾訴的氛圍感。

既然是戲,就應該以打動、感染爲目標。

而非直白的宣講說教。

對比BBC原版就能知道應該怎麼做。

劇中人首先是跟觀衆講出她的遭遇,她的故事。

而不是一上來就直衝主題。

比如原版第一集《順從》

開頭,一位女性坐在窗前,平靜地講述着自己跟一位男性見面的過程。

男性爽約三次,直到第四次纔出現。

本以爲她是想講述關於男女間交往的故事。

但隨後卻發現他們是工作關係。

女子是尋求機會的演員,男子則是有權有勢的導演。

她在遭到導演的冷遇之後,非常擔心自己工作不保。

不過,她還是接到了導演祕書的電話,讓她去酒店跟導演對臺詞。

就四句臺詞也要對嗎?

對方的意圖不言而喻。

但經不住祕書的勸說,她讓步了。

畢竟這個角色對她來說太重要了。

進入房間後,一切都變得不對勁。

祕書離開了房間,留下她跟導演兩人。

導演說是給她講戲,但手卻到處遊動。

明明白白的職場性侵。

她感到害怕,不敢反抗。

在心裏還幫對方找着各種合理的理由。

她逐漸意識到整個事情的嚴重性。

但面對導演各種要求,她沒有辦法說「不」。

「我感到頭暈,但我還是照做了。」

「可以嗎?」我說:「好」。

在角色的敘述下,我們彷彿與她共同經歷這段可怕的記憶。

彷彿我們就在一邊旁觀,任由整件事發生。

接下來更是一場驚人的獨角戲。

女子在淋浴間隔着玻璃嘶吼,面部顯露出萬分的痛苦。

但,我們聽不到任何聲音。

故事並沒有止步於此。

女子又再次面對觀衆,緩緩地講述了一則兔子與獅子的寓言。

沒有口號式的控訴,也沒有過於書面化的表達。

雖然是獨白劇,但主體還是在講述個體的故事。

再加上演員全程的表演非常自然,非常生活化。

所以給觀衆的感覺更加真實,更加觸動人心。

而《聽見她說》第一集就像是雜糅了已有聲音。

替女性發聲,喊出自己的渴望。

發聲固然是好事,但僅僅停留在口號是遠遠不夠的。

還有一件諷刺的事情。

《魔鏡》講的是容貌焦慮,在劇中也提出這種焦慮主要來源於社會對美的標準過於單一。

但劇裏卻明顯帶有另一種單向性,暗示那種濃妝豔抹不可取。

還有更多的觀衆在彈幕上大肆評論,顯示出一種對於劇中妝容的貶低

另外,女孩卸妝後露出了清秀的臉龐,想讓觀衆感到卸了妝的自己也挺好看。

那實在也是因爲齊溪本人就很有氣質,所以這樣的安排說服力並不強。

而對比一下演員陣容就能發現,BBC《她說》選取的演員幾乎沒有特別大牌的。

外形樣貌更加多元化,距離感也不強。

但《聽見她說》的演員,除了兩位老戲骨。

其他不是女神級別,也是當紅花旦的級別。

而且其中並不是所有演員的演技都是令人信服的。

這樣的卡司替女性羣體發聲,到底有沒有足夠的代表性和說服力,也值得商榷。

近年來,女性題材的影視劇變得越來越多。

這樣的變化當然是我們樂於見到的,但不得不說,目前的水準實在遠遠不夠。

觀衆真正希望看到的,其實是對現實產生影響意義的優秀作品。

而不只是一部浮於表面的話題之作。

例如,今年就有像《三十而已》這樣的「熱搜製造機」。

之所以能大火,還是出於觀衆對這類題材的感興趣。

但劇作本身並沒有很有效地撐起這個足夠好的話題,結果高開低走,讓人感到可惜。

類似的,還有爆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

從剛播出時的口碑炸裂,到收尾時的斷崖式下跌,無不讓人倍感失望。

她們都試圖探討了當代女性的生活困境,或是想當然地爲廣大女性同胞作出表率和鼓勵。

但是,一個個卻只停留在話題的表面翻炒,沒有給出真正行之有效的答案。

這樣的「前車之鑑」迫使現在的觀衆總擔心自己又變成被收割的流量。

發聲,只是一個開始。

從出發點來看,魚叔還是非常認可趙薇這部劇的創作初衷

只是在很多地方考慮得確實還不夠細緻,不夠深遠。

這纔是剛剛開始的一小步。

千萬別將這樣不成熟的作品就當成是國產女性題材的巔峯。

改變,不會一蹴而就。

影視作品可以慢慢進步,一天天成長,一點點變好。

但有個重要的前提,創作是爲了關注女性、幫助女性,而不是爲了獻媚女性市場

請將她們看作一個個鮮活的個體,而不是隻把她們單純地看成「流量」。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女性題材作品的成長髮展。

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輕聲的獨白,變成振聾發聵的迴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