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

开门见山水,茶香沁心脾。

9月的蔡榨,处处可见茶农们忙碌采茶的身影。瓣瓣嫩芽,悠悠清香,蔡家榨街红岗山村人从骨子里爱着这方碧绿。

说起黄陂蔡榨红岗山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茶叶,红岗山因茶叶而闻名,被誉为黄陂的“茶乡”,茶叶不仅让红岗山村小有名气,而今也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蔡家榨街红岗山村,现有茶园500多亩,全村180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茶园。仅茶叶种植一项,户均年收入3万-4万元。每逢茶园春、夏、秋采摘季,还带动周边红安、麻城等地村民前来打工。

从第一片茶园形成到如今,蔡家榨街茶叶种植历史已近60年时间。饮一杯蔡榨“红岗山茶”,成为无数人浓浓乡愁的精神寄托。

在蔡家榨街红岗山村,2000亩的茶园内,处处可见村民们忙碌采茶的身影,眼前这位村民叫余贵群,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先天残疾,生活特别困难。现在,依靠在茶园务工,每天有几百元的收入,一年能挣上1万多元。

蔡家榨街红岗山村村民余贵群说:我在这里一天能采一到两斤叶子,多的时候采得两三斤叶子,现在政策好,我也想在这里多挣点钱。

据悉,茶叶种植是红岗山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全村235户,几乎家家都有茶园,人人都参与茶叶种植。依托茶产业,现在,红岗山村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实现茶叶种植统一化和标准化管理。

蔡家榨街红岗山村党支部书记姜庆生表示:“在茶叶种植和后期加工方面,我们对贫困户基本上做到了点对点,通过区、街、技术中心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他们采茶难、制茶难。同时,我们还把贫困户的鲜叶进行集中收购、集中制作,满足茶叶制作的质量要求。”

红岗山村产的茶味道甘甜、茶色清亮,不仅在黄陂家喻户晓,在武汉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可观。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红岗山村通过改建老茶园,引进新品种,不断提升茶产业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蔡家榨街红岗山村党支部书记姜庆生说:“我们通过对老茶园进行彻底改造,茶叶产量、质量、品质都有大的提高,在脱贫以后,为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准备还是继续一如既往从用工的途径,贫困户他们的采摘、包括就业进行优先。”

半个多世纪过去,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蔡家榨街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油茶面积达到3000亩,形成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出口及茶文化推广一条龙产业链。“红岗山茶”在传统龙井茶生产基础上,不断开发红茶、青砖茶生产,形成茶产业多格局发展业态。茶油、茶皂、茶洗发液等时尚系列产品的开发,让蔡榨茶产业更具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