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的時候,人體會感覺到冷,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人的眼睛並不會感覺到冷。

人的眼睛結構非常複雜,角膜、水狀液、晶狀體和玻璃液構成了眼球的共軸折光系統,相當於照相機物鏡,光線經眼球的折光系統射入,成像於視網膜。眼球近似球體,包括眼球壁、眼內腔和內容物、神經、血管等組織,受眼瞼保護。

人體之所以能分辨出冷熱,是因爲在體表皮膚上有能夠感受冷熱變化的感受器,感受器是以“點”分佈的,有“冷點”和“熱點”之分。而人類眼球的角膜、鞏膜固體內器官的表面並沒有“冷點”和“熱點”的感受器,感受器在結膜和眼瞼皮膚上分佈得很少,所以當眼睛(眼球)的溫度隨着外界氣溫下降時,因爲沒有感受器向大腦報告,大腦也就不指導眼球的冷暖。至於眼結膜和眼瞼皮膚,也因爲感受器官少,使得它們對外界冷熱變化的感受極爲遲鈍,也就不會受到外界冷熱變化的干擾。

眼睛感受冷熱變化的感受器分佈少,無法感知冷熱,不代表眼睛真的不怕冷。其實冬天是一些眼疾的高發季節,尤其是生理機能退化的老人,眼部組織脆弱,更易出現問題。人體血管隨着年齡增長會逐漸變“脆”,也就是血管硬化。當血管彈性不好再遇到寒冷天氣刺激時,就會血管收縮、管腔變窄、血流變緩,從而形成血栓。除此之外,寒冷的氣溫可能會誘發青光眼,還可能加重迎風流淚及乾眼症等疾病。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二中高級教師黃少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文來自:新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