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一件事情陷入了激烈的討論風波,如果一位老人摔倒了,你扶還是不扶,很多人選擇去扶,畢竟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不能丟失。正所謂:"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距今六百多年,在帝王身上曾發生過類似事件,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少年生活窮困潦倒,父親去世都沒錢買墓地,好在同鄉劉繼祖贈墓地。即使成爲帝王的朱元璋,也沒有忘記這份恩情。

提起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你可能只知道他性情暴躁,殺害開國功臣,做了些錯事。你可知他爲明朝的江山打下基礎,一步一步做到帝王之位,使子孫後代因此改變命運,他沒有因此忘本,身爲下層社會的出身子弟,嚐盡了人間疾苦,所以他非常體恤明朝的黎民百姓。對那些曾經欺壓他的人,選擇不追究,對曾經幫助他的人,湧泉相報。

少年時期的朱元璋,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過着喫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也不曾上過一天學堂。家裏兄弟姊妹衆多,爲了補貼家用,朱元璋在很小的時候,就給當地大戶劉德家放牛,主要是父親在劉德家做長工,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晃幾年過去了,他依舊還是個放牛娃。因爲自己年齡尚小,又加上劉家看不上他,自然對他的態度也不好,所以經常不管他飯喫,甚至還剋扣他工錢。

至正年間,濠州地區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導致很多莊稼都顆粒無收,很多人因此活生生餓死,也給原本不富裕的朱家出了難題,全家人都在爲生計發愁。面對當年的大饑荒,劉德家也無力支撐,只能辭去了一部分長工,其中包括朱元璋的父親,這下徹底擊垮了朱家最後的救命稻草,沒過多久,他體弱多病的母親就離開了人世。

到了第二年,又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一場大瘟疫爆發了。那些好不容易躲過饑荒的百姓,沒想到又被病魔纏身。在那個年代,達官貴族或許有能力花錢醫治,而下層社會的貧民百姓,都沒有辦法填飽肚子,何況花錢買藥治病,這簡直是難上加難,沒辦法只能慢慢等死。數月之後,瘟疫波及明朝一般百姓的性命,朱元璋的兄嫂也因瘟疫去世。

面對親人一個個的離去,唯一在世的父親就是朱元璋的依靠,父子二人相依爲命,可是父親終究沒有撐過那場瘟疫。爲了能夠讓父親入土爲安,他到處去跟親戚朋友借錢,在那個時期,怎麼可能借到錢。無奈之下,他去求了劉德,希望劉德看在曾經的主僕關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可劉德拒絕他的請求。走投無路的他,沒想到同鄉劉繼祖送他一塊墓地,並讓他好好安葬父親,還說遇見困難隨時可以找他。

元朝末年時期,社會動盪不安,瘟疫、蝗災、旱災都尚未解決。朱元璋安頓好了一切,此時心無牽掛的他,在與劉繼祖辭別之後,剃掉頭髮做了和尚,從此過着乞討的生活,遊遍了中原地區,也增長了不少閱歷。機緣巧合之下,投靠郭子興,發動一場農民起義。由於朱元璋早年見識廣,深受郭子興賞識,總之他一路高飛,拿下應天府、攻打陳漢,統領江南地區,最後建立大明王朝。

登上九五至尊的朱元璋,沒有忘本,第一條聖旨就是減輕百姓的苛稅,懲治地方貪官,讓貧苦百姓過上喫飽穿暖的生活。有人猜想現在身份高貴的他,一定會報復曾經冷嘲熱諷的人,尤其是劉德,他不但沒有打壓劉德,反而給劉德的子孫封賞土地。還特地派人尋找劉繼祖,還當年他贈地的恩情,畢竟十多年過去了,朝代更替,物是人非,可劉繼祖已經去世,只有他唯一的兒子劉秀在老家謀生。

當年的劉繼祖不忍心年紀輕輕的朱元璋遭受屈辱,看他一片孝心,舉手之勞送他一塊墓地,他也不曾想到爲生計發愁的朱元璋,有一天會成爲明朝開國皇帝。在朱元璋看來,劉繼祖的滴水之恩,值得他湧泉相報。雖然劉繼祖已經不在人世,但是給他的回報不能少,追封他爲義惠侯,而且是世襲罔替,只要明朝在世一天,劉家的侯爵之位就在一天,即使劉繼祖後代犯下罪行,也不傷其性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