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1月中旬發佈公告稱,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幾天前,已有債權人正式對華晨汽車提起破產重整申請。

截至目前,華晨集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瀋陽市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金盃汽車 2.66億股股份,佔金盃汽車總股本的20.32%;上述股份中,1億股處於融資融券狀態,7360萬股處於司法凍結狀態;同時,華晨集團直接及間接持有申華控股4.4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2.93%,處於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爲1.08億股,佔其持股總數的24.13%,佔公司總股本的 5.53%。

華晨集團作爲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盃、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破產重整後,金盃汽車以及申華控股緊急發佈公告稱,公司生產經營不會受到影響,但可能波及公司股權結構等方面。受破產重整消息影響,華晨中國短線上揚,申華控股和金盃汽車紛紛漲停。

相關部門表示,已依法對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汽車集團開展專項檢查,對華晨集團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決定對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對華晨集團有關債券涉及的中介機構進行同步覈查,嚴肅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爲。

這一消息可以向市場傳遞積極的信號,也是一個對發債企業引起警覺的信號,更是強化監管不鬆懈的信號。債券作爲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緩解實體經濟融資矛盾、加快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發展。

華晨違約的背後,一方面是,華晨的經營模式備受爭議,整個集團就靠華晨寶馬一家子公司在過日子。華晨中國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只有14.5億元,淨利潤卻高達40.45億元之多,華晨寶馬貢獻了43.83億元淨利潤,華晨中國實際虧損3.4億元。另一方面,華晨集團前幾年雖然沒有出現債券違約,是在不斷地借新債還舊債,且債券大頭未到償還時間。隨着相關機構對華晨發行債券的行爲加以控制,投資者對華晨債券的信任度越來越低,華晨在自身的負面消息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以新債還舊債的格局也被打破了,債券違約也就成了必然。而此次違約,或許還只是開始。

而讓華晨走到今天這個局面,除了這兩方面,也有其他的因素的推動,首先是2005年的價格戰,拉低了華晨的品牌品位,讓華晨失去了原先的市場定位,其次在技術層面,想依靠寶馬獲得技術,卻被德國人拋棄。反而讓自己成爲了寶馬的加工廠,再加上沒辦法將技術內化於心,最終沒有跟上新能源的風口。而股權調整後,華晨集團從華晨寶馬分得的利潤將大打折扣。對於華晨集團而言,提升自主品牌的競爭力刻不容緩。

在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修復的時期,要發揮公司債券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上交所提到,後續會持續完善公司債券發行和交易制度,加強信息披露,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券,引導投資者加強市場分析研判理性投資,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建設高質量的公司債券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