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  2020/11/23

“統計數據顯示,數字化可以使產品上市時間至少提早30%;通過優化規劃質量,可以降低13%的製造成本。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轉不轉的問題,而是怎麼轉的問題。”在日前我市召開的“數智賦能 津立潮頭──天津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上,天津渤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俊明稱。

“怎麼轉?”在王俊明心中,渤化集團“十四五”期間數字化轉型的藍圖已經繪就──在業務領域,打通集團內全業務流程及各環節數據,真正實現業務端到端全面數字化;在管理領域,建立統一的數字化運營平臺,構築集團數字化感知、分析、決策能力,提升集團管理效率和數字化運營能力。

“我們希望數字化轉型可以助力渤化集團實現從求生存、謀發展,到走出天津立足全國,最終成爲化工行業或者細分領域的領先者的發展目標。”王俊明說。

不僅是渤化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在我市各大國企老總心中都有一致的認同。

“目前,天津港從基礎設施智慧化、生產運營智能化、貿易物流便利化、綜合管理平臺化四個目標同時發力,實現了信息的泛在互聯與高速互通,集裝箱裝箱單、設備交接單、進口貨物提貨單等單證已實現全程無紙化,口岸單證電子化率達到100%。”天津港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焦廣軍稱,“面向‘十四五’,天津港的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爲全球港口智慧化轉型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而食品集團總經理萬守朋則介紹,去年開始食品集團投資3000萬元啓動“數字天食”系統建設,目前數據中心平臺建設完成,電子採購平臺、視頻展示、OA、法務合同、三重一大、投資與項目管理等8個子系統從5月初開始陸續上線。

“‘數字天食’全面建設在應對疫情上發揮了巨大作用,遠程指揮、視頻會議、遠程辦公、遠程培訓等一系列線上操作,在實現數字抗疫的同時最大限度提升了線上線下協同工作效率,確保各項工作部署及時有效落實。”萬守朋說,“未來,食品集團將在廣度與深度上實現集團各產業板塊與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實現數據採集、處理到應用的全生命週期服務流程。”

數據資源是“后土地”時代最重要的資產,如何統籌利用好全市國資系統所擁有的數據資源優勢,天津已開始行動。

津投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宏斌在論壇上介紹,2019年,市國資委和全市國有企業啓動“智慧國資”系統建設,建立了統一的數據標準體系,實現了國資系統“三重一大”、業務、財務、資金、投資、產權、審計等數據集聚,爲數字化監管提供了強有力數據支撐。

在市國資委的部署安排下,面向“十四五”,津投資本將作爲發展天津國資大數據產業的牽頭單位,負責整合國資系統內相關產業資源,打造“一個集團”,設立“一支基金”──即組建國資大數據產業集團,進一步完善IDC基礎設施、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業務運營服務、信息安全管理等基礎能力建設,着力強化模型、算力、場景等大數據應用能力,積極佈局智慧交通、智慧國資、智慧醫療、智慧公共服務等行業領域,打造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產業新格局;設立大數據產業基金,以市場化資本運作方式積極參與、扶持大數據應用項目在津落地發展,促進我市大數據產業迅速聚集,形成健康有序、充滿活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

目前,大數據產業集團的整合工作已開始啓動。“未來,大數據產業集團將依託已有數據中心和整合優化的數字研發能力,建設‘國資雲’,爲國資系統企業提供覆蓋新型基礎設施、數字化解決方案、數字化建設及運維等全流程服務,助力國資系統企業運營效能提升。”津投資本總經理範國勝稱。

在論壇上,市國資委與華爲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華爲公司將利用自己在雲計算、鯤鵬生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關鍵ICT產品和解決方案等方面的突出優勢,與天津國資委圍繞能源化工互聯網、半導體、智慧港口、軌道交通、金融科技等領域在相關企業開展業務合作和聯合創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快數字化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強化數據驅動、集成創新、合作共贏等數字化轉型理念,以思想之新引領發展之新,以觀念之變帶動企業之變,助力天津國企以創新的思路謀數字化轉型之局,以創新的方法求數字化轉型之道,加快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彭三稱。

(記者 吳巧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