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9 月编辑很幸运能去到深圳,实地参与李宁「」(ㄅㄥˋ) 中底科技的发表会,当时也见到同步揭晓的两双长距离跑鞋 – 飞电、天马,加入跑鞋圈演得正烈的中底科技军备竞赛行列里,开始了「」科技在跑步产品上的应用。然而才相隔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李宁今年度的旗舰跑鞋之作 – 绝影,可说是更惊艳的一手,以两片科技和两层碳纤维建构出高达 5 公分的中空底盘,确实让人强烈好奇穿起来是否真如外型般澎湃?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绝影跑鞋,编辑的答案肯定是「澎湃」,除了先前我们在报道中有分享过其科技配置是集李宁技术大成之外,整个产品呈现的思维也是乱澎湃一把的。李宁为绝影准备的巨型盒装颇有作为旗舰产品的气势,第一眼就先被它给震撼到了,是没办法塞进包包里悄悄带回家然后不被发现的那种,而且盒身所用的材料相当轻和视觉有着极大反差,加上鞋子本身也不算重 (男鞋 US8.5 单脚约 225 公克),第一下拿起来编辑一度想说盒内是不是没鞋?!

盒中央嵌着一颗科技制成的球。让人能用实穿之外的方式去感受「」科技的轻弹,比如直接朝墙壁丢过去或者当乒乓球大应该也是成立的 (你说撒尿牛丸怎样)。

衬纸也是印象深刻之处,猛一看会以为是绝影的图稿其实并不然,纸面印着的鞋款有包含李宁 2018 年发行的竞速跑鞋 – 追风系列等作品。

Pebax 材料发泡成型的科技在去年穿过飞电跑鞋就留下不错印象,当时跟同事讨论是觉得以这项科技轻又弹的特点,脚感应该是可以再设定得更强劲才是,今年「绝影」对市场给出了回应。

另一科技 (造型) 亮点所在,由李宁弓科技演变而来的弜 (ㄐㄧㄤˋ) 科技,中足部分呈现腾空型态,这块弧形结构是使用碳纤维材料,一方面帮助稳定同时也受力形变也能产生回馈效果。编辑上脚后刻意用后跟外侧没有碳纤维版的部分触地,科技很迅速地溃缩不过由于厚度的关系重量加上去一下陷太快会有些不稳,当把重心拉正脚掌踩在弧形结构上就不一样了,能感受到脚掌下沉到某个程度便被承拖着,然后是弹性涌上来;整片碳纤维弧度没有想象中的大,编辑部四位同事试穿过都觉得足弓是舒服的,平常走路穿应该也能相处愉快。

绝影共使用了两块碳纤维片,另一片碳纤维的位置比较靠近底部,正好外底是半透明材质可以看到局部露出,深色部分就是了。(想看鞋子的分解图请点我)

整的鞋领周围还有鞋舌都采用表层有细毛的绒面材质,触感蛮舒服,穿短袜应该也不会刮脚。另外鞋舌前半部切割出了很多方格孔帮助透气。

鞋跟内衬有两块小小的填充突起,外部则如肉眼所见,李宁把材质向上延伸圈在两侧,并没有内嵌硬质稳定片之类的材料贴着跟腱,觉得保护性还能更好,看网络上有些评测也提到跑起来有稍微不跟脚的情形。

鞋面是 Mono 纱材质,彩色渐层的部分质地较硬挺有支撑作用,相对的透气性也就有所牺牲,当然李宁也没有完全忽略掉,包含前面曾提及鞋舌透气方格孔在鞋头也能见到,然后鞋身两侧半透明的区域透气度就比较优,以此排去热气。

用「雷」字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字) 作为刻痕,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还是觉得蛮生动,也大胆。材质本身是李宁自家的 GCU 耐磨止滑科技,GCU 真的是不赖,据官方数据其耐磨性是传统橡胶的 5 倍,然后在湿掉的地面上止滑表现会更好,去年我在活动发表会现场就有个区域是特别设计给媒体们感受 GCU 外底材质,李宁弄了一道 35° 的斜坡然后工作人员洒水后请我跑上去 (吓),止滑表现果真没漏气。现在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啊。

这款首发配色有个很东方味的名字「紫气东来」,从早期 Baron Davis 代言的时代认识李宁这个牌子开始,便对他们的产品、独家科技常常带入华人文化元素有着蛮深的印象,像编辑的第一双李宁鞋就是弓系列跑鞋。这些年李宁在鞋迷间的讨论声量越来越高,包含签下 Dwyane Wade 后慢慢做出口碑的 Way of Wade 支线还有诸多实战本格派的篮球鞋,甚至休闲线产品开始攻占时尚圈版面。而台湾目前也有经销通路陆续引进各类型产品,入手是越来越方便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