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員核酸篩查大紀實:濱海72小時

海河傳媒中心記者孟興 王睿 嶽珊 劉乃文

萬紅 孫昭榮 黃建高 呂獻峯 董朗 吳宏

陳汝寧 侯沐偉 趙穎妍 董麗景 彭俊勇 霍豔華

攝影 周偉 劉箏 馬成 蒲永河 戴濤

11月20日晚,濱海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消息,啓動“濱城大篩”,利用2-3天時間,對新區全體居民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那一刻開始的72小時,

濱海新區成爲關注焦點。

人員如何調配?

物資誰來準備?

安全如何保障?

一連串問題考驗着濱海,

考驗着天津。

11月20日晚7:00  

戰役打響,一刻不能耽擱。第一時間,北辰中醫院接到了區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需迅速組織100名醫務人員前往濱海新區採樣點採樣。院黨委書記吳小燕、院長馬國海迅速作出應戰部署,號召全院職工,醫院職工踊躍報名,幾個小時內,數百名醫務人員報名參加,凌晨1:00醫療隊組建完成。

根據區指揮部要求,北辰中醫院將醫務人員分成兩批,每批100人,於11月21日、22日分別前往濱海新區採樣點。

11月21日早7:00,寒風凜冽,氣溫驟降。北辰區第一批醫務人員集結完畢,7:30準時出發。抵達隔離點後,醫務人員迅速投入到採樣工作中。與此同時,天津15個區的支援隊伍也正陸續開往新區,一場全民參與的“濱城大篩”開始。

上午9:30醫療隊員到位,第一時間開始核酸採樣。新北街11.2萬採樣任務,爲在規定時間完成,500名醫護人員分成119個點位,每個點位平均4名,有的醫護人員還要入戶採樣,收集採樣管殺、覈對採樣數量、與檢測公司交接。排隊待檢的人羣,看着點位上防護服身影,有羣衆拿起了手機,拍下了這羣逆行者。

參戰醫護人員都知道排查越快,結果出來越早,對這次疫情反撲的打擊越迅速越精確、越有力,心裏都想盡可能多采一人,早查一人,早安全一人。

晚9:30,採樣點結束第一天工作,北辰醫護平均每人採樣160人。

11月21日下午3:00  

開檢第一天,天津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場雪,40歲的護士施麗芬開始發覺自己身體不舒服。室外溫度此時已經接近零度,雨雪交加,防護服裏面卻滿是冷汗。“胃腸疾病”!多年護士工作經驗,施麗芬對自己的身體比別人更清楚。

“能堅持住嗎?能,沒問題!那就再堅持一會!”忍着疼痛,施麗芬在心裏給自己打勁。穿着防護服,額頭上的冷汗,外人無法察覺。一直到身體疼到不能活動,她才向身邊同事請求幫忙。

20日夜,北辰區瑞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施麗芬,得到要支援濱海核酸檢測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中心領導表示自己要出征。“身穿白大衣,這就是我的使命職責!”

疼得實在難受,施麗芬就蜷縮身子在別人的協助下脫掉防護服,然而這個過程她依舊不忘嚴守穿脫防護服規範,一步不敢放鬆。

休息一陣後,疼痛得到緩解,她說:“雖然是來支援濱海,可是眼前的市民就像是自己平時服務的大爺大娘。身邊的領導和同事一直爲我們協調各種醫療幫助,又是拿熱水,又是拿墊子,真的,雖然身體是冷的,可是我心裏暖乎乎的。”

11月21日晚8:30  

天完全黑透的時候,天津吉城美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67名企業員工接受了集體核酸採集。

集中檢測,考驗的醫護人人員的能力,也考驗着整個社會運行系統的組織能力。“檢測現場有工作人員引導,秩序井然,我們按照提前準備好的預約碼到現場登記填表,統一檢測,雖然人比較多,但是流程科學,便捷高效,服務也非常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晚上天氣很冷,風很大,但醫護人員始終堅守,耐心細緻,他們有的忙到連飯都顧不上喫,我們看在眼裏真的非常感動。”公司負責人牟春暉告訴記者。

這次檢測對於企業來說無疑是上了一層安全保險,讓企業能夠沒有任何顧慮正常運轉。

21日當天,整個新區範圍內,2282個採樣點持續運轉,7409位醫務人員(其中本市15個兄弟區馳援6839人)一線作戰,9個第三方檢測機構主動參與配合,6792名區級機關幹部下沉社區村居,至18時,“濱城大篩”完成核酸檢測採樣103.2萬人。

11月22日凌晨1:00  

兩三天內要對全區居民進行檢測,要求物資保障必須及時到位。半夜時分,市應急管理局接到求助:因濱海新區核酸檢測工作進度整體前移,需要緊急支援90頂帳篷用於南港工業區檢測點核酸檢驗工作,發出求援消息的是濱海新區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主任張金寬。

從進入秋季以來,濱海新區應急管理局牽頭的區防疫指揮部物資調配保障組就未雨綢繆,向各開發區和各街鎮下發了通知,根據實際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區指揮部物資調配保障組根據各單位需求給予支持。因此,在這次‘濱城大篩’中,各開發區和街鎮的防疫物資保障基本充足。

不過,由於採樣需要在戶外進行,需要大量的帳篷。爲此,新區應急管理局牽頭的物資調配保障組從物資庫緊急調撥324頂帳篷,給全區各開發區和街鎮社區。21日夜,區物資庫帳篷全部用完,帳篷告急!

怎麼辦?時間已經是午夜,天亮之後檢測開始,不能讓醫護人員露天操作,“向全市求助!”張金寬果斷拍板。

求助信息發出僅僅3小時45分,裝有90頂帳篷的4部車輛從市區出發,在夜色中疾馳向濱海新區。同時,市應急管理局還安排相關人員隨物資赴現場指導帳篷搭建工作。

帳篷問題迅速解決。此外,在這次全員核酸檢測中,新區應急管理局還新添了20多萬隻口罩,11000多套防護服和隔離衣,3000多個鞋套,並與5家企業簽訂了防疫物資儲備協議,爲下一次戰役做好了準備。

11月22日上午10:30  

全民檢測,每個人都是親歷者,醫護人員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裏,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着感謝。

檢測第二天上午,居民崔阿姨來到上古林小學採集點,將鮮花和幾杯熱乎乎的奶茶送給醫務人員。

崔阿姨是前一天下午進行採樣的,當她看到醫務人員在冰冷的寒雨天氣爲每一位居民認真採樣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回到家中心裏總惦記着有點事,想着爲醫護人員做點什麼。第二天一早,崔阿姨購買了一束鮮花和的奶茶,專門來到採集點。“天氣這麼冷,大家進屋喝點奶茶暖和暖和吧!”

雖然不像前一天的雨雪交加,這一天風卻很大,乾冷乾冷。“當時這位崔女士覺得我們這麼冷的天從市裏來到這這爲當地居民服務,幫他們排查,心裏特別感激,就想着用來奶茶略表心意。”環湖醫院核酸採樣醫療隊員姚春娟告訴記者,“今天但是看到居民對我們這麼認可,我們很暖心也很感動。”

下午4點多,上古林小學集合點已經完成全部採集任務。“原定給我們的任務是1.2萬人,實際採集了1.6萬人。今天中午的時候我們又讓街道工作人員查餘補漏,下午對所有身體不便的老人和兒童入戶進行了採樣。”

11月22日中午12:05  

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博邁科5號核酸檢測點,994名企業員工正接受醫護上面採集核酸樣本服務,這其中有不少常年居住在天津的外國人。

電氣主管工程師托馬斯是帶着他家的小寶寶來到檢測點的,檢測人員讓托馬斯坐下來,對着他懷裏的寶寶說:“寶寶,來張嘴,啊~”,爲安撫小托馬斯的情緒,檢測人員迅速地做完了咽拭子採集,並對他們說:“OK,OK!”醫護人員嫺熟的採集技術讓托馬斯一家豎起了大拇指,托馬斯表示對整個檢測過程非常滿意,在這次疫情中,負責任的態度讓他感覺到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安全感。

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副經理杜學義介紹,“爲了服務企業,政府特意把點位設在了公司門口,以便對員工及時進行檢測。人員到位就從廠裏出來,依次採集,檢測完就可以回到工位上繼續工作生產,不會出現停工停產的現象。”

考慮到醫護人員的辛苦,企業還準備了熱牛奶、電暖器等物品。

隨着檢測順利進行,天津人的樂觀豁達開始顯現。不少人朋友圈開始轉發這樣一條段子:“外地人覺得天津是疫區,天津人覺得濱海新區纔是疫區,濱海新區人民覺得塘沽纔是疫區,塘沽人民覺得保稅區東疆港纔是疫區,保稅區覺得瞰海軒纔是疫區,而住在該小區的老張認爲,小區那棟纔是,他們這棟不是!這心態,拿的穩穩的。”

11月22日下午3:00  

集中檢測,一個都不能少。“大爺,看您沒接電話,我們擔心別出什麼事,就直接上來了,我們上門來給您做核酸檢測。”檢測第二天下午,泰達街道華納社區御景園邸小區,76歲的張大爺家裏來了檢測人員。

張大爺腿部有殘疾,無法走動,在“濱城大篩”中,社區爲他報備了入戶檢測。張大爺一時沒接檢測人員的電話,單元內上樓又需要刷卡。擔心張大爺情況的檢測小組請物業人員協助上了樓,敲開張大爺家門,順利完成了檢測。

“入戶檢測的目的,就是關心這次全員檢測中每個行動不便的人,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經開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王振文說道。

82歲的偰奶奶是位退休大夫,三年前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後未能完全痊癒,過多的行走、站立對她身體的負荷很大。早在濱海新區全員檢測的通知剛傳達時,她的情況就已經被細心的社區服務人員考慮了進來。

“對偰奶奶這樣的老人,社區一直掌握着情況,有黨員慰問安排,年初疫情嚴重時期,社區定期安排人上門送藥和生活物資。剛得知全員檢測的通知,我們就統計了社區範圍裏不宜前往檢測點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共計34位,在大部分人集中檢測完成後,對他們進行入戶檢測。”華納社區黨委副書記劉松說道。

相比於普通的集中檢測,入戶檢測的服務對象較特殊,需要更注重細節。“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配合程度低,有些老人只能臥牀,入戶檢測的初衷是減少他們的負擔。因此檢測中要儘可能避免過多暴露,減少對老人們生活的干擾,這個原則非常重要。”王振文說道:“實際行動中,我們儘量讓受檢人員移動到家門口配合採集樣本,實在無法移動的,我們會派1至2名檢測人員入戶採集,避免我們的行動過多地干擾他們的生活環境。遇到連口腔也無法張開的,我們在採樣時強調一定要動作輕柔,避免弄疼、弄傷老人。”

截至22日晚17點,核酸檢測篩查累計完成採樣2245839份,採集工作完成再望。

11月23日中午12:10  

核酸集中檢測,第一步是進行咽拭子採集,第二步就是進行測試。在看不見的地方,測試緊緊跟隨着採集的腳步。“全員檢測第一天,我們派出支援的15輛樣本運送車在風雪中一輛接着一輛,從濱海新區駛來武清區的實驗室,幾乎每小時都不間斷。今天,只有一兩輛車送樣本過來,大部分人都檢完了。”武清區諾禾致源副總裁兼諾禾天津醫學檢驗所總經理曹志生鬆了一口氣。

諾禾作爲支援濱海新區全員檢測的9個第三方檢測機構之一,負責了濱海新區6個街道、655個採樣點、72萬人的檢測工作。這場篩查中,他們是“科技抗疫”的重要力量。

曹志生對檢測胸有成竹,底氣來自於高度自動化設備和網絡助力。

在這裏,工作人員通過一鍵式軟件操作樣本前處理工作站,將原管帶蓋上樣、自動化開關蓋、自動化掃碼等流程一氣呵成。得益於自動化樣本前處理工作站的成功研發,極大地降低了人員需求,還爲一線人員的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無需人工手動干預,相比人工操作有近20倍的通量提升。

“經過處理的樣本,搭配全自動核酸提取儀,進行核酸提取,大大提高了樣本流轉的效率;再經PCR擴增,工作人員可根據擴增曲線分析其陰性、陽性。”

這個樣本前處理工作站不僅能搭載在方艙實驗室裏,還能應用在醫院、實驗室等多種場景,快速落戶到各地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幫助其在短時間內具備高通量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此外,實驗室還配備有獨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樣本檢測過程中信息處理能夠實時同步、無縫對接。信息系統的管理端可以實時監控檢測數據和結果、隨時鎖定風險人員,極大降低了可能發生的傳播風險。

爲了應對本次核酸大篩查工作,諾禾工作人員分三班倒,穿上防護服後就不喫不喝、不上廁所連續工作8小時。“中午12點之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各集中採樣點檢測的‘大會戰’,目標已經‘清零’。接下來就是收尾工作,完成剩餘兩個街道大約10個採樣點的入戶採樣檢測。爲了完成近72萬的檢測目標,大家還在持續努力。”曹志生說。

11月23日晚8:00  

隨着時間的流逝,檢測逐漸進入尾聲,如何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23日下午之前,整個生態城的集中檢測總體上已經完成,但爲確保全域居民核酸檢測應檢盡檢,不漏一人,生態城設置了信息園、建設公寓、生態城醫院3個補充採樣點,面向尚未進行核酸檢測的企業員工、工地建設人員、社區居民。

工作人員對轄區管理範圍內所有人員進行信息比對、查漏補缺,通過電話、微信、上門等多種形式逐一聯繫未在集中檢測點登記檢測的人員,督促尚未參加核酸檢測採樣人員按照就近原則到鄰近採樣點參加採樣。三個補充檢測點檢測時間持續至23日晚8:00。

此外,生態城還設置了流動檢測隊,組織醫護人員爲殘障、臥病在牀、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羣體提供特殊羣體提供上門採樣服務,將核酸檢測“做到家”。在此基礎上,生態城將繼續保持“戰鬥狀態”,做好信息比對和檔案歸檔工作,主動出擊查漏補缺。

通報數據顯示,23日15時,“濱城大篩”已檢測樣本233.40萬份,檢測結果均爲陰性。當晚,濱海新區公安民警最高禮遇歡送援助的醫護人員。

23日晚8點,生態城3個補充採樣點的燈光終於可以關閉。7409名醫護,6792名下沉幹部,無數志願者和整個新區居民,也可以放心的睡個安穩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