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爲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潰瘍。要知道患上胃潰瘍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很是不利,因此要及時治療纔行。不過在治療前需要了解下導致胃潰瘍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那麼什麼原因引起胃潰瘍呢?胃潰瘍如何治療呢?

什麼原因引起胃潰瘍?

1.用藥不當

不堅持服藥,不嚴格遵守醫囑,頻繁換服藥物,或症狀稍有改善立即停藥,影響潰瘍面癒合。

2.情緒影響

精神緊張、情緒劇烈波動、過度勞累,均對大腦皮層造成不良影響,反射性地引起胃腸粘膜的血管痙攣,粘膜缺血,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影響潰瘍面的癒合。

3.吸菸

過度的吸菸也會導致十二指腸潰瘍復發,因爲吸菸可以導致基礎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增加,並且對潰瘍癒合有影響,引起潰瘍出血,由此可見吸菸也是引發胃潰瘍的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4.生活、飲食無規律

許多患者總認爲治好了十二指腸潰瘍就萬事大吉,之後也不注意生活和飲食規律,事實因爲這樣而導致胃潰瘍的複發率也在90%以上,如過飢、空腹時胃酸照常分泌,高濃度的胃液因無食物釋稀、中和而侵蝕胃粘膜及潰瘍面,過飽時加重了胃的負擔。

胃潰瘍如何自我管理?

1.講究生活規律、注意氣候變化

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癒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2.注意飲食衛生

不注意飲食衛生、偏食、挑食、飢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於潰瘍的癒合。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飢飽適中,細嚼慢嚥,是促進潰瘍癒合的良好習慣。

3.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

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強的松、消炎痛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潰瘍的病情,應儘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醫生說明,改用他藥,或遵醫囑,配合些其他輔助藥物,或放在飯後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

4.消除細菌感染病因

以往認爲胃潰瘍與胃液消化作用有關,與神經內分泌機能失調有關,因而傳統療法是,制酸、解痛、止痛。

5.戒菸

如果不幸患上胃潰瘍的話,最好及時戒菸,菸草中的尼古丁、煤焦油等各種物質不僅能通過食道被直接“吸”到胃裏,也可在肺中通過肺泡豐富的毛細血管擴散到人體的各個部位,包括胃部。病一定程度地破壞黏液層、粘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導致胃粘膜的保護機制破壞。另外,抽菸會影響人們的智力的,因此胃部患者要儘可能的戒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