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架構的Ryzen處理器顯然給英特爾帶來了“如鯁在喉”的感覺。畢竟,曾被外界傳言擁有“五年技術預留”的英特爾,說不行就不行了。

最近,英特爾首席績效戰略官Ryan Shrout與媒體上的朋友分享了一個大型PPT文件。內容是,與配備Intel Tiger Lake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相比,在拔掉電源並啓用電池電源後,AMD Ryzen 4000的性能會降低。

黑對手的事兒,沒想到今天英特爾也會幹了。有這精力乾點啥不好?

該實驗室帶來了5臺英特爾第11代酷睿和5臺AMD Ryzen 4000筆記本電腦,涵蓋i3,i5,i7和R3,R5,R7,其中兩款通過了Intel EVO認證,即MSI 尊爵14和Lenovo Yoga 9i。

首先是基於MobileMark 18的電池測試。MM18中五臺英特爾筆記本電腦的平均電池得分非常高,超過了1200,而AMD Ryzen筆記本電腦則在800出頭。可從實際續航時間來看,AMD卻更長些,這是什麼情況?

(大家準備就緒,Intel要開演了)

英特爾隨即拿出PCMark 10,WebXPRT和SYSmark 25性能基準測試工具,將AMD使用的“伎倆”公之於衆。

原來,拔掉電源後,AMD Ryzen 4000筆記本電腦的性能有所下降。英特爾估計,在PCMark 10 Office 365項目中,性能最多降低了38%,在WebXPRT中最高的性能降低了48%,在SYSmark 25中的最高性能降低了30%。

前文提到的戰略官Shrout還“揶揄”對手,使用電池時,Ryzen 7,Ryzen 5和Ryzen 3的性能都“大跌特跌”,成爲“性能發揮不穩定”的處理器。

由於感覺火力不夠強大,英特爾繼續添柴加火,並提出了所謂的實際測試方案,包括PPT另存爲PDF,Excel輸出到Word,Word到PDF,Outlook郵件合併,AMD銳龍4000本在電池供電下,性能最高分別下滑了29%、16%、14%和24%,相較而言,Intel Tiger Lake控制得相當好。

可能是怕流於表面,英特爾實驗室還研究了AMD CPU的運行機制,也就是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

根據英特爾的說法,當Ryzen 7 4900HS和Ryzen 7 4700U都由電池供電時,性能響應延遲會增加,並且4900HS甚至會長10秒,而且突發性能調用的特性似乎被屏蔽了。

不過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個項目上,英特爾並沒有發佈Tiger Lake的測試數據。難道自己的數據也拿不出門面?

最後,英特爾還指出,不要相信Cinebench,AMD銳龍對其使用的特性模型優化很好,不具參考性。爲什麼這麼說?因爲拔掉電源,R20跑分差異很小。

總之,英特爾這次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但外界不免唏噓,你不好好研發你自己的處理器,你來研究對手的不足幹嗎?實在想學,好歹學學人家的長處啊?

大家覺得英特爾這波操作騷不騷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