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王愿坚的小说《党费》《七根火柴》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小上学的时候就学过这两篇文章。《党费》讲述了一位共产党员把咸菜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的故事。1934年,一位叫黄新的女共产党员,想到当时山上打游击的同志没有盐吃,要给大家带一筐咸菜作为党费,给同志们解决困难。接头时,为了掩护战友黄新不幸被捕,战友带着黄新的党证、孩子和一筐咸菜上了山。

政委受到这一份党费,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写上: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交纳党费……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和献身的精神却是无法计算的!

《七根火柴》描述得是在长征途中,掉队战士卢进勇路遇一个生命垂危的无名红军战士,他把藏在腋窝下的党政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卢进勇,请他交给党组织。后来,卢进勇追上队伍,用一根火柴点燃了能够拯救更多战友生命的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作为党费交给了指导员。

如果说文学作品虽然有原型,但也有一定的艺术创作成分,再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1992年,贵州一家单位在搬迁时,发现一件表明为烈士遗物的包裹,包里面有两封信和五块银元。一封信上写到:“中国共产党万岁!亲爱的党和你永别了。谊军”一块银元上深深地刻着“最后一次党费 谊军”八个字。离别时还不忘交纳党费,这体现的是牺牲烈士崇高坚贞的信仰追求,在那段动荡岁月里对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念寄托。

在长征途中有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吴先恩,带领一群红军翻越党岭雪山时,官兵们发现了不少冻僵了的战友的遗体。吴部长看到露在雪外的一只胳膊,想走近用雪把这个战友的遗体再埋深一些,却发现这个战友的拳头里还紧握着东西,小心翼翼地掰开这个战友的手一看,手里紧握的是一张党证和一枚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看到这一幕,很多红军战士都明白了,那一枚银元,是刘志海同志的最后一次党费,很多战士都留下了热泪……

吴部长取过刘志海的党证和白洋,流泪说到:“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我一定替你转交给党!安息吧,同志!”从烈士入党时间和长征时间来看,他的党龄只有一两年而已。一两年,却让他深深记住了自己党员身份,什么是初心?刘志海伸出雪堆的那个胳膊就是最好的回答。

这一块银元党费诠释的是信念,至今这个银元和党证依然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