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理論,隨着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藥食同源”中醫養生之道逐漸深入人心,被作爲防病療疾的一種養生理念,運用到養生食品行列中。

中醫學理論:藥食同源,中醫養生之道

藥食同源,顧名思義,是指許多食物亦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甚至有着相同的起源。

我們攝取的食物來源於自然界中的動植物與礦物質,而中藥多屬天然藥物,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質。因此,中藥和食物來源是相同的,即所謂“藥食同源”。

唐代《黃帝內經太素》中記載:“空腹食之爲食物,患者食之爲藥物”,反應了“藥食同源”的思想。

什麼是“藥食同源”?

《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期藥食不分,無毒可就,有毒者則避。

但隨着經驗的積累,藥食開始分化,可治病者稱之爲“藥”,只作飲食之用者,稱爲“食物”,但大部分食物卻是兩者兼具,謂之“藥食兩用”,比如枸杞、桑葚、山楂、龍眼肉等等,它們既屬於中藥,有良好的治療功效,又是大家經常喫的富有營養的食物。

由於,“藥可爲食,食亦可爲藥”,所以很多時候藥物與食物之間並沒有清楚的界限,反而兩者之間關係很是密切。

藥食同源:藥可爲食,食亦可爲藥

中藥與食物之間來源是相同的。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食物和藥物的性味和功效,認識到很多食物既可藥用,許多藥物亦可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格區分開來。

在中醫藥學上,中藥與食物之間,既有同處,亦有異處。

在中醫藥學上,中藥和食物都具有防病療疾的作用,但治療效果卻不盡相同。中藥(不能作爲食物的藥物)的治療效果更突出,藥效更強,但副作用也大,如果用藥不當,更容易出現較明顯的副作用;食物(具有藥用的食物,即“藥食兩用”)的治療效果,雖不及藥物的療效突出,但效果更溫和,如果配食不當,也不會立刻出現不良反應,副作用小。

中藥與食物的密切關係

中藥與食物在“治未病”方面也有着明顯的效果差異。

中藥與食物都可用來預防疾病,在“治未病”方面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它們也存在着明顯的效果差異。

中藥雖然作用強,但並不會經常喫,因此,對人們的健康益處不大。但食物則不同,它雖然作用弱,卻可以經常食用,日積月累下,它對身體健康和生理機能方面的影響更大,其防治效果也更明顯。

有相關研究表明,中藥在防治疾病方面只起8%的作用,而“藥食同源”類食物卻能起到13%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高血壓、高血脂這些慢性病方面,可起到47%的防治效果。

中藥與食物在“治未病”方面也有着明顯的效果差異。

近年來,隨着藥食同源文化被世人普遍接受和認可,“藥食同源”產品得天獨厚的養生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青睞,而“藥食同源”養生理念已經得到了我國政府現有政策的允許與支持,當前國家公佈的“藥食同源”中藥食材名單就多達110種。

金瀝竹天使茶療中的“藥食同源”配方:

小薊、山楂、馬齒筧、火麻仁、玉竹、甘草、白芷、決明子、肉桂、金銀花、魚腥草、枸杞子、茯苓、桑葉、玉米鬚、桑葚、荷葉、淡竹葉、菊花、黃精、葛根、槐花、白茅根、薏苡仁。

24種“藥食同源”中藥食材,以科學配比,精製而成的中藥茶飲,可用來日常養生保健、防病療疾。

藥食同源:中醫養生之道

“藥食同源”理論契合了人們“三分醫藥七分養”、“藥補不如食補”的養生觀念,將“藥食同源”中藥食材炮製成中藥茶飲,以食養的方式,達到防病治病的最終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