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的人,做不了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1.

如果有人问我,只推荐一本育儿方面的书,你会推荐哪一本?毫无疑问,我会推荐《优势教养》。

为贝尔安亲静心读书会担任《优势教养》一书的领读,让我再一次深度学习这本书。尽管以前读过这本书好几遍,也写过读书笔记,还做过读书分享,自己以为对书很熟悉了,但是当我真正尝试领读,坐到桌前准备录音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信手捏来。做领读,我想还是要更多地尊重原书,不能太展开,不能有太多自己的解读。原计划没有想要先写文案,看来还个懒不能偷,于是认真把书再细读一篇,并写下领读的主要文字。

这本书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从问题视角成功转变为优势视角。作者参与创建墨尔本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将优势教养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该书融合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比如德韦克教授的成长型思维、达克沃斯的坚毅、彼得森的优势理论、塞利格曼的习得乐观,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及越来越流行的正念等等。稍有遗憾的是,中文版一书部分章节的标题,在我看来,翻译得不是很好,有文不对题的现象。

2.

全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我最喜欢的两章。第一章的标题是《在执迷于劣势的世界中发现优势》,看到这个标题,不知大家会怎么想?

在我看来,这个标题很能反映出我们的现实,要做到优势教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容易,书中也有介绍,因为我们人类具有天生的负面偏好。在人类早期,人们必须关注负面信息,因为这往往是危险信号,危险的动物可能正在接近我们,人们必须及时对此做出应对,否则个人就有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没有办法生存下来。

但是优势教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选择这种方式,能让你在育儿路上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和谐;少一份焦虑,多一份从容,有助于孩子的自由成长和潜能开发。

那么什么是优势教养呢?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优势,有特长及优势品质,优势教养就是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基于个性的特长和品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发挥潜能。

第二章介绍了4种消极机制:选择性关注、负面偏好、投射和二元对立。当然还有我认为全书最重要的概念——优势开关。之后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好优势开关,懂得怎么开启优势视角,如何让负面思维短路。

第三章是理解优势,优势构成需要三个要素:1、优异的表现(擅长某事);2、充满激情(做某事感觉良好);3、经常用到(愿意做)。将优势按这三个维度,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核心优势、成长型优势、习得行为及劣势。

第四章重点介绍优势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浪漫期;中期——精准期;后期——融合期。当然重点是优势发展的4条策略:1、成长型思维;2、标杆效应;3、搭建脚手架;4、最近发展区。如何培养孩子的优势,这4条策略需要综合运用。

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我认为是优势开关的日常训练方法。第五章通过注意、欣赏、感激三步曲,让我们开启优势视角,留心生活、享受生活和感恩生活。同时要给生活留白,定期给自己及孩子一个放空的时间。第六章正念,是训练我们专注当下的能力。第七章自制力,介绍了4种消耗自制力的情形:1、抑制冲动(如让孩子坐在糖果前面做作业);2、做决策(为什么傍晚时,大家都脾气变坏);3、压抑情绪(挨批评多,又没有释放渠道时);4、面对压力(如信息负载过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等)。我们可以通过养成好的习惯,合理安排一天的内容,成为情绪教练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及孩子的自制力。

第八章,积极沟通,学会表扬。你可能会说:“表扬谁不会?”但是你还别说,表扬还真是一门学问。泛泛的表扬,最终会沦为毫无意义的敷衍。表扬过程、表扬个人品格等方式,都各有利弊。表扬过程,可能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而表扬个人,则可能会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维。我们要学会从优势出发的表扬,规避不合适的表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九章,个人认为这章的标题也有点问题。家长要明白自己的管教风格,通过从优势出发来改正劣势。从优势出发的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会从帮助孩子的成长角度出发,采用建设性的方法。打破责骂——批评——对峙这个收效甚微的循环。

第十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标题是《强大的自我,幸福的家庭,和谐的社区,美好的世界》。是不是很有点像中国传统文化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感觉。这一章介绍了当今积极教育在全球所取得的成就,Soaringwords、积极侦探、美国的KIPP、印度的CorStone项目等等。可惜没有介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在积极教育这块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从优势出发,发现优势,培养优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开始,从家庭开始,进而影响到身边的人、社区、社会,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