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負債總額已超2000億,兗礦集團再發10億債

記者 | 席菁華

煤炭巨頭兗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兗礦集團)又發行了10億元債券。

11月24日,兗礦集團發行了2020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基礎發行金額10億元,發行額度上限20億元。

11月20日,兗礦集團在上海清算所披露了上述票據募集說明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票據信用評級報告顯示,兗礦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爲AAA,2020年第五期中期票據信用等級爲AAA,評級展望爲穩定。

上述評級報告顯示,兗礦集團債務規模大,債務負擔較重。

截至11月10日,兗礦集團直接債務融資餘額爲841.86億元和27.54億美元,共計約1022.99億元。截至2019年末,兗礦集團間接債務餘額爲1099.25億元。

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有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債務融資可進一步細分爲直接債務融資和間接債務融資兩種模式。

同時,兗礦集團所有者權益中,含有較大規模的永續債券,若行使贖回權將加大兗礦集團的償債壓力。若未來生產經營出現不利變化,該公司將面臨債務負擔過重的風險。

永續債券又稱無期債券,指的是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註冊發行的“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

評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兗礦集團負債總額2281.63億元,較上年底增長4.75%,主要是短期借款和應付債券增長所致。

其中,流動負債佔51.76%,非流動負債佔48.24%;永續債賬面價值238.89億元,佔歸屬於母公司權益的66.03%。

近三年,兗礦集團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2017-2019年末,兗礦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爲73.59%、70.53%、68.38%。

這主要因兗礦集團近年開啓了多項收購。其先後在國內內蒙古、貴州、新疆、陝西、山西等地收購多處礦井和採礦權,在國外澳大利亞、加拿大收購多處煤礦及鉀肥資源探礦權。

兗礦集團還存在歸母淨利潤較低的問題。

相比於同業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煤能源)和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大同煤礦),兗礦集團的資產規模、債務負擔均處於中等水平,營業收入規模較高,但盈利能力較弱。

2017-2018年,兗礦集團分別虧損18.93億元和17.07億元;2019年實現扭虧爲盈,歸母淨利潤爲18.99億元。

2019年,兗礦集團實現營業利潤率爲11.68%,中煤能源和大同煤礦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爲24.92%和15.09%。

2017-2019年,兗礦集團營業總收入年均複合增長21.82%,但營業成本增速高於營業收入增速,導致營業利潤率波動下降。

煤炭業務爲兗州集團的核心業務。2019年,由於煤炭銷售均價下降,以及低毛利率的煤炭貿易業務佔比提高,兗礦集團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4個百分點至12.82%。

2020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兗礦集團還面臨煤炭價格波動、化解過剩產能等風險。

兗礦集團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兗州礦務局。1996年3月,兗州礦務局改製爲國有獨資公司,並於1999年正式更名爲兗礦集團。

官網顯示,兗礦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特大型煤炭企業。截至今年6月,兗礦集團共擁有37對主要礦井,原煤覈定產能爲2.28億噸/年,擁有和控制煤炭資源地質儲量407.51億噸,剩餘可採儲量達49.18億噸,佔公司剩餘可採儲量80%。

三季度財務報表顯示,兗礦集團今年1-9月實現營收2396.71億元,同比增長18.11%;實現歸母淨利潤14.57億元,同比增長235.38%。

目前,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實施戰略重組。

今年7月12日,兗州煤業(600188.SH)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兗礦集團的通知,獲悉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

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均爲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的企業。

8月14日,兗礦集團股東山東省國資委、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及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批准同意合併事項。重組完成後,兗礦集團將成爲山東省國資委下唯一的煤炭集團企業,資源與規模優勢將大幅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