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漫改劇,

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還是👇

#對,就是“關穀神奇”王傳君出演那部

#大帥哥小栗旬出演工藤新一的“慘劇”證明了有的時候真人化真的有門檻。

……

大多動漫真人化半路就變成“魔幻化”,人物不貼合、劇情魔改……總有各種原因“毀童年”。

但是!

到底是什麼樣的作品,開播一個月豆瓣評分能從

直線升到

起碼這個漲分幅度,就已經嗅到了“真香”的味道了……

#到底是給觀衆灌了什麼迷魂湯

瞭解最近漫改劇的uu已經猜出來了,橘說的就是童年精品動漫《棋魂》

的真人電視劇版!

#srds大家童年裏的圍棋少年可能更多是江流兒

《棋魂》開局可謂是“人人吐槽”

不討論劇情,就說初登場時褚贏誇張的造型,

這慘白的粉底加上大黑眼線👇

還有暈染過頭的大紅眼影👇

#有網友說他像白無常也不無道理……

再對比原版漫畫中藤原佐爲的形象,

額……請把“妝發還原是真人化的首要難題”打在公屏上!

再加上“圍棋”這個偏靜又有些理解門檻的競技題材,

“勸退”不少觀衆完全可以理解。

要知道《棋魂》原著當初之所以能夠封神,很大程度上與“佐爲”奇思妙想的設定有關,

漫畫主角進藤光正是在這個平安時代天才棋士藤原佐爲的指引下一步步接近圍棋真諦,逐漸成長的。

佐爲外形俊美、性格單純善良,最重要的是他對圍棋的執念、癡迷稱得上極度的理想主義,

就這種人設,在漫畫讀者早期不瞭解圍棋時就“吸粉無數”,也難怪成爲很多人的白月光。

可就在角色造型經歷了“全網嘲”,都以爲這次日系作品的改編再次水土不服時,

隨着劇版劇情的推進,觀衆竟然紛紛變成了“自來水”。

本週就要迎來收官之時,

卻收穫了一波“好評”,熱搜榜一度排到第三

“青春漫改劇必撲”的定律也好像難得地“失靈”了。

這波“榴蓮式真香”雖遲但到,到底“香”在哪裏呢?

觀衆對《棋魂》之所以能夠“真香”,首先離不開對漫畫主線劇情的高度還原。

劇版的故事舞臺搬到了中國,主角從進藤光變成了時光,

(童年、少年兩版時光)

他意外觸發了古老的棋盤,

#可以品品開篇的還原度

召喚了南梁第一棋士“褚贏”,

(動畫版的佐爲登場)

(劇版的褚贏登場)

褚贏原本應隨洪荒消逝,但因執念太強想要尋找圍棋的“神之一手”而徘徊在虛無之中,

被時光喚起後再次開啓尋找“神之一手”的“征程”……

劇版基本上嚴格遵照原著的骨架脈絡推進。

其中,褚贏剛回人世因無法下棋悲傷過度使得時光嘔吐的情節,

時光同俞亮(漫畫原名“塔矢亮”)宿命般的初次對決,

時光在雨中說“想要拿頭銜賺錢”的“諢話”激怒俞亮,

俞亮去學校找時光對局,

#澄清一下,劇版對於兩人重逢的“落葉飄灑”設定真的不是故意的,畢竟原版飄的是櫻花……

俞亮加入校圍棋社後被排擠刁難,一對二下盲棋,

還有原作中光給佐爲撐傘的小細節,

這些關鍵情節、經典橋段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但只保留也不行,畢竟這次的故事發生在中國,劇情也隨之進行了適當合理的本土化。

首先是角色設定上變得更合理,

原版的平安時代棋手藤原佐爲搖身一變成了南梁第一棋士褚贏。

這時候肯定有不少i橘子提問了,

“明明這兩個造型都很不錯,爲何非要突兀地沿用日式狩衣和妝容?”

這點也稱得上改編的無奈了,是日本版權方要求“一定要保留佐爲的造型”。

但值得注意的是將褚贏改編成“南梁棋士”也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

雖說褚贏是虛構人物,但設定裏他所侍奉的梁武帝蕭衍是真的癡迷圍棋👇

原作中曾在進藤光之前被佐爲“附身”的日本棋聖本因坊秀策,

到了劇版成了褚贏曾陪伴過的“小白龍”白子虯

這“白子虯”實際上暗暗呼應清代棋聖黃龍士。

在背景處理上,用九七香港迴歸呼應褚贏“迴歸”人間,

這種集體回憶頗具中國特色,代入感十足,

如果說“小時光買四驅車”代表8090一代的兒時回憶,

#麻煩學校門口小店老闆給自己預留玩具的操作大家都幹過吧……

那宿舍裏的《數碼寶貝》、《名偵探柯南》海報,

褚贏看《仙劍奇俠傳》,

這一點一滴的渲染,還原了我們熟悉的00年代,沒有脫節,反而更接地氣。

而在主線劇情上,在中日兩國有關院生制度設定、俱樂部簽約、國內職業聯賽等專業方面的差異,

劇版也都根據我國國情做了本土化處理。

當然不僅僅是本土化,劇版在細節的處理上也有考究。

劇中“秋蘭杯”的冠軍頭銜來自現實生活中的“春蘭杯”,

專業方面,角色在覆盤棋局時,將白棋反着放,

這點來自於專業棋手覆盤時試下棋採用的擺法。

連角色使用的道具手機都十分貼合人設,

在韓國留學六年的俞亮用的是三星翻蓋,

代表普通學生階層的沈一朗用的是可以“砸核桃”的諾基亞,

配合方緒富二代人設的,是摩托羅拉V70

#劇中設定時間段,還是翻蓋滑蓋直板機盛行的年代,這款確實比較“壕”

道具處理得如此細緻,也看得出製作的用心。

除了細節處理,還在原版競技主題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成長話題。

《棋魂》原作雖看起來爽劇設定,但實際上是踏踏實實的現實主義題材,

每一場棋局都是紮紮實實現實存在的“名局”,每個人物大多有背後的深意。

面對圍棋題材的侷限,劇版導演給出的策略就是在人物關係上深挖,讓競技題材更生動有趣。

劇版對羣像人物的刻畫,生活化,細緻鮮活。

各人各色,每個配角都有自己的棱角與故事。

前期最亮眼的配角何嘉嘉,桀驁不馴,

明明實力超羣,卻對圍棋“不屑一顧”。

其實根源來自兒時輸給俞亮後家長的責罵,讓他厭惡圍棋。

一直拿亞軍的他,在與同伴並肩作戰後,也重新找到追逐圍棋與勝利的意義。

也藉着配角的抉擇,討論了競技領域繞不開的“天賦與努力”話題,

在成爲真正的職業圍棋手之路上其實有很多無名者。

時光的發小吳迪,一直以來他都真誠地熱愛圍棋,堅持練棋多年,

可無奈天賦一般,還是得面臨學業與圍棋的抉擇,

不過圍棋可能放下了,但人生剛剛開始,與棋有關的友情、記憶不會消失。

即便有接受“資質差異”的心酸,也不能怨天尤人,因此耗費掉對圍棋的愛。

在追夢的路上,不僅有天分的“碾壓”,還要面對來自現實壓力的打擊,

超齡棋手龍彥的自我和解,也是追逐圍棋的一種姿態。

雖然因爲年齡限制無法成爲職業棋手,但真正的熱愛不會因爲這些名號而破滅。

劇中成爲職業棋手的角色,逐夢路上也並非都是坦途,

明明實力超羣卻幾次衝段都失敗的沈一朗也有“破罐子破摔”的時刻,

作爲同伴更是競爭對手的時光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給出鼓勵。

已經成爲職業棋手,白川、方緒除了提升自己的實力外,也各自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推廣圍棋。

關於這些配角的延伸不會讓人覺得多餘,也不會“偏題”,

因爲他們的核心都回歸到對圍棋的熱愛與追求上,也都代表着不同的成長。

正因爲有挫敗有遺憾有友情也有不同步伐的追求,纔是鮮活的人物羣像。

與原著基本上只圍繞競技處理人物關係不同,劇集版把人情味放大了。

但並不能說,這部劇就沒有瑕疵了。

首先是“燃系”競技動漫改編面臨的通病——怎麼“燃”?

第三十集展現圍棋“神之一手”確實夠燃,

禇贏打敗世界冠軍俞曉暘仍沒有領悟,最後竟由時光點破“神之一手”

當時光說出棋局漏洞時,褚贏隨後表情展現出的震驚、頓悟、千年的執念……

還有棋局特效的深意“即便是在技術上睥睨衆生的褚贏,面對圍棋的真諦,還是太渺小了”

這些處理,確實不少好評。

可是很多觀衆反映除了這部分,之前下棋的片段還是太過單調了。

#對,就這麼幹下……無休止的特寫……

不過橘建議可以學習《後翼棄兵》,分割畫面、多線進行……

還有,就是感情線的增加,

洪河和燦燦這段原著倒是還有隱隱約約的糖,

沈一朗和白瀟瀟純屬就是編劇“畫蛇添足”了,

沒有戀愛談真的不必要硬加……

胡先煦拍攝時長胖,導演都堅持讓他“平凡”一點,

怎麼在配角這裏非得硬塞糖呢??

#不過請導演放心,觀衆不會嫌棄時光俞亮膩味。就這種臺詞,大家早就在嗑“亮光”cp了

還有就是部分角色改編過大,總會有原著粉吐槽。

白瀟瀟的原型“奈瀨明日美”是實力較強棋手中難得的女性棋手,

即便屢屢落榜,也都存着一線希望去追夢,是真·事業型女性。

#到了劇版,多數劇情都是和沈一朗的感情糾葛,戲份是增加了,可難免會被吐槽“戀愛腦”……

原作的緒方精次雖同樣是富二代,

但爲人一本正經,屬於“平平無奇”的冷麪帥哥。

但是劇版來了個大反轉,改成了玩世不恭的“墮落浪子”

即便後期有轉折,也免不了部分原著粉表示“人物崩塌”。

#這點屬於見仁見智了,也有人比較喜歡浪子人設

作品的增刪改編,總會有不同的評價,

但總的來說,就目前的完成度而言《棋魂》已屬國產漫改的上乘之作了。

它想傳達的“圍棋的傳承”,

從褚贏和小白龍下棋時的小樹

到同時光“故地重遊”見參天大樹的對比,

也能夠感受得出。

這部問世有二十年之久的作品再度翻拍,

即便有人嘲諷有人不滿,有瑕疵有遺憾,

但所包含的精神還是能夠感染人心。

#也許就像導演說的,能夠傳遞些鼓舞就好了。

最後一句,各位有什麼“動漫初心”麼?評論區見!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