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跨境資本”分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會議主要探討橫琴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不斷深化、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加快等背景下,如何利用自身綜合優勢發展壯大境外資本市場與服務,幫助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科技創新、生物醫藥、文旅會展、跨境商貿等重點企業對接境外資本市場,並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隨着全球範圍內資本市場新能源版塊備受關注,對於新能源未來的願景,上海電力大學教授、澳大利亞國家技術科學和工程院院士施正榮詳細解讀了國家碳達峯及碳中和政策,分析了全球變暖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採用光伏、風能、氫能等新能源爲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做出切實可行的貢獻。

會上,施正榮教授就“新興經濟之新能源願景”作主題演講,與嘉賓們分享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資本市場的角度,施正榮教授解析了新能源行業仍處於低窪期,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展望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施正榮教授指出,隨着國家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十四五規劃”的出臺,以及國家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中國新能源產業各個方面都將會引領世界。

施正榮教授認爲,目前中國在各個新能源領域引領世界,並在今年已經實現了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的宏偉目標。中國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目標的關鍵在於能源結構轉型。施正榮教授認爲,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和鉅額的投資,中國將不斷提升新能源裝機比例,特別是光伏和風電裝機量。

此外,施正榮教授表示,未來氫能將成爲中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制氫及氫動力成爲新能源未來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在全世界範圍,新能源未來的發展將走向全球能源互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