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通川區圍繞建設“品質通川”、助推“達州創副”的奮鬥目標,以“抓項目促發展、強產業興未來”爲工作導向,立足“一軸兩翼七支點”戰略佈局,緊盯“3+2”重點產業,千方百計強招引、搶進度、求實效,推動促進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和民生實事項目落地開工、竣工投產,用項目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前往

通川經開區、東嶽鎮、復興鎮,

實地走訪瞭解項目推進建設情況。

通川經開區

傾力打造核心增長極

今年以來,通川經開區狠抓項目建設和精準服務,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走進四川大學(達州)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園項目建設現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由紅色方柱圍成的“盆”狀建築,這是該項目的展示中心,將用於展示各類入駐企業的加工產品;旁邊正在建設的三層建築是該項目的研發中心,其底層層高約6米。據瞭解,該項目是四川大學在省內唯一授權掛牌的農產品加工園區。集中發展川菜原輔料、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複合調味品等產業集羣,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川菜產業體系,力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特色產業發展示範園區”。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年利稅3.6億元,帶動就業5000餘人。其中一期佔地120畝,投資5億元,主要分爲農產品加工區、智能配送區和功能服務區。

“項目主要從事川菜系列的研發生產,並按市場需求進行優化完善,選擇落戶通川區主要是基於通川區的地域、交通及軟環境等優勢,其飲食文化結構也特別適合項目的發展。”據施工現場負責人石正平介紹,目前,該項目展示中心、研發中心主體建築已完成建設,其餘各項工作正按時間節點穩步推進,一期工程預計於明年5月完工,並將按照需求進一步規劃二期建設。

在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川式複合調味品生產基地,記者看到,平整的水泥道路直通廠房,灰色的大理石外牆,倒映着藍天白雲的玻璃窗,讓這個兩層高的生產廠房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據瞭解,該項目由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建設年產8000噸的川式複合調味品加工生產線,包括半固態醬料生產線和固體粉料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2.5億元,年利稅4000萬元,帶動就業200餘人。

“我們項目以生產火鍋底料、調味包、醬料等產品爲主,面向商家和家庭提供更加便捷的產品,因爲是本地企業,所以從用工到原料選用我們都儘量就近取材。”據該項目現場負責人黎平介紹,該企業已通過部分產品代加工,併成功與成都多家企業開展合作,鋪設銷售網點,進行網絡預售,同時加強線上線下的推廣宣傳。目前,該項目一期道路、辦公樓、廠房等均已完成建設,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年底可實現投產。

中國供銷西南冷鏈物流達州基地項目,是由四川省棉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已納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2020年投資計劃。目前,雷仕商貿糧油加工、藍之美農業科技及老鄰居川東北配送中心、中糧集團等企業意向入駐。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50億元,年利稅2.5億元,帶動就業1000餘人。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數輛挖掘機正加緊作業,載滿泥土的大卡車陸續駛出工地,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據通川經開區規劃建設股股長唐玉林介紹,目前該項目正按時間節點,進行平場、內部道路建設等前期工作。

東嶽新型工業集聚區

轉型發展提速增效

在通川區東嶽鎮新型工業集聚區內,各施工企業正開足馬力建設生產,形成了“一批項目簽約、一批項目開工、一批項目建成投產”的火熱發展局面。

“帝泰克”淺灰色的方形建築外牆上,銀灰色的Logol熠熠生輝。高大的廠房以灰色爲主色調,顯得簡約大方、科技感十足。廠區內,各廠房間是大片的翠綠草坪,僅用步行道貫穿聯接;廠房內,智能化數控機牀整齊有序地分區排放,技術人員頭戴安全帽,有的在操作數控機牀進行零部件加工,有的在對加工好的零部件進行測量。

據瞭解,帝泰克管道檢測設備項目於2018年入駐通川區,主要爲國內外石油天然氣長輸管線提供檢測設備,應用漏磁和超聲波等多種技術手段檢測管道的走向、變形、腐蝕、裂紋、管道環境等關鍵數據,以避免不必要和無計劃的管道維修和更換,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億元,預計年產值3億元左右,年可創利稅500萬元。

“該項目一期建設已初步完成,已按計劃於今年9月正式投產,目前正在生產管道檢測設備零部件。”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項目將對生產的檢測設備零部件進行組裝,並計劃於今年底完成牽拉試驗場地搭建。

在鴻丙節能建材廠房內,工作人員操作着智能數控機牀忙碌作業,運輸工人們駕駛工程叉車,滿載着生產好的新型建材往來穿梭。廠房外的空地上,堆砌整齊的建材隨時準備運往各地。該項目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億元,利潤1200萬元,新增稅收1000萬元,新增就業人員450人。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運行正常,產品既可滿足通川區本地需求,還銷往渠縣、萬源,及陝西安康等地。

通川區亞飛鋼化玻璃門窗不鏽鋼管生產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主要生產門窗玻璃、中空玻璃、裝飾裝潢玻璃等各類產品,產品多用於建築業,擁有兩條全國領先的自動生產線,可實現日產鋼化玻璃3000平方米,提供就業崗位300餘個,實現年利潤2000萬元以上。

記者看到,該項目生產車間內擺放着形式各樣、大小各異的玻璃產品,工作人員正操作儀器對玻璃進行加工。據瞭解,該項目已建成5個生產車間,採取流水線作業,玻璃的生產和裝卸全部依靠智能化機械設備,生產工藝進一步提檔升級。據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企業的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狀況良好,產品供不應求,依託於智能製造企業效益也有提升,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產品遠銷成都、重慶、陝西等地。

復興商貿物流園區

現代商貿加速崛起

通川區復興現代商貿物流園區狠抓項目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天馬復興汽車貿易、華美立家福森國際建材家居博覽市場、亞鑫市場遷建等項目加快建設,現代大型商貿物流新區吸引力日漸增強。

復興汽車產業園天馬汽車城於2019年7月正式開園,作爲通川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擬建成集汽車銷售、配件供應、車輛維修、性能檢測、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和快速賠付等爲一體的汽車產業園。據瞭解,天馬汽車園區現有4家公司投入運營。據天馬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通川區政企聯動促銷、羅浮廣場車展等活動的促銷帶動下,銷售量相較於去年增長130%,銷售額增長140%。目前園區內二手車市場、機動車檢測站等各項建設進展順利,該集團將進一步增強造血功能,加強園區的商業聚集效應。

達州新能源汽車文化特色小鎮項目擬規劃建設以科技與人文並存,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和休閒農業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小鎮。據該項目工程部負責人李敬介紹,項目一期建築主體已全部完工,綜合展示廳正加快建設,各招商企業計劃明年初進場。

福森廣場項目擬建成集川東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建(飾)材家居總部旗艦展示體驗基地、輻射川渝陝的大型配送中心、公園式休閒商業綜合體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建成運營後,可容納1000餘家企業及商家入駐,年交易額可達20億元,年利稅額1億元,爲社會提供就業崗位8000餘個。

據華美立家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自洪介紹,一期商業“精品家居館”已正常營運、二期商業“華美立家建材家居生活廣場”已於今年5月22日盛大開業,三期、四期項目正加速推進,目前共有108家國家級品牌入駐華美立家,將進一步深化與各廠家商家的合作,給廣大市民帶來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

亞鑫市場遷建項目佔地250畝,市場規劃建設有石材加工裝飾、管材、建築材料等5個專業市場,經營涵蓋10大類逾萬種商品,立足於打造秦巴地區最大的石材加工交易市場。建成後,可實現年銷售額3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已達到商業自持率100%、招商入駐率100%,引進的先進內循環系統,可實現廢水、廢渣100%集中處理。目前,定租面積超1000平方米的商家有52家。項目預計明年可正式建成投運,產品將主要銷往達州周邊縣市和巴中、萬州、南充、重慶以及陝西安康、漢中等地。

川東北電商快遞分撥中心,系國家郵政管理總局、國家交通運輸部、國家商務部在全國佈局的第44家快遞二級分撥中心、省市重點快遞物流園區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爲全國快遞川東北地區最大“編組站”,負責區域內快件的分解、轉運、分撥工作,能大幅提高快件中轉時效,使達州快件與成渝一線城市看齊,進出快遞提前一天送達。可實現年快遞快件及城鄉配送能力2.8億件。目前,已建成的3條自動化快遞分揀線已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

“曾經快遞進出達州,都要先去南充或重慶分揀,現在則不用了,目前一期共建設有3條分揀線,每條每小時可分揀2.4萬件,每天可分揀300萬件,使得包裹進出達州的時間可以縮短1天。”達州市快郵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郭雲濤告訴記者。

大浪奔湧逐浪高,蓄勢揚帆破浪行。通川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藉助項目建設這一強大引擎,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處處呈現出一派聚力攻堅、快速推動項目建設的火熱場面,在加快建設“品質通川”、助推“達州創副”的路上奮勇向前。

記者 | 曹芮銘 胡楊

編輯 | 趙尋

責編 | 潘丹

值班編委 | 付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