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又漲瘋了,海外A股雙雙開啓“飆車”模式。

今天上午新能源車概念早盤拉昇走強,多股漲停,造車新勢力小康股份更是7天6板,股價一路攀高,期間市值增加超百億。

而隔夜美股新能源板塊同樣表現強勢,紛紛創收盤新高。其中,特斯拉漲6.5%,中概股三大“造車新勢力”兇猛,小鵬汽車漲近34%,市值一舉超越A股曾經的汽車老大上汽集團,理想汽車漲超14%,蔚來漲超13%,與比亞迪市值僅一步之遙。

新能源概念掀漲停潮

週二早盤,11月24日早盤,汽車整車板塊活躍,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多數高開,盤中持續拉昇走強,小康股份開盤再度一字漲停,北汽藍谷隨後也漲停,溫州宏豐、廣安愛衆、銀寶山新、亞星客車也站上漲停板,江淮汽車漲超6%,比亞迪、亞星客車、長城汽車等紛紛跟漲。

截至午間收盤,小康股份一直維持漲停模式,當前股價漲9.98%報17.85元/股,半天成交額3.75 億元,換手率2.25 %,漲停板封單超14萬餘手,最新總市值225億元。

其它新能源汽車概念個股而言,截至午間收盤溫州宏豐、廣安愛衆、銀寶山新、亞星客車均未打開漲停,特銳德上漲11.73%,天齊鋰業打開漲停,半個交易日上漲9.65%,北汽藍谷漲超8%。比亞迪大漲近3.7%,市值再破5000億元大關。

新能源車ETF一度大漲3%,截至午間收盤漲幅收窄爲2.02%。

今年以來,隨着疫情影響逐步消退,車企產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強勁。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車指數漲幅達到67%。

就下半年來看,新能源整車指數下半年累計上漲68%,其中長城汽車7月以來股價累計上漲2.5倍以上,比亞迪、福田汽車均走出翻倍行情。

又一造車新勢力誕生?

小康股份7天6板

顯然,小康股份成了近期各路資金追捧的對象。

小康股份近7個交易日已錄得6個漲停板,期間股價累計漲幅高達81.52%,市值增加101億元。

根據昨日的龍虎榜顯示,多家知名營業部上榜。

如果從本月初的低點8.4元算起,小康股份11月內市值已翻倍。

尤其是11月23日,小康股份更呈現加速上攻態勢,當天完成“一字漲停”,收盤時,漲停板上還有10萬手買單排隊等待着入場。

值得一提的是,連風險提示公告都阻擋不了該股漲停。

在6天5漲停後,小康股份於11月23日晚間披露風險提示性公告,稱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並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但同時小康股份也強調,首先自己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事項尚需中國證監會的審覈,能否獲得覈准存在不確定性;其次,今年下半年公司着力推進旗下賽力斯SERES品牌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由於市場競爭格局和未來市場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存在銷售不及預期的風險;另外,公司控股股東以其持有的公司部分A股股票爲標的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該等可交換公司債券目前已進入換股期。

有分析表示,日前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及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激勵措施》,對新能源板塊是政策利好。

小康股份雖整體欠佳,但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較好,今年前10月,其新能源汽車銷量14437輛,同比增長187.76%。

小康股份這輪大漲背後,與旗下的賽力斯新能源汽車有關。

11月17日,原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副總裁、汽車行業分析師餘海坤在微信朋友圈稱,已從中信建投證券離職,告別近4年的賣方研究從業生涯,加入小康股份,全面負責旗下金康新能源賽力斯SERES的研產供銷工作。

餘海坤在朋友圈表示,“賽力斯是增程式電動車的先行者和技術領先者,依託母公司多年造車經驗和中美兩地的佈局,具備非常強大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賽力斯早在5年前開始投入增程式電動車(EVR)的研發,目前第一款車SF5(EVR)已經經過充足的內部驗證,開始逐漸交付到終端客戶。”

這條朋友圈發出之際,小康股份的股價當天再度漲停,連續錄得兩個漲停,報收於11.88元,總市值150億。

11月17日,小康股份迎來的另一個利好消息是,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十三五”聚焦巡禮欄目中,報道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將鏡頭聚焦重慶海關和小康集團進出口業務,小康股份的汽車業務再次受到關注。

隔夜美股新能源汽車大漲

小鵬汽車漲近34%

不僅A股新能源車板塊狂歡,美股同樣暴漲。

美股週一收高,道指漲逾320點。大型科技股走低的同時,新能源車個股表現搶眼。中概股三大“造車新勢力”兇猛跟漲,中概股小鵬汽車大漲33.92%,股價首次站上70美元大關,理想汽車大漲14.48%,蔚來汽車大漲12.45%,均創收盤新高。三股昨夜市值累計增長265億美元,以最新匯率計算,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

據證券時報e公司,小鵬汽車最新市值高達519億美元,合人民幣約3425億元,超越A股曾經的汽車老大上汽集團;蔚來市值達7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40億元,與比亞迪市值僅僅相差不到100億元。

11月以來,理想汽車短短16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已高達2.72倍,理想汽車和蔚來期間漲幅也分別高達116%和82%。

另外,昨夜特斯拉特斯拉盤中大漲7.55%報526美元,市值總市值一度超過5000億美元。截至收盤,特斯拉漲幅回落至6.58%報521.85美元,總市值爲4946億美元。

隨着公司股價大漲,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財富也大幅增加,盤中其財富一度增至1280億美元,超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1277億美元,成爲全球第二大富豪。

拉長時間線來看,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累計上漲約400%。

新能源汽車利好消息不斷

消息面上,近期新能源汽車不斷受到利好刺激。

11月初,國常會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將從技術創新、制度設計、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步伐。

11月18日的國常會上再度聚焦汽車消費,提出要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各地增加號牌指標投放。此外,海口、合肥、湖北等地也紛紛出臺各項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和相關產業鏈建設。

目前,上海正在研究制定地方鼓勵辦法。2018年上海發佈《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辦法有效期爲2018年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據國家到2022年底對新能源汽車總體支持的政策要求,上海到2022年底將繼續給予新能源汽車免費專用牌照。

11月19日,合肥市政府發佈《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過千億,整車產能達到100萬輛,成爲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車企業績大幅回暖

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16萬臺,同比增長113%。今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爲87萬臺,同比下降8%,降幅收窄。

華泰證券分析認爲,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轉正主要原因在於上海、北京等地區推出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及以特斯拉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推出了智能化程度強、用戶體驗好的新能源車產品。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回暖帶來相關車企業績大幅回暖。

以龍頭比亞迪爲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1.94%和116.83%。蔚來、理想、小鵬等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公司均已發佈三季報。財報顯示,三家公司毛利率均已轉正,且汽車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其中,第三季度,蔚來交付汽車12206輛,同比增長154%,創歷史新高。

2020年三季報中,新勢力車企分別披露了各自在車型潛力、毛利率轉正、突破盈利拐點方面的預期,以及自動駕駛領域的戰略佈局。

據統計,目前已有10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發佈了年報的業績預告。從業績預告增長幅度來看,有7只股預告淨利潤同比翻倍,分別是天賜材料、當升科技、雅化集團、江鈴汽車、比亞迪、得潤電子和多氟多。

機構:新能源汽車

將在2021年進入高增長時代

東吳證券認爲,新能源汽車將在2021年進入高增長時代,並有望成爲2021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隨着需求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供給端車型數量、質量的提升,中性情景假設批發銷量有望達166萬輛,樂觀情景假設批發銷量預計達204萬輛。

華泰證券預計,2021年是大衆MEB和特斯拉ModelY國產化元年,造車新勢力將直面特斯拉、大衆及自主品牌競爭,進入大規模放量期,整個電動車消費結構順勢由營運主導向需求主導轉換。該機構建議關注兩方面機會,一是市值高企的新勢力將拔高國內整車估值中樞,二是持續上量的造車新勢力將帶動配套汽零廠商業績上行。

投資機會方面,滙豐晉信低碳先鋒、智造先鋒基金經理陸彬表示,從當前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來看,新能源行業可能是未來10年的黃金賽道,但他也提到要注意新能源行業是風險和機會並存的。

“結合目前行業基本面和估值來看,新能源行業投資性價比已經有所下降。新能源行業基本面右側加速向好,在新能源產業鏈公司估值合理或者較高的背景下,將以投資”新能源“行業爲本,同時結合基本面和估值的動態策略體系做適當的行業輪動,輪動的行業聚焦在投資性價比更好的‘中游製造業’,力爭通過主動組合管理來降低波動率,捕捉‘中游製造業’的投資機會。”陸彬說道。

嘉實基金製造行業投資總監姚志鵬表示,從三到五年的時間維度看,在整個行業處於快速增長期,各個環節的主要龍頭企業或將受益。因爲這一階段解決的是供給不足的問題。但是,站在更長的時間視角看,所有產業鏈短缺結束後,新能源汽車產業變爲傳統產業時,就需要找到產業鏈中最重要、最容易形成壁壘的環節,並選擇其中的優質企業進行投資。姚志鵬直言,作爲資源品行業,一旦出現稀缺或者價格異常,一定會有新的技術出來。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機會,關鍵看考察的時間維度,以及你在什麼階段看重什麼環節。

賣方看好新能車黃金十年

近期機構扎堆發佈2021年策略和行業研判,對於新能源汽車未來的走勢多數機構持堅定看好的態度。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當前仍處於第五輪汽車產銷週期上行的初期階段。本輪內需修復來源於疫後經濟復甦,消費回暖。隨着後續內外需復甦的延續,乘用車銷售數據的持續向好,汽車行業佈局正當時。

本輪內外需復甦背景下有兩條主線值得挖掘:

(1)隨着後續復甦向三四線城市的進一步擴散,二線車企龍頭銷量有望超預期;

(2)外需復甦拉動汽車零部件業績高增,後續疊加海外庫存低位需求復甦,零部件細分存在持續高增長並超市場預期的可能。

國海證券認爲未來5至10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遷和龍頭崛起的黃金十年。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趨勢不可逆轉,從傳統機械硬件定義汽車轉向軟件定義汽車,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重要載體,其意義重大。汽車產業變遷將伴隨產業鏈的價值轉移,重視前段研發設計、技術升級與後端軟件溢價,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處於百花齊放電動化 3.0 時代,全球供應鏈細分龍頭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國海證券建議從四大方向進行佈局:

1)具有顯著產業優勢的細分龍頭:寧德時代、恩捷股份、新宙邦、億緯鋰能、先導智能、璞泰來、贛鋒鋰業等;

2)困境反轉後步入中長期成長的優質細分龍頭比亞迪、當升科技、欣旺達等;

3)受益於行業復甦供需格局顯著改善,其產品價格有望持續上行的六氟磷酸鋰/溶劑/電解液產業鏈:天賜材料、新宙邦、石大勝華、多氟多等;

4)困境有望反轉且具有較大預期差的標的:杉杉股份、星源材質、孚能科技、諾德股份、容百科技、北汽藍谷等。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