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雲

“看着我們村越來越有人氣,在農場務工的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我更加堅信,回村創業,是我最正確的選擇!”11月14日,在曾都區北郊烽火山村心願開心農場,獲評“全國鄉村文旅能人”的王天臣堅定地說。

1981年出生於烽火山村的王天臣,中專畢業後外出闖蕩,事業小有所成。2016年返鄉創業,在烽火山村修路、清河道、平整土地、建大棚,種花種果蔬養動物,打造花園式生態餐廳,開墾“心願開心農場”,以創業實現再就業。

截至目前,王天臣在烽火山村共投入2300多萬元,流轉土地580畝。農場定位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爲主,以農業種植爲輔。豐富珍稀的蔬果品種、優美的生態環境,讓農場第二年便迅速走紅,成爲市民鄉遊的網紅打卡地。

採購蔬菜的貨車、建設農場的機械、遊客自駕的私家車等一輛輛開進烽火山村,休閒鄉遊的市民、研學旅遊的學生等一批批來到農場,曾經無人問津的小村莊被激活了!

農場吸納30多名村民長期在此務工。在蔬菜大棚內,67歲的村民王長蘭正在鋤草。農場開墾之初,她就和老伴過來做工了,兩人每月工錢加起來4500多元。“我們年紀大了,去外面打工人家也不要。在農場做活,比以前種田強多了!”王長蘭爽朗地笑着說。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王天臣果斷調整思路,將農場10個智能溫室大棚七成改種黃瓜、青椒、茄子等普通蔬菜,並新增了27個蔬菜種植大棚。“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依然是朝陽產業,改種普通蔬菜只是特殊時期的權益之計。”王天臣介紹。

當天,在溫室大棚內看到,黃珍珠水果小番茄部分已成熟,即將進入採摘期。“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逐漸趨穩,農場的採摘、研學、戶外拓展等也將於本月啓動,以前的管理員團隊也已經陸續迴歸農場了。”王天臣說,農場的發展規劃不變,自己對生態休閒農業的初心不改,“尤其是看到村子和村民生活的變化,更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有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