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叫做【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大致意思呢,就是說陝西的地下埋藏着非常豐富的歷史文物,我們常聽到一些盜墓小說當中寫道【八百里秦川,十萬古墓】,山西是中國的陵墓大省,民間有七十二陵的說法,包括西漢十一帝陵,唐十八帝陵和千古帝皇秦始皇陵等等。

三秦大地多古墓可以說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了,而作爲省會城市,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更是如此。都說西安挖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就像傳奇的西安地鐵2號線,在建造地鐵的時候,發現並清理57處文物保護區,古墓130餘座,出土器物200餘件,前後跨越2000多年曆史。所以說地下文物看陝西這句話真實不虛。

而山西,與陝西一樣歷史悠久的省份,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長達三千多年,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所謂地上文物看山西,那是因爲山西省內的古建築衆多,有“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稱號,有數據顯示,國內元朝以前的古建築,72%以上都在山西,中國現存的三座唐代完整樑架結構的“木構建築”也是都位於山西省(佛光寺東大殿、南禪寺正殿、廣仁王廟,還有半座是河北省正定的開元寺鐘樓,有一半是仿唐的有一半是真唐的)。山西共全國重點文保單位452處,其中有369處都是古建築,名不虛傳呀。那麼山西都有哪些知名的古建築呢?

應縣木塔

也就是釋迦塔,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建於遼清寧二年,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塔內供奉着兩枚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與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並稱爲世界三大奇塔。位於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當你邁過寺廟的大門的時候,就能夠看到一座高聳的木塔映入眼簾,讓你感受到釋迦牟尼的尊嚴。塔下綠樹成蔭,半空中時不時有鳥兒飛過,可惜的是現在已經不讓登上塔樓,只能進入木塔的一樓。

懸空寺

又名玄空寺,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始建於北魏後期,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是北嶽恆山十八景的第一勝境,就在大同市渾源縣恆山腳下,入選《時代週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在寺廟下有一巖壁,上書“壯觀”二字,是唐開元年間,詩仙李白瀏覽了懸空寺後所寫。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築之奇,結構之巧都堪稱一絕,在寺對面看此寺感覺太險,而身在此寺望四方卻會覺得太壯觀。

晉祠

也就是晉王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祠堂。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從西周時期到新中國成立,晉祠一直在建設,歷經千年,祠內的建築有中國各朝代自己的建築風格特點,既是一個單體建築,又有自己的序列。祠內有建於宋朝的聖母殿,中國現存最老的木質盤龍雕柱,位於聖母殿與獻殿之間的魚沼飛樑這古建三絕;也有千年古木周柏唐槐,聖母殿的中央的“邑姜”像,出自斷岩層,終年湧水的難老泉此等晉祠三絕,是宗祠祭祀建築與自然山水的完美結合體。

五臺山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亦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大概在東漢時期,佛教就在五臺山建寺,在南北朝和唐朝時期高速發展,在唐德宗時期人數多達萬人,印度、日本、朝鮮等佛教徒都來此朝拜。五臺山現存完整宗教活動場所86座,佛像數量多達30000餘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

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是佛教傳入中原後,第一次大規模興造的皇家石窟寺的產物,大致是開鑿於北魏文成帝時期,耗時六十餘年,打造出了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羣(之一)。現存洞窟252座,造像50000餘尊,受到了較爲嚴重的自然風化和人爲破壞。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工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外,山西還有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大同九龍壁、洪洞廣勝寺飛虹塔、解州關帝廟、黃河鐵牛、五臺山南禪寺、大同華嚴寺天宮閣、蒙山大佛等諸多古代建築值得我們去看看,還有刀削麪、剔尖、貓耳朵、餄餎、燒麥、醬肉、桃酥等等諸多的特色小喫等着我們去品嚐。

圖: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文:悠然布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