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東、拼多多、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最新財報分析指南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硝煙未散,各大電商就爭相公佈千億戰報相比,以下包含京東、拼多 多、阿里、騰訊最新財報解析。

一、京東財報解析

11 月 16 日,京東集團公佈了其截止 9 月 30 日的 2020 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京 東集團該季度營收 1742 億元,同比增長 29.2%,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爲 56 億 元,同比增長 80.1%。京東的雙 11 比 618 表現更好,是因爲從消費端來看,消費者在年 底增加了支出;從供應端來看,品牌商在年底受疫情影響更小。

多個奢侈時尚品牌三季度在京東正式開店,包括意大利奢侈男裝品牌傑尼亞、法國時 尚之家 Balmain、奢侈箱包品牌 Rimowa、日本傳奇設計師品牌山本洋司、法國服裝品牌AMI Paris 和意大利球鞋品牌 Golden Goose Deluxe 等等。

京東物流方面,截至今年 9 月,京東物流運營超過 800 個倉庫,覆蓋總建築面積約2000 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京東物流開放倉庫平臺下管理的倉庫空間。今年 9 月,京東物流 與食品飲料公司雀巢(Nestl)共同發起天津大型智慧倉儲配送中心。

雲服務方面,今年 9 月,京東雲&AI 成爲中國三大展會平臺之一的 2020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洽談會(CIFTIS)的官方技術服務商。前不久,劉強東扔了個重磅炸彈:京東地下膠 囊物流系統取得重大突破。地下膠囊物流系統就是在地下建造一套物流運輸網,與地面上的前端倉儲和終端配送環節打通,將物流運輸系統由地面轉到地下去。

京東在雲計算、物流、大數據等“新基建”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已經接近完成,建立了一套高效的電商運營系統,這已經成爲京東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2、大商超:將成京東第一大品類

截至今年 9 月,京東集團的年度活躍客戶賬戶爲 4.4 億,較去年同期的 3.3 億同比增 加了 32.1%,增長了 1 億多。京東 CFO 許冉稱,京東已經驗證了京東 B2C 的商業經營模式,將來會繼續探索以及實驗這個業務領域的不同的商業模式,包括一線和低線城市。

京東生鮮:在 11 月 4 日的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峯會上宣佈,將在 3 年內孵化 10 個銷售 過億的餐飲品牌並打造出 500 億以上的餐飲零售市場。11 月 6 日,京東華中首家七鮮超市 (7fresh 超市)將在光谷保利廣場開業。京東方面稱,武漢作爲華中區的核心拓展城市之一,未來將繼續落地新店。

京東集團收入構成七鮮超市除了線下,線上手機下單,3 公里內最快 30 分鐘送達。

京東官方大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小時達業務成交額同比增長超 50 倍。截至 11 月 4 日,京東已通過京東到家在 328 個城市打造了 1 小時生活圈,與超 570 家連鎖商家達成合作。11 月 4 日,京東攜手京東到家,與沃爾瑪、永輝、步步高、山姆、七鮮、 京東便利店、見福等商超便利品牌推出商超便利超級合作伙伴計劃,打造線上線下私域公域流量循環的全域營銷生態,全面助力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

3、底層支撐:智能高效供應鏈

根據財報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9 月 30 日,京東體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員工

總人數超過 32 萬人。其中上市公司部分除兼職人員以及實習生外約有 28.4 萬名員工。今 年疫情以來共新增了 6 萬名員工,同時還通過產業鏈間接帶動全國就業人數超過 1800 萬。

圍繞供應鏈做延伸、拓展是牽動着京東未來效率提升和營收結構變化的重要轉折點。在京東的智能供應鏈系統中,涉及到了銷售計劃、銷量預測、庫存計劃、採購計劃到物流產能的全流程協同。商品可以在這套系統的調度之下,從區域物流中心部署到前端物流站 點甚至門店。目前僅京東自營就運營超500萬個SKU的商品和超800個倉庫,京東的存貨週轉速度已經縮短至 34 天。作爲全球零售業週轉速度標杆的 Costco,只管理 3700 個左右的SKU,其庫存週轉天數是 30 天左右。商業創新拼的是效率,低效的物種被革命,高效的物種佔領世界。

京東,作爲一個高效的電商運營平臺,底層起支撐作用的高效的智能供應鏈系統。除了存貨週轉之外,京東在應收賬款週轉率和應付賬款週轉率上都將至新低,應付賬款週轉天數從去年第三季度的56.6天下降至49.2天,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從3.2天下降至2.8天,同時自由現金流也從去年第三季度的 156 億增加至 302 億,京東打造了一套更爲健康的資金流 系統。

二、拼多多 Q3 財報簡析

抓住最廣大人羣的消費痛點,提供最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不論是農村包圍城市,還是“擊穿底價”的 iPhone12 真香,已經殺進“北上廣”的拼多多,用實踐證明了“拼多多模式”是行得通的。而高速增長的拼多多,正在往全品類零售平臺進化,完善自身生態圈,做 滿足中國最廣大人羣性價比需求的新電商平臺。“天天都過‘雙十一’的拼多多,目光已經 看向中國廣闊的產業帶和無數的中小製造商。那裏,是中國製造和智造的下一個藍海。

11 月 12 日,拼多多發佈的 2020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 Q3 實現營收 142.098 億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89%,全面大幅超市場預期。這是陳磊接任 CEO 後的第一個季報,也是3拼多多上市兩年後的首份盈利季報。

第三季度拼多多 APP 的用戶總時長達到 5310 億分鐘,較去年同比增長 101%。在第三季 度,拼多多用戶使用時長已經佔據中國所有電商服務平臺用戶總時長的 41%,較二季度的 34%大幅提升 7 個百分點。

正確的“貨找人戰略”也是拼多多快速佔領市場的原因。拼多多形成獨立 APP,完成用 戶沉澱之後,延續貨找人的邏輯,根據特殊人羣需求,迅速搶佔市場。

另一方面則源於拼多多的社交裂變流量效應。其最初是通過“砍一刀”爲核心觸發社交裂變,隨後還增加了秒殺、清倉、補貼以及遊戲等玩法。

數據顯示,從百億補貼方式看,拼多多主要通過現金補貼品牌方。相比而言,拼多多在產業帶商品上更具備資源、運營經驗與能力,同時平臺上更爲下沉的消費者羣體也會使得產業帶商品在拼多多上的曝光度和回報率更高。

l 拼多多 VS 阿里

平臺年活躍數據:買家數達 7.313 億。2019 年同期的數據是 5.363 億,一年淨增長

1.95 億。這個數據已經幾乎逼平了阿里。阿里巴巴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是 7.57 億。下一個季度,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大概率會超過阿里。

月活數據:Q3 月平均活躍用戶 6.434 億,同比增長 50%。這個數據,估計會讓阿里非常鬧心。有人說,阿里的月活躍數據是 8.81 億呢,這不是還差很多呢麼?

從這個數據看,拼多多月活躍數據可能也已經超過阿里了。理由是,阿里從不強調自己的季度內是不是平均月活躍數據,即使我們忽略這種文字遊戲,更關鍵的,阿里的月活躍數 據,是不去重的,因爲阿里移動端有多個 App:淘寶、天貓、淘寶特價版、閒魚、盒馬......

這其中,淘寶特價版已經衝到 7000 萬月活,閒魚呢?官方沒對外公佈過月活躍數據,但是,有日活數據可以參考:截至 2020 年 7 月,閒魚總用戶數已經超過 2 億,日活躍用 戶超過 2000 萬。這意味着,閒魚至少也有大幾千萬的月活。去掉這些「流量型」的 App,淘寶和天貓的總月活,即使不去重的話,可能也沒有拼多多的 6.434 億高。

用戶追平阿里之後,是不是就沒增長空間了?

如果看用戶增長空間,阿里的天花板倒是近在眼前。微信有 12 億月活,而拼多多才 6 億多,這也意味着,拼多多還有很大的用戶轉化空間。而阿里即使淘寶特價版月活已經有 7000 萬,單季度增長了幾千萬,然而,總的用戶活躍只增長了 700 萬,從 8.74 億到 8.81 億,這說明了什麼?原因何在?財報中沒有說。不排除手淘和天貓活躍用戶可能下降了,特 價版的用戶一部分可能是來已有用戶羣體。

三、阿里巴巴最新財報解讀

根據財報,阿里巴巴實現營業收入 1550.59 億元,同比增長 30%,市場預期 1547.4 億

元人民幣。實現 Non-GAAP 淨利潤 470.88 億元,同比增長 44%,市場預期 385.05 億元。阿里巴巴的營業收入和 Non-GAAP 淨利潤雙雙超過市場一致預期。阿里巴巴的業務錯綜複雜。

1、核心商業

阿里巴巴核心商業營收爲 1309.22 億元,同比增長 29%。核心商業包括中國零售商業(天 貓淘寶, 盒馬銀泰等新零售,天貓超市,天貓國際),全球零售商業(速賣通和 Lazada、Trendyol),中國批發商業(1688),跨境及全球批發(alibaba.com),菜鳥,本地生活服務(餓了麼,口碑),和其它...

分項來看,來自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爲人民幣 954.70 億元,同比增長 26%,其中,來自於客戶管理的收入增長了 220%,而來自於新零售和直營業務(包括進口直營、天貓超市、盒馬和銀泰)收入 261.32 億元,同比增長 44%,主要歸功於天貓超市和盒馬在內的直營業務的貢獻。

除了中國零售商業之外,跨境服務增長強勁——跨境及全球零售、跨境及全球批發營收 分別增長了 30%、44%。菜鳥物流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了 73%,主要得益於快速發展的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業務所帶來的單均收入的上升和已履約的訂單量的增長。本地生活服務收入 88.39 億元,同比增長 29%,主要是因爲單均收入的增長。

總的來說,阿里巴巴核心商業業務,以淘寶、天貓爲代表的淘系電商是基本盤,新零售、跨境零售、跨境批發、菜鳥、本地生活服務等多點開花。

2、雲計算

該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實現收入 148.99 億元,同比增長 60%,來自互聯網、金融及零

售行業的客戶收入增長共同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高速增長。同時,該季度雲計算業務的經調整 EBITA 虧損爲 1.56 億元,去年同期爲 5.21 億元。經調整 EBITA 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6%改善至-1%。可見,隨着規模效應,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即將實現盈利。

四、騰訊 Q3 財報簡析

騰訊這一季的財報,說實話有些平淡,沒看到太讓我感興趣的信息,尤其是提都沒提微

信視頻號。沒提當然不是因爲做得還不夠好,可能是這個時間比較敏感,所以一份中規中矩的財報就足夠了。

騰訊還是很賺錢,很賺錢。季度收入 1254.47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29%,淨利潤 323.03 億,同比增長 32%。

主要的用戶數據:微信合併月活躍超過 12 億,同比增長 5.4%,海外市場的波折,對微信的影響也可以說微乎其微。QQ 的活躍用戶還在下降。似乎騰訊也找不到讓QQ增長的好辦法,雖然騰訊對 QQ 有極深的感情。

收入構成上看,增值服務的佔比在上升,這一季度遊戲收入同比雖然大增,414.22 億佔總收入比也還是 33%。

網絡廣告的佔總營收比例下降則是個壞信號。騰訊廣告業務這幾年做得一直不怎麼樣, 有增長,但增速緩慢,而市場的大盤,幾乎都被字節跳動分走了。近日消息,字節在今年的廣告收入有望達到 270 億美元。

企業微信日活同比增長 100%,騰訊會議用戶超過 1 億,這是財報中的兩個亮點。騰訊 會議發佈 200 多天用戶數就過億,有可能會入選年度「名品堂」,前提是視頻號繼續保持當前的低調。當前員工數 77592 人,上一季度末員工數 70756。看來真的新招了不少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