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嬰幼兒痢疾的方法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菌痢的主要表現是發燒、腹瀉、大便膿血,伴有腹疼,重者可出現脫水、休克、抽瘋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菌痢的發病是由於痢疾桿菌隨污染的飲食經口進入胃腸後,在腸道大量繁殖,釋放毒素,引起腸道的炎症病變。同時,毒素的吸收引起發燒、全身不適等症狀。如果毒素首先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就會引起腦中毒症狀,病人抽瘋、昏迷、血壓下降 ……這就是中毒性痢疾。

預防痢疾,一定要做到: 1)大便後、喫飯前給孩子洗手,並養成習慣,最好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以防手上的致病菌隨食品入口。(2)生喫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乾淨、消毒。(3)腐爛變質、不新鮮的食品一定不給孩子喫。(4)孩子的餐具要專用並經常消毒。(5)如果家中有人得痢疾,應注意隔離,避免傳染給孩子。

如果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按醫囑服藥,千萬不要喫兩次藥覺得腹瀉好一些了就自行停藥。最好在服藥3天后複查大便,使常規檢查正常後再服23天藥。一般療程爲7天。除用藥之外,還要注意適當休息,喫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孩子高燒,可服用退燒藥和物理降溫。若發生中毒性痢疾,則應住院治療。

預防幼兒肘部脫位的方法

1歲半以上小兒活潑好奇而且好動,經常出現肘部關節的損傷,尤其易發生小兒橈骨頭半脫位。因爲小兒時期肘關節囊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橈骨頭半脫位。

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時,動作過猛,孩子不聽話,大人突然用力地牽拉均可造成脫位。如果出現過一次肘關節脫位,很容易再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形成習慣性半脫位。

橈骨頭半脫位以後,孩子立即感到疼痛並哭鬧,肘關節呈半屈狀下垂,不能活動。到醫院復位後,疼痛自然消失,可以抬肘拿東西。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