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看到《甄嬛傳》中那個皇帝給允禮和浣碧賜婚的這個橋段時,不知大家有沒感覺怪怪的不舒服?果郡王瓔珞中的小像明明已經疑似甄嬛了,當浣碧主動站出來擋刀頂替時,果郡王不但不順坡下驢,還一臉的不情願——這是腦缺氧了嗎?

甄嬛要爲浣碧爭取做個正福晉,果郡王更是斬釘截鐵的拒絕了,這是不是在作死?浣碧在拼命爲他們打掩護,而允禮卻偏要拼命“自我暴露”,到底幾個意思?

他爲什麼就不能順着甄嬛的意思,娶浣碧做個正妃呢?反正你們已經“鍾情多年”,而且,你的院子裏又種着許多碧色梅花,這不顯然是在‘思念浣碧’借物託志?順水推舟不就完了嗎?幹嘛非要做出一副欲蓋彌彰、破綻百出的舉動來?

不得不說,果郡王拒絕浣碧做正妃於理不通,因爲這就不像是鍾情多年的情侶了。真要鍾情多年,巴不得娶浣碧做正妃捧在手心裏呢,怎麼會有“一副牛不喝水強按頭的態度?”

1、皇帝賜婚,果郡王拒娶浣碧爲正妻

那麼,果郡王是不是傻了,不知道他這種反應的後果是什麼嗎?皇兄向來多疑,無事都要尋釁,更何況今日要把這麼大個破綻疑點留給皇兄?

其實,果郡王也很無奈,事到如今,他明知有兇險,也要硬着頭皮撐下去了。他必須要顧及到甄嬛的感受,並且,他也聽出了甄嬛的弦外之音,甄嬛在試探他的感情。

雖然局外人聽不懂,但知道內情的人一看就知道甄嬛是在試探:允禮是否對浣碧動了真情?他是否早已移情別戀、鍾情於浣碧了?

原著原文如下: (爲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原文中的人稱與人名換成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了,基本情節不變。)

皇帝聽罷浣碧的解釋,笑個不止,“嬛嬛,不僅你糊塗,朕也糊塗,竟都被他們瞞成這個樣子。九年了,難怪老十七連個側妃也不納,竟有這個緣故在裏頭。來來來,今日就由朕做主,把浣碧賜予你罷。”

浣碧喜不自勝,害羞低下頭去。片刻,只盈盈望着允禮,看他如何反應,允禮正欲說話,浣碧忽然垂下臉去,沉沉道:“其實奴婢身份低微,怎能有福服侍王爺。”她這樣說,允禮反而有些不忍。皇帝亦道:“老十七若不親口告訴你,你怎知道他別院種了碧色梅花?你又叫浣碧。王府缺個打理家事的人,你在熹妃身邊多年一直小心謹慎,朕也放心。”

此時的果郡王,想不到浣碧會來這麼一手,但也不得不承認,浣碧挺身而出,確實幫他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否則他根本無法解釋小像是誰,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今天恐怕他出不了皇宮,也喫不到明天早上的豆漿油條了!

甄嬛與他一樣,必然也會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先是魂飛魄散的驚懼,再就是有驚無險的釋然。在鬆一口氣的最後,又會醋意上湧、翻江倒海。

2、權衡利弊,舍卒保車

甄嬛極力鎮靜下來思索片刻,徐徐起身道:“若這樣把浣碧賜予王爺,她進了王府,身份是侍婢、侍妾、姬人、是庶妃,側妃還是正妃?臣妾想,王爺鍾情浣碧九年,想來也不願薄待她。”皇帝微笑道:“那又何妨,就按秀女的例子賜給老十七做庶妃。”甄嬛:“浣碧與臣妾情如姐妹,臣妾的二妹又因故不嫁。臣妾想收浣碧做義妹,名入族譜,以甄家二小姐的身份風風光光嫁入果郡王府爲正妃。”

雖然甄嬛此刻表現得慷慨大方義薄雲天,但她內心的感受果郡王卻一清二楚的,她的心在滴血,看似在爲浣碧爭取名分,實則是在試探果郡王:“你真的愛浣碧嗎?什麼時候愛上她的?

她在你心裏分量有多重?如果你是忌憚她出身低微,那麼我可以給她一個高貴的出身,讓她成爲甄家的二小姐,如果是這樣,你是否就會覺得浣碧足以配得上做你正妻了?是嗎,是這樣的嗎,啊?……”

甄嬛這樣想是人之常情,所有陷入情網中的男女,都會這樣揣度對方的。果郡王與甄嬛做了多日的夫妻,怎會不明白甄嬛內心的想法?——正因爲懂得才相愛的呀。因此,果郡王寧可冒着被懷疑的風險,也不得不表態了。

皇帝正吟不決,卻見允禮面容堅毅,沉聲道:“恕臣弟不能以浣碧爲正妃,臣弟多年前曾遇一女子,與她兩情相悅,後雖分隔千里,不能結爲夫婦,但臣弟心目中一直視她爲唯一的妻子。浣碧姑娘雖好,但臣弟絕不能以她爲正妃,”他向甄嬛一揖爲禮,“還請熹妃體諒。”甄嬛靜靜道:“皇上做主吧,只別委屈了浣碧。”

甄嬛聽罷這番話,心中便有了底:原來,自己始終是他心目中的妻子,如此我便釋然了,放心了。忙順勢說道:“皇上做主吧。”

甄嬛以退爲進,明爲爭取實則試探,允禮怎會看不出?允禮只有斬釘截鐵的表態,才能讓甄嬛喫定心丸,才能讓甄嬛愛他愛得死心塌地。

畢竟,在果郡王的整盤棋局中,甄嬛纔是最重要的那顆棋子,只有甄嬛才能接近皇帝聖寵不倦,只有甄嬛才能左右皇帝的思想與決斷,也只有甄嬛更容易對皇帝下毒手——爲自己的母妃報仇雪恨,讓自己的宏圖大志得以伸展。

所以,果郡王肯定要“舍卒保車”的,如果惹惱了甄嬛,他將滿盤皆輸再無“來日”。那接下來的日子,即便能苟延殘喘,又能怎麼樣?臥薪嚐膽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有朝一日能夠宏圖大展,而不是一直臥薪嚐膽到死。不成功則成仁,沒什麼好畏懼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