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與諸子登峴山》中說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在歷史不斷更迭的中國,除了留下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朝廷大放光彩之外,每一個朝代的文化產物也留傳下來不少,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歲月的變遷,很多文物都被損壞,甚至被那些侵略者收割拿走,但留在我國的也還有很多,無論是在野外考古發現的,還是從古墓裏出土的,只要是被文物學家發現的東西,都會被帶回到相關部門,經過一系列的清理之後,再放到博物館進行展覽。

01

雖然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大多是皇家藏品,但很多貴族也有珍貴的東西,他們的後代也會將這些東西完好保存。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可能在外面買一些看起來像寶物的東西回來收藏,同時,也會有人因爲喜歡某個古物就會買回家觀賞,像之前就有一個大嬸帶着枕頭上節目鑑寶,說這個是她二十年前花30萬買的,這一次專門來看看這枕頭價值多少錢。

▲古玩鑑定現場

專家鑑定完畢以後,讓她站穩後才報價。大嬸說這個枕頭是她20年前買的,當時就花了30萬,買回去本來是準備收藏的,但現在她的兒子要買房了,她想着把這個東西拿出來賣了換些錢給孩子買房子。在外面找專家,她又怕不靠譜,被坑了,聽說有這麼一個鑑寶節目,她纔拿着自己的寶貝上節目來鑑寶。

▲等待鑑定的“枕頭”

大嬸一出場,懷抱着這麼古色古香的枕頭,自然引得觀衆和專家一陣注目,大嬸將自己手裏的枕頭放下,小心翼翼的,似乎怕這個東西被磕着碰着就碎了。從外觀上看,這個枕頭確實是小巧精緻,無論是從成色上還是形狀上都像是一件珍品。專家接過手來,仔細觀察一番,最終確定這個枕頭確實是一件古代真品。

02

至於是哪個朝代的,肉眼也很難看得出來,專家就告訴這個大嬸說還需要進一步鑑定才能得出答案。大嬸耐心等待專家的鑑定。這個專家先是拿起枕頭搖了一搖,然後再思索了一陣,這個過程其實很短,但在大嬸眼裏就有點兒長了,她害怕專家損壞她的東西,又不得不等着他的鑑定結果。

▲漂亮的唐三彩

後來,在專家在聽到這個枕頭裏面傳來清脆的響聲時就確定了下來,這個枕頭是來自於唐朝的東西。要知道,唐朝雖然是一個比較輝煌發達的朝代,但距今的歷史也比較久遠了,所流傳下來的東西也更稀少,像那個時代傳下來的唐三彩就是珍貴無比的文物,而今天大嬸帶來的東西也是唐代的,她心裏樂開了花。

▲正在燒製陶器的窯子

雖然專家還沒有報價,但她覺得這好歹是唐朝的東西,不至於比自己之前的30萬還少,懸着的心放下來以後大嬸繼續聽專家講話,然而接下來的話卻讓大神站不住了,專家說,這個枕頭確實是唐朝的東西,但不是任何來自唐朝的東西就價值不菲,從這個枕頭的製造出處來看,它並不是出自官窯,而是來自於民間。

03

另外,雖然這個枕頭名叫玉枕,但它實際上只是一塊石頭,只不過經過後期打磨拋光,纔有這樣的外觀,既然不是玉石,自然價值就會下降很多,畢竟,誰也不想花大價錢只買一塊好看的石頭回去。所以專家對這個玉枕最終的定價是20萬,比大嬸之前的30萬還要低。

▲上百萬的一套房子

而且大嬸是20年前花的30萬,比現在的三十萬購買力更高,所以這一次鑑寶,對於大嬸來說算是失敗告終。原本還打算靠着這塊枕頭給孩子買個房子呢,現在倒好,它的價值已經不大了。當然,二十萬給孩子買房肯定是做不到的,但要付個首付也還勉強,就看大嬸有什麼要求。

▲出土的文物

千萬件文物中,真真假假,難以辨別,像大嬸這樣的遭遇也還算是比較幸運,至少這個玉枕的確是來自於唐朝,不是仿品。而有些人也買了一些古玩收藏品,但他們有可能就買到了贗品,弄得血本無歸,最後有的還弄得家破人亡。

結語

所以,收藏古玩其實還是有錢人家的玩法,普通人還是要過回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沒有普通人的覺悟,這個世界就會用血的教訓讓你知道什麼是殘酷,什麼是無所遁形,什麼叫無家可歸。愛收藏並沒有錯,但不知道量力而行的人,終究會喫虧,到那時,後悔只能給人生增添一點兒悲傷而已。

參考資料:

《與諸子登峴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