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門是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建南海子皇家苑囿時所闢建的西側紅門,因此得名“西紅門”。而初始成村落已有千年歷史,當初卻不叫這個地名。

  史料記載,早在遼、金時期,據說這裏曾稱“西綦村”, 僅是個以“綦”爲姓的小村莊。到明初時,朝廷開始從山西、山東及江浙一帶往北方地區移民,使“西燕村”人口大增,曾又被更名爲“千戶屯”,到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永樂皇帝在村東建南海子皇家苑囿,又把苑囿地域範圍內的村莊強行遷出。這樣,又有一部分百姓被遷到“千戶屯”。南海子苑囿在村東開闢了一座一大一小兩個門洞的“西紅門”,“千戶屯”又被改稱爲“西紅門”,並一直沿襲至今。

  從江浙地區的移民中,有以陳氏爲首的幾戶回民。後來又引來了更多的回民同鄉,西紅門逐漸成爲回民聚居的村落。

  滿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把南海子改稱南苑,這裏成爲清代帝王行圍狩獵、演武閱兵的皇家禁苑。並派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及“隨龍入關”的滿族旗人來守護管理南苑各門。就這樣,西紅門裏又開始有了滿族旗人定居,後來也融入西紅門村。

  因此,西紅門是由漢、回、滿三個民族組成的村落。由於南海子皇家苑囿建在了北京城南,擋住了正南通往京城的交通。人們由南進京只能繞道南海子東、西兩側進京。這樣,南海子西紅門外的一條古幽州南大道便成爲了入京的主要交通隘口。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西紅門村很快成爲了京南重鎮。

  西紅門村屬明、清兩代最興盛。當時這裏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僅廟宇就有十二座之多。其中有九聖廟、五帝廟、貞武廟、關帝廟、娘娘廟、龍王廟、什坊廟、山澤廟、三官廟和觀音寺、清真寺。據說,康熙皇帝曾御駕西紅門村,並賜給西紅門村清真寺半副鑾駕,這個故事一直在西紅門村民間流傳。

  傳說在康熙年間,永定河決口氾濫。洪水由西向東滾滾而來,殃及到南海子。而西紅門首當其衝,受災非常嚴重。康熙皇帝正駐蹕在南海子新衙門行宮,決定出西紅門微服私訪去察看災情。他看到無數災民拉家帶口、扶老攜幼往京城方向逃難,看在眼裏、急在心中。忽然,他看到村中一座被洪水沖毀嚴重的清真寺門前人頭攢動,便好奇地走過去看個究竟。近前一看,這裏正有人搭棚舍粥賑濟災民。便讓隨侍上前打聽,才知道舍粥者並不是當地官府,而是清真寺的阿訇自發的賑災之舉。康熙皇帝聽罷很是感動,不住地點頭稱讚。這次微服私訪,西紅門清真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以後,康熙皇帝聽說西紅門那座被洪水沖毀的清真寺已在全體村民的幫助下又修飾一新。即傳旨掌禮司,將半副鑾駕賜給西紅門清真寺,以示皇恩。

  據西紅門人編著的《宮門旗人》一書介紹,西紅門村漢族人口約佔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回族人口約佔百分之二十五;滿族人口約佔百分之十。滿族人原本居住在西紅門裏,被稱爲“門裏頭人”。居住有“羅、馬、衡、陳、趙、定”等姓氏的滿族人。其中“羅、陳、趙、定”屬鑲黃旗;“衡”屬正白旗:“馬”屬鑲紅旗。在西紅門的滿族姓氏中,數“定”姓地位最高,人稱“定大老爺”。南海子苑囿荒廢后,也都併入了西紅門村。

  由此可知,西紅門村是一個由漢、回、滿三個民族形成的大自然村。幾百年來,全村各民族相濡以沫,共存共榮,是典型的多民族同居一鎮、和睦相處的大村落。(張友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