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其實多數人都聽過,但很多人的認識都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當然了,最深有體會的要數患者的家屬了,因爲隨着社會老齡化,現在罹患老年癡呆的患者是越來越多,而癡呆是老年人常見的致殘疾病,特別是中重度癡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會給一個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不僅僅是物質上,更多的是來自精神上的疲累,那麼究竟該如何護理好癡呆老人,延緩病情發展,提高患者、家屬和照顧者的生活質量呢?今天我就從一名醫生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很多人好奇,老年癡呆究竟是怎麼個樣子,是不是印象中那種看起來有點“愣愣的”?或者說一些稀奇古怪的話?我曾經在一個網絡上看到一個文案,大致意思是說“老年癡呆患者忘了全世界也不會忘了愛你”,我就在想,有些網友爲了營造一種聽起來感人的故事情景,可真是啥都敢說。其實我告訴大家,老年癡呆患者隨着病程的進展,病情的進行性加重,不但會忘記你,還會打你、罵你,總之會把你折騰的夠嗆,這就是現實。

那麼從理論上講,老年癡呆會有哪些症狀呢?在早期可能出現近事記憶力明顯減退,固執自私,孤獨淡漠,情緒急躁易怒,語言、睡眠節律改變,慢慢出現遠事和近事記憶均受到損害,智力活動全面減退,很容易迷路,自理能力明顯障礙,呈現明顯癡呆,而後期患者進入全面衰退狀態,生活不能自理,外貌蒼老。肌肉萎縮,最後臥牀不起,常因併發褥瘡、肺部感染、多器官臟器衰竭等併發症而走向死亡。

說起這些理論,大家看起來難免有些枯燥乏味,現實中他們究竟是怎樣子呢?在稍微還正常的時候可能會話比較多,反反覆覆來來回回問你回答過好幾遍的話,在生活不能自理的狀態下那有得忙了,穿衣服、穿鞋等等都得幫忙,可能你沒來的及弄,他自己把衣服套在腿上,把褲子套在頭上,一起在餐桌上喫飯到處撒,一走路飯黏在腳底,弄的家裏地板、廁所到處都是,平時做什麼事都要有人照看着,就像小孩一樣,你一走神,他可能就在家裏隨地大小便了,還有可能解到一半的時候自己又站起來,弄的周圍都是排泄物,這不,又得開始給換衣服,搞衛生了,作爲照顧者,會忙的暈頭轉向和無可奈何。

當然了,有的也會表現爲總是胡言亂語,比如說哪個哪個偷了他的錢,要出去找工作等,說到這,我想起了前幾天一個熱度很高的新聞,大致說的是一個退伍的抗戰老兵說部隊老首長打電話來要他回去繼續當兵,很多人看到後只是一笑而過,其實在我看來這應該就是老年癡呆所致,我記得還有一個很形象的,說的是一個老人在醫院檢查身體,回去的時候坐電梯,剛好電梯裏有一面大的鏡子,這老人就和鏡子裏的自己對起話來,說到,你哪個莊上的?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家屬又不可能去和他計較啥,就一直這樣無底線的寬容、無止盡的費心費力。作爲家屬,該如何去照顧好老年癡呆病人?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走失“,其實現實生活中我見過有些子女專門辭掉工作去照顧家裏老人的,可能對於放在養老院、護理院不太放心,怕喫睡不好,照顧不好,被欺負等等。罹患老年癡呆的病人其實就是一個老小孩,隨時都不能離開視線範圍,所以這就是防走失的第一步,不要讓老人獨處,即使有事要走開,也要與他人交待好。

可以爲老人專門製作一種含有基本信息的小卡片戴在身上,上面要有家庭地址、電話號碼,並註明老人患有老年癡呆,如有好心人發現老人走丟或者找不到路,可撥打電話,雖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樣的話路人碰到了或者警察發現了想幫助老人也能省下很多時間,另外,可以給老人買那種專門的防走失設備全天都戴在身上,因爲有的老人喜歡獨處,或者出去後迷路了,路人也沒太關注到,比起你在家裏乾着急,那麼有了這種設備就省事多了,可以直接定位到老人的準確位置,然後找到老人,像很多患病的老人走失後有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說句不好聽但很實在的話,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各種不測。

像老年癡呆雖然不能治癒,但不代表不能治療,所以及時就診、隨訪、遵醫囑用藥也非常關鍵,這對於延緩病情進展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對於哪些中晚期的患者,一定要把衛生工作弄弄好,比如長期臥牀者可以睡氣墊牀,多翻翻身,防止褥瘡的發生 ,不瞭解的不懂,對於老人來說,褥瘡可真是一個頭痛的大問題,你要定時給他換藥,而且創口長的很慢,甚至進行性加重,身體的受壓部位爛至深處,整個房間散發出惡臭味。

在飲食方面,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儘量保持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營養,宜喫優質蛋白、低鹽、低熱量食物,多喫魚、豆製品、牛奶、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溫度要適中,無刺無骨,易於消化,注意 多飲水,以利於排便,防止血液粘稠、便祕等,對於一些吞嚥不良的患者避免進食堅硬、粘滑的食物,避免噎食,注意口腔衛生。

在家中要把門窗加固,同時避免其接觸電、煤氣、剪刀、玻璃、繩子等危險物品,有些老人後期容易出現幻覺、妄想,所以一定要加強看護,做好保護措施,防止墜牀以免引起骨折外傷等意外。在患病前中期或者說老人還有一定自理能力的階段,可以多引導老人做一些讀報紙、下棋、唱歌、看電視、玩撲克等娛樂活動,多參與社區活動,既享受了生活的樂趣,又鍛鍊了患者的記憶和思維能力,提高認知能力和社會功能了。

萬一家中老人不慎走失了,家屬可以求助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借用科技及信息的力量儘快找回老人。@頭條尋人 @尋人故事 #長江健康計劃 #慢性病那些事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