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講一講,腦梗塞跟腦出血的區別。

腦梗塞:

1.腦梗塞(腦梗、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是腦動脈阻塞後出現相應部位腦組織的破壞,可伴發出血。發病機制爲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狀的性質因病變累及的血管不同而異。腦梗佔全部腦卒中的70%~80%。

2.病因:腦梗是由於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並伴有相應部位的臨牀症狀和體徵,如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失的症候。

3.主要因素: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

4.臨牀症狀:腦梗的臨牀症狀較爲複雜,它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病前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有無合併其他重要臟器疾病等有關,輕者可以完全沒有症狀,即無症狀性腦梗;也可以表現爲反覆發作的肢體癱瘓或眩暈,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重者不僅可以有肢體癱瘓,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變影響大腦皮質,在腦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現爲出現癲癇發作,以病後1天內發生率最高,而以癲癇爲首發的腦血管病則少見。

5.治療:

本病應注意重視高血壓的治療,尤爲病史中已有過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復發,同時應注意血壓不能過快過低。

(1)急性期

以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爲原則。

(2)恢復期

繼續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鍊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鍼灸、功能性食品等。

腦出血:

1.腦出血(腦溢血):屬於“腦中風”的一種,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一種常見的嚴重腦部併發症。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顱內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病。

2.臨牀表現:臨牀上腦出血發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現爲意識障礙、肢體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的損害。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3.高血壓病:腦出血的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病,此類腦出血屬於高血壓病的一種最嚴重也是最高級別的併發症之一,可在短時間內出現極爲嚴重的症狀,甚至短時間內影響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動,造成患者的死亡。在顧及其他所有誘因的基礎之上,必須要強調一點的就是高血壓必須得到有效的控制,纔能有效的避免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生。在高血壓病長期作用的基礎上,任何可以誘發血壓短期增高的因素都可以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生。

4.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可分爲內科保守治療、外科手術治療。

通過上文介紹,相信大家對腦梗塞以及腦出血都有了一定的瞭解。近年來,腦梗塞在我國的發病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由於其發病不僅會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嚴重時甚至能夠危及到患者生命,而早期診斷是提高其治癒率的關鍵,因此,腦梗塞的症狀及篩查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視,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患者治癒率。

非常值得重視的腦梗塞前兆

1.頭暈、頭痛:意識突然模糊,站立不穩,身體搖搖晃晃,頭暈眼花,頭痛劇烈,呼吸不暢,昏倒,這些是缺血性腦梗塞的前兆。若伴有噁心嘔吐症狀,則出血性腦梗塞的前兆。

2.視力障礙:看事物不清,視野缺損,無法準確地看清事物加以辨別,但休息片刻後視力恢復正常,能清楚地看到周邊的事物。這是腦梗塞的預報信號,應及早預防疾病發作。

3.語言與精神改變:突然沉默寡言,對所有事物和人都失去興趣,完全不理會外界發生的事情,煩躁不安,情緒不穩,睏倦疲乏,失語或表達不清。

4.睏倦嗜睡:呼吸中樞缺氧,精神萎靡,嗜睡,哈欠連連。隨着腦動脈硬化加重,缺血嚴重,其他症狀也會相繼出現。哈欠連連只是先兆症狀,預示疾病將發作,但並非哈欠連連就一定會發生腦梗塞。

5.軀體感覺與運動異常:肢體麻木、四肢無力、手腳發軟,拿重物無力,手握重物也突然脫落。單側面癱,持續一日,隨後病情加重,動脈官腔變窄,腦缺血就發生缺血性腦梗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