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主機通常意味着什麼?一般會是更先進的硬件、改善的設計帶來的更好畫面表現,而 Xbox Series S 作爲微軟自家的「小老弟」,在精準刀法的控制下,保持了相同的 Zen 2 架構,縮減了 GPU 計算單元,RAM 和存儲容量也有所削弱,而其結果就是售價也同樣變得相當誘人,只要人民幣 2300 不到,你就可以擁有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純數字次世代主機。

我從收到 Xbox Series S 到現在已有一週多,是時候可以談談我的第一臺 Xbox 使用體驗了。

我希望從中獲得什麼?划算的 Xbox Game Pass

遊戲已經買了幾年,但我還是要說,全價遊戲是真的挺貴的(特別是次世代還在繼續漲價),而不管哪款新發售主機,機器本身搭配三四個遊戲購買是一種常態,人民幣 1000 多一下子就這樣出去了——錢包,痛。

Xbox Game Pass 作爲目前性價比最高的遊戲類訂閱服務,每月只需要支付很少的金額,就可以遊玩 Game Pass 裏面的全部作品,對於我這種沒有任何 Xbox 遊戲庫存的新玩家是再合適不過的。

根據方案價格的不同,包含了所有微軟第一方、部分第三方 3A、獨立遊戲以及 EA Play 服務,儘管首發陣容 Xbox 表現得並不強勢,但裏面的第三方作品也足夠玩上好久。(更何況之前的 Xbox 第一方我也沒咋玩過)

更重要的是,除了現在可以玩到的,訂閱 Xbox Game Pass 更像是一種對 Xbox 未來的認可,想想將來能玩到的作品會更加令人振奮,明年的《光環:無限》、《神鬼寓言》新作、B 社的《上古卷軸 6》和《Starfield》以及 Xbox Game Studios 旗下諸多工作室的未公佈作品,不出意外的話都是 Game Pass 用戶首日就能立刻玩到的。相同的 CPU 架構與高速的 NVMe SSD 帶來的全新特性

硬件部分作爲遊戲主機的基礎,除了帶來更好的畫面,還有一些全新的實用特性,SSD 都是索尼和微軟宣傳的重點,而 Series S 採用了與 X 相同規格的 NVME SSD,在存儲大小妥協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體驗到相同的快速加載,而 Quick Resume 可以理解爲主機上的後臺多任務機制,切換不同的遊戲再也不用等待加載,在這方面,Series S 與 X 體驗也是完全一致的。

而 S 上的 Zen 2 儘管降頻,但也依舊保留了光線追蹤這種全新特性,有關於 Series S 硬件部分改進的詳細說明,你可以閱讀我派作者 Kenny 這篇文章的「One X > Series S?新主機的提升在這些方面」部分。

在限定分辨率的情況下,體驗全部的次世代特性,這就是我對 Series S 硬件的理解。1080P 分辨率下畫質與幀數的良好表現

選購主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最重要,我當然想要 HDMI 2.1 接口,4K、120 Hz、VRR 這些參數更是聽起來無比誘人,現實情況就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爲夏普的40LX830A,這大概是一款 10 年前的旗艦電視,目前沒有打算更換,即使未來有了 PS5 也不打算換,在我房間合適的距離下(1.5 m ~ 2 m),不管是觀看 Switch、PS4 還是電視盒子,40 寸的 1080P 屏幕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就是要把沒錢換說的理直氣壯)

而 Xbox Series S 大部分遊戲分辨率也正好落在了 2K ~ 1080P 這個區間內,可以說是這臺古董電視的完美搭檔,作爲某種意義上的幀數警察,目前經過開發商優化的諸如《極限競速:地平線 4》在 1080P 下可以穩定 60 幀,《戰爭機器 5》多人模式、《精靈與螢火意志》甚至還能做到 1080p / 120 FPS,已經可以達到我的要求。

所以我獲得了想要的嗎?XGPU:無負擔的訂閱服務

在拿到 Xbox Series S 之後,我就立刻訂閱了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服務,考慮到我目前也擁有一臺 PC,這是很划算的選擇。另外跨區購買、與朋友合購其實屬於灰色地帶,如果你願意折騰,Game Pass 訂閱還可以做到更低的價格。

從列表你可以看出,我的遊戲庫內幾乎沒有單獨購買的作品,全部來自 Game Pass,加上 EA Play 的陣容,對於一臺剛剛入手的機器,我不會因爲不買遊戲而沒得玩,最低只需要 79 港幣一個月,能夠低成本、無負擔的體驗遊戲實在是太好了,特別是對 Series S 這種低價主機。

Game Pass 也不是完美無缺,我就聽到過朋友跟我抱怨說某款遊戲還沒通關,就退出了 Game Pass,是的,部分第三方遊戲是會消失的,考慮到 Game Pass 較低的價格會直接影響到遊戲全價版的銷售,所以特定作品只會呆上那麼一段時間。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起碼目前來看,至少來自 Xbox Game Studios、B 社等「親兒子」作品是肯定不會消失的,大部分第三方也很穩定,作品在離開前能夠提前看到。(你真是喜歡某一款遊戲的話,不應該早就很快通關了嗎?哼 )Quick Resume 改變了一切

在機器到手第二天下載好《極限競速:地平線 4》之後,直到今天它就從來沒有關閉過,我隨時都可以點下圖標,等待兩秒,就直接開始在英國草原上開車撒歡,這太神奇了。我之所以給 Quick Resume 這麼高的評價,是因爲它某種意義上消滅了「關閉遊戲」這個概念,大部分玩家在某段時間內只會常玩那麼三到四款遊戲,幾款遊戲都掛在後臺,這種隨叫隨到,無需等待的體驗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另外,在某次徹底拔電,重新開機之後,《極限競速:地平線 4》依舊可以通過 Quick Resume 從後臺喚醒,離譜!

GIF 有加速,不代表實際速度,僅展示遊戲間切換特性

當然,更快的 SSD 也很好,只不過目前更體現在加載時間上的縮短,感知很強,但實在沒什麼好說的,我個人更期待 SSD 對次世代遊戲開發規模的影響。Xbox Series S 的畫面與幀數本可以更好

在遊玩的過程中,Series S 在運行獲得次世代更新後的遊戲表現良好,但我也要指出目前的問題,向下兼容是這次的主打功能之一,在很多沒有獲得次世代補丁的遊戲中,Xbox Series S 對應的是 Xbox One S(基礎版 Xbox)的版本,Xbox Series X 則對應了 Xbox One X 的版本,以《最終幻想 15》爲例,Xbox Series X 運行着 4K / 60 FPS 的版本沒什麼好說的,但由於 One S 本身機能的限制,Series S 也「繼承」了 900P / 30 FPS 的畫面,在擁有足夠機能的情況下,實在是太過於可惜。

Digital Foundry 也提到在某些不鎖幀的遊戲中,Series S 可以輕鬆跑滿 60 幀。由於主機本身並不能像 PC 一樣根據配置靈活調整畫面,只能期望於開發商後期更新,解鎖分辨率以及幀數上的限制。

來自 Digital Foundry它就是今年最好看的遊戲主機

3 分飽足夠,剩下 7 分留給正餐,是我對 Xbox Series S 的評價,如果你跟我一樣,打算購入 PS5,又對 Xbox 遊戲生態感到好奇,同時不想投入太多,它就是最好的副機。又或者你並不是個狂熱的遊戲玩家,在家中次臥 / 工位旁想添置一個小巧的娛樂產品,空閒時隨便玩點什麼,搭配 Game Pass,它也能成爲你的偶爾放鬆休閒的好選擇。

相同的 Zen 2 架構與高速 SSD、最高至120 FPS、光線追蹤、Quick Resume⋯⋯在如此合理的尺寸下實現這樣的性能表現,Xbox Series S 就是權衡取捨的最優解,更不用說小尺寸消費電子產品上那種獨有的設計感,它就是今年最好看的遊戲主機,沒有之一。

但如果你已經擁有了任何一款 Xbox One 主機,對這個生態已經足夠熟悉和了解,真正的「Ture Power」也只有 Xbox Series X 才能給你。

更推薦平放,散熱孔朝上不知道寫到哪裏的 Q&A

512G 的空間夠用嗎?

恐怕它的實際可用空間還要更少點,系統顯示的 364 G 的空間存不了很多 3A 級別作品,但應付 Game Pass 裏十幾個 G 的中小型遊戲還是綽綽有餘的。這也跟你個人的使用習慣有關,下圖是我剩餘 66 G 的情況,兩三個 30 G 以上的遊戲和 20 個左右中型作品,夠玩是肯定夠的,但想屯很多 3A 大作隨時玩很顯然不夠。

吵嗎?熱嗎?

完全安靜,距離 1.5 m ~ 2 m 聽不到任何風扇聲音,讓我懷疑它是不是真的在運行,直接摸黑色的出風口肯定是有溫度的,不準確估計 50℃ 左右吧,正常計算設備的溫度。

兼職做電視機頂盒怎麼樣?

可以啊,太行了!沒有光驅,藍光碟肯定就別想了,雖然 Xbox Series S 遊戲分辨率大多以2K ~ 1080P 之間運行,但系統內有 4K 分辨率可選,視頻播放也能支持。

網絡流媒體方面,Apple TV 最近上架了,Netflix、YouTube、Prime Video 全都有,相比 PlayStation,Xbox 的優勢就是 UWP,所以商店也有 UWP 版本的 B 站和愛奇藝,雖然搖桿移動光標拉跨了點,但勝在算是個桌面版,觀看不用買 TV 端的會員。有本地存電影的習慣的話,商店有 Kodi 和 Plex 可以用。

最強機頂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