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飽了。”近來國內耽美市場上嗷嗷待哺的腐女受衆們迎來了幾部“精品糧”。

打開豆瓣,近一週全球口碑劇集榜單上,泰國同性青春愛情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以下簡稱《你心釋愛》)以評分9.4分位居第一,並實現4周連續霸榜;日本漫改耽美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30歲處男》)同樣也以9.2分高分佔據一席,兩部高分腐劇連續刷新了近幾年耽美劇口碑的天花板。

一時間,海外腐劇又成了劇集市場的香餑餑。只是這次, 海外腐劇不僅僅是腐女市場上的“特供甜品”,還以極高的口碑或者奇異的設定引起了圈外觀衆的注意,市場上甚至圍繞這些劇集掀起相關的“學術討論”:耽美出神劇,這些腐劇值不值得這麼高評分?日本、泰國、韓國、歐美耽美劇有什麼不同?愛情劇市場是不是已經被耽美佔領了?

不能否認,相比前幾年大衆市場還不太能理解“腐”“BL”“拉郎配”“磕CP”等詞彙到底是什麼意思,耽美受衆在各類貼吧、字幕小組、Lofter等小衆組織或內容社區中自我狂歡;近幾年隨着互聯網資本的介入和《鎮魂》《陳情令》等耽改IP劇集的大爆,耽美內容市場已經成爲年輕文化中受衆龐大的分支,並越來越往核心地帶聚集。 國內外各類腐劇也從特定圈層受衆的心頭好變成年輕市場追捧的主要的影視內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耽美劇集與國內耽改劇集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海外市場上耽美劇已經“天光大亮”,並逐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的商業鏈條,而國內改編劇集在“夏日限定”的路途上奔波,粉絲如同一年一季的麥子,年年歲歲人不同。

泰國的“你心釋愛”、日本的“魔法師”,腐劇以何博口碑?

看過《你心釋愛》與《30歲處男》兩部劇集的粉絲,能夠輕易感受到這兩部的特質。

相對於泰國大部分歡脫搞笑的腐劇,《你心釋愛》十分沉穩與真誠,故事發生在陽光充足海浪湧動的普吉島,主角是一對久別重逢的少年好友。兩個青梅竹馬的男孩,因爲排演一個武俠劇而絕交,然後補習中文而和好,他們小學雞思維想着兄弟情幫助對方追求喜歡的人,彼此“追夫火葬場”之後才意識到這不是“兄弟情”。

故事並沒有粗暴的發糖戀愛,而是講述兩個男孩成長過程裏朦朧的情愫、無知無畏的決裂與和好,陽光下無法說明的敏感和親密。與其說這一部特意討好腐女羣體的耽美劇,它更具備現實特質的青春劇,少年之間的曖昧慾望,無法緩解的焦慮,青春裏的困頓和掙扎,純粹直率的感情,整部劇帶着電影的質感,細膩得有些浪漫。

粉絲直言不諱的誇讚,“從製作水準,劇情來說,泰國BL劇目前的巔峯了!”

而目前該劇豆瓣評分一度達到9.5分,被粉絲稱爲泰國版本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會獲得這麼高評價的原因, 一方面是《你心釋愛》擁有作爲一部腐劇走紅的基本條件,兩位主演Billkin和KinKrit在外形上符合腐女要求; 另一方面則是泰國電視製作公司nadao bangkok的製作水平,泰腐圈有一句口號是“拿刀出品,必屬精品”,此前已經打造出《我恨你我愛你》《荷爾蒙》《極限S:羽毛球篇》等作品。

而在國內走紅的日本耽美劇《30歲處男》,也是相同的情況。在演員上赤楚衛二和町田啓太的顏值已經說服了大部分觀衆,而劇集設定一方面極具趣味性,社畜男主到了30歲還是處男,於是獲得了傾聽他人內心的超能力,保留了日本劇集腦洞奇大和設定獵奇的特色故事背景極爲中二。

但同時,它又保有了日劇的細膩與溫柔,男主安達清30歲無論是事業還是感情都是一事無成,但是卻被公司裏最有優秀的職員黑澤優一暗戀着,“讀心術”這個浮誇設定沒有讓故事走向變成搞笑鬧劇,而是成爲打破隔閡、激發情感進程的契機。“這部劇溫柔起來,讓我覺得人類感情是可以這麼輕軟美好的。一個人喜歡你,默默守護你,會讓你覺得自己和世界都更好了一點。”

近幾年,海外腐劇獲得高口碑認可的情況已經並不罕見。泰國市場上從2014年的《爲愛所困》、2016年的《一年生》到2017年的《逐月之月》,2018年的《不期而愛》,2019年的《深藍之吻》《戀愛傳播學》等,乃至2020年接連大爆的《假偶天成》《你心釋愛》, 泰國腐劇基本以每年一部爆款的頻率向國內市場輸出作品。

日本耽美市場上,除去龐大的ACGN相關內容,僅以真人劇集來看,近幾年從2018年的《情色小說家》《大叔之愛》、2019年的《靛藍色的心情》到今年的《life線上的我們》《30歲處男》等, 日本耽美劇大多以漫畫或小說IP爲依託進行改編,原生IP保證核心粉絲,口碑發酵完成傳播覆蓋。

韓國市場、菲律賓等市場上也出現了《你的目光所及之處》《匆匆心動》《遊戲男孩》《你好陌生人》等劇集。歐美市場上對於同性感情的描寫就更多,這其中《Skam》《同志亦凡人》《戴上手套擦淚》等作品被奉爲經典。

而這其中豆瓣評分超過9.0的劇集並不少,大部分作品都獲得了相當的口碑認可。於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浮現了,在國內觀衆審美要求日益嚴苛、對海內外各類劇集都秉持着一定審視態度的情況下,腐劇爲什麼屢屢獲得口碑青睞?

這個問題顯然並不能簡單以“嗑糖”兩個字來回答。 高口碑的腐劇,口碑不僅僅是建立在“腐”和“發糖”這些元素上,演員演技、劇集內容、情感表達等整體制作水平的達標纔是一部劇集從圈層走向大衆的基礎。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市場上對於腐劇更加寬容,同樣的劇情在耽美與BG故事線達到的效果並不相同。豆瓣上有網友評價道,“腐劇的評價維度太不一樣的,《你心釋愛》質量確實不錯,但是評分達到9.4分,整體走高”“有些就是少女漫的基礎套路,但放在在同性身上就真香了”。

泰國腐劇CP完美售後,國內耽美產業鏈能夠建立起來嗎?

海外腐劇在輿論市場上收割流量,在資本市場上同樣進入收穫期。就泰國市場而言,由於較爲寬鬆的政策和社會環境,泰國的腐劇作品已經有了穩定的市場羣體,同性題材的製作與傳播已經在上下游形成穩定的供應鏈。

近幾年泰國腐劇迅速爆發之後, 製作公司迅速建立起商業鏈條,劇集播出後,公司掌握藝人經紀,組織明星站臺宣傳、親密互動、日常撒糖,保證“售後”,而劇集完成粉絲積累之後,明星出海組織明星粉絲見面會,收割粉絲經濟。

此前泰國《不期而愛》《逐月之月》《一年生》等劇組均在國內舉辦過見面會。媒體報道,一場千人場規模的見面會,場地租金、硬件租賃、勞務機票等費用成本大概在100萬元以內,而見面會可以以門票銷售和品牌贊助獲得收入。公司組織,由上而下, 讓腐劇CP成爲一門生意。

國內市場上尚未出現以口碑出圈的耽美劇集——目前上線不久的耽改IP國產動畫《天官賜福》評分達到8.9分,但是這部作品對於原著粉絲而言是嗑糖標配,跟隨原著內容看劇覺得無處不是名場面,但是對於普通觀衆而言,它身上的“腐”屬性並不明顯——但市場上目前被影視資本收割的耽美IP已經不勝枚舉。

據不完全統計, 2020年正在拍攝、立項或籌備的耽美IP影視化作品達到59部,已經宣佈開機作品有羅雲熙、陳飛宇主演的《皓衣行》,井柏然、宋威龍主演的《張公案》,檀健次、陳哲遠主演的《殺破狼》,張哲瀚、龔俊主演的《天涯客》,範丞丞和王安宇主演的《撒野》(新名字《左肩有你》)等,還有Priest的《默讀》、墨香銅臭的《天官賜福》、肉包不喫肉的《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木瓜黃的《僞裝學渣》、西子緒的《死亡萬花筒》、OLD先的《19天》等作品已經完成IP授權或者進入籌備階段。

不難預計,未來幾年市場上將會批量湧現一部分耽改作品,“耽改101”或許將打破國內耽美市場“夏日限定”的狀態,加速發酵。參考偶像選秀綜藝氾濫後國內偶像無處安放或稍有不慎全面崩塌的情況,耽美劇的造星能力也將出現兩極分化,耽美頂流可遇不可求,而大部分演員或將在批量的耽美製造裏淪爲平庸。

時至今日, 耽美市場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流量發酵地,它不僅孵化出高話題和高口碑的劇集,同時催生出多元的流量變現鏈條。海外市場上泰國、日本等腐劇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認知,而國內市場註定要走一條不相同的路。粉絲或許期待的是,未來國內耽美劇集能夠不僅僅是通過IP收割流量,而是生產更多有溫度和質量的作品,讓IP鏈條能夠過完更多的夏天。 專訪|《聽見她說》豆瓣8.5分,齊溪:我是一個“挺傻的演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