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约翰·邓恩的诗中有句流传世界的言说,他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是啊,没有孤岛,而岛链相连,可填满岛屿之外的是平静得毫无縠纹的灰暗若海,空上飞跃的海鸟形单影只。海面下的蓝鲸忧吟五十二赫兹的诗歌,一赫兹差异开外你我无法相诉,一秒钟时间前后你我新旧相隔,我们就这样无依,我们即是孤独。

而马丁·海德格尔 也对人的存世之道抒发到“人是被抛入世界、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

在“生死”房间,在“真理”门前,我们竭尽全力地敲打门板,被告知每束光柱只容一人,孤独一人。

而在我国那灿若繁星的古诗词文学史中,悠悠吟唱“孤独”这一主题的文人不胜繁多。随着时空的转换,时间的漂流,其逐渐变成了诗人们热爱至极的浪漫情怀之一,因个人境遇而生遣词造句,由世道易艰精心用字措辞。

成型的诗文词赋或清静淡雅,所作的骈文楚辞或华丽溢彩,无不承载着孤人的真情实意,将这孤寂洋洋洒洒入江河,点点滴滴燎尘星。

承接上文,以“孤独感”为主要方向和题目为诗的人并不少有,其中名篇佳作不乏,世人皆有所闻。诗圣李白斗酒百篇难绝孤寂,挥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将乡绪尽显淋漓。

再有诗中人杰王维难掩孤悲,高喝“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将亲念倾泻而出。感情基于特定时间、场合、事物发展规律而尽数不同,“孤独”感亦是。

对故乡的想念算是“孤独”感的一种,对亲人的缅怀亦算是一种。如上的诗人在抒发情感,挥墨成诗之时,均在一个有情感背景的特殊境况内,就好似是通向不同目的地的公路。

在每个不同的岔口任选其一而已矣。在笔者的认知之中,真正可谓之为“孤独”的情感,必为路无可退的,无人相笃的。

甚至是挥洒一腔热血,亦散不尽这“孤独”细胞。若以此来看,南宋文学家稼轩先生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可谓值得细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此词上阙在最开始就豪放四溢,直接且用力地描绘一幅壮丽图景。“楚天”是古国楚国的所指。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状态跃然眼前,在这里根据上下词,指的是长江。

上阙似乎作者将其绘制的长卷画徐徐展开,景象由山入水,层次分明,时令即是深秋,“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众所周知的江南秋景,望向无边苍穹,天高云淡,风气宜人。深层次的剖解上阙含义,作者的满腔热血与家国抱负甚上山水,装置无处施展而令读者动容。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紧接上阙对于景像的细致描写,作者极富层次的舒展,直接引导读者的思绪,逐渐跟随其迈进。上阙已然将江南的秋景缓缓诉尽,随之即将词风由抒景转向言志。

下阙与上阙的结合,就是写景和联想的交融,其言志的部分无一句不展现辛弃疾势将满腹热情全数灌溉祖国的土壤之上。

南宋孱弱的国力无一时不牵动辛弃疾的一统抱负,而后的不得与失落不仅掏空其心力,亦快速增长其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词中辛弃疾爱国情怀诚挚无私。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

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