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义乌的夜景,想到的便是佛堂古镇。

初冬时节,古镇的夜晚好不热闹,街灯渐次亮起。一路串联起石板路、粉墙黛瓦、幽深小巷、木雕门窗,以及万家灯火……

在即将迎来的2020年佛堂镇最重大节日之一的“十月十民俗文化节”来临之际,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伏虎桥泛光照明终于亮灯了!

除了老街浮桥夜景外,美丽城镇建设给千年古镇佛堂新添了一处美丽的夜游打卡地!

伏虎桥的青石板,虽是新铺,却回荡着悠远而古老的脚步声;那伏虎桥灯幻下的静静流淌着的江水,曾经承载过多少过往的船只呢!

江南名镇数佛堂!佛堂有千年历史,明清时期被誉为“浙东四大重镇之一”,2007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佛堂以突出的佛教文化、商业文化和古民居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围绕“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主题定位,2016年底以来,佛堂镇锐意改革创新,勇敢承接国家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等15个国家和省市级改革任务,强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美丽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品质。

伏虎桥的名称来自于“大士伏虎”的典故。梁中大通六年(公元534年),义乌江边小江滩的低坡山岭上,常有两只老虎出没,它们“争食交斗,咆哮震岩”。傅大士手持锡杖,站在两虎中间,随即两虎低头受命,各奔东西而散。从此,傅大士的锡杖也便称为“虎杖”,义乌江小江滩上的小高岭,也被百姓们称为了“伏虎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座长160米,宽8米,5孔混凝土双曲拱石梁大桥在此建成,人们据此典故将这座大桥命名为“伏虎桥”。其桥东端,传说就是当时傅大士持锡杖劝解虎斗的伏虎岭旧址。

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桥——伏虎桥,曾是连通佛堂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因年久失修,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于2018年7月拆除重建。

针对伏虎桥现状,佛堂镇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联动义乌市交投集团,强化美丽城镇建设规划引领,采用水桥式廊桥主题和古建筑风格,规划伏虎桥改建工程。

据了解,新伏虎桥是集交通与景观(廊桥)为一体的桥梁,是义乌江上第一座拱桥结构,改造工程为义乌市重点工程,横跨义乌江、连通佛堂古镇南北两岸,桥梁长212米,宽33.5米,行车道桥宽22米,廊桥宽9米,中间设2米绿化带,行车道桥为双向四车道。

其中,廊桥总长204.8米,建筑层数2层,主要结构类型为木结构,布置有牌楼2座、八角重檐亭2座、抱厦4座、连廊8座;以二层阁为分界,南北对称布置。整座桥梁通过设计行人休息区、搭配绿化等设施实现人车分流,并与义乌江沿河佛堂老街景观、远处万善浮桥成为佛堂古镇一景。义乌市交旅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新伏虎桥建设工程于2018年7月25日开工,2020年1月交通行车道正式通行。日前,美丽廊桥顺利开通。

除了伏虎桥泛光夜色之外,佛堂镇借助美丽城镇建设载体,今年还打造了“蒲川之夜”网红街,佛堂夜清润以及大成路建设路仿古建筑群泛光,在今年的十月十民俗文化节将全部亮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