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地方出身的我,從小就被長輩教唆:要努力學習,努力打拼,將來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出人頭地。雖然現在看來,這句話有點“老套”了,但不得不承認,它影響了我們大多數80後的世界觀。

本期案例要介紹的這對韓國80後夫妻也曾如此,他們在大城市打拼十年,紮根於此安居樂業,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也有着不錯的事業,生活很體面。但日子過久了,他們越發覺得大城市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喘不過氣。直到身體和心靈都非常疲憊時,他們做了一個讓身邊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決定:離開城市,把市區的房子清空租了出去,離開堅持回到故鄉的農村,翻新祖宅,嘗試過上樸實的鄉村生活。

曾從事媒體工作的女主人,把他們翻新改造房屋的過程詳細的分享在了網絡上,沒想在平臺上爆火,他們全程自己刷牆、鋪地,用一些廢舊材料自制傢俱,敢想又敢做!之後,他們便過上了“閒雲野鶴”般的愜意生活,養花種草、篝火露營,讓人好生羨慕,一起瞧瞧去~

改造翻新過程

▲手繪的房型圖

房屋含院落整個的佔地面積爲300㎡左右。上圖是屋主手繪的房型圖。(注:非專業人士繪製。圖紙格局是準確的,不過空間大小比例會和實際存在一些差異,還有部分院落空間未在圖中畫出)

▲清灰

雖然祖宅已經比較破舊,但好在建築結構整體還很結實,檢查了一下幾乎沒有漏水的地方,不過屋內灰塵很大,部分牆體區域已經脫皮,剷掉之前的膩子之後清理灰塵。

▲鏟牆皮+粉刷牆面

困難重重,爲了節約時間,他們最初也決定請工人,但確實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人,所以只有自己上手施工。他們在網上翻閱了大量有關於翻新裝修的資料,開始邊學邊做。剷掉老舊牆皮之後重新塗上膩子粉,爲了加快工期用到的噴塗法處理牆面。

▲打磨地面+鋪設地坪

最開始因爲缺乏經驗,確實感覺又難又累,但時間久了之後就找到了技巧,變得輕鬆起來。地面他們原本打算鋪設木地板,但地面不平整他們又不會做水泥自流平,最終選擇做了環氧樹脂地坪進行鋪地,全程也是自己手工打造。

女主人說:上手之後就覺得很輕鬆了,像玩一樣,很有意思~!

祖宅翻新後的樣子

▲站在過道看餐廚區
▲餐廳

一進屋就被這樸實自然的日式風格基調給吸引了,房子的結構其實很有意思,尖屋頂,地面有錯層。從院子進屋之後可以先看到餐廳區,一旁的過道需要靠樓梯走上去,連接着三個房間。這個結構的目的,可能是爲了避免臥室潮溼。(自帶結構)

餐桌是由一整塊切割下來的原木板打造而成的,自己在網上買來的板材,通過打磨、上木蠟油等工序打造桌面,然後安裝上黑色的噴漆金屬桌腿即可。按照同樣的工序完成了餐椅的製作。

▲砸出來的窗洞

原來的過道區域和餐廳區沒有任何聯繫,會有些影響房屋採光。夫妻倆很喜歡通透的空間,在確認這裏不是承重牆之後給牆面砸了一個窗洞,留下不規則的“殘缺結構”,沒有刻意做整齊,在這個基礎上刷膩子、噴漆,打造了一種“殘缺美”。

▲燈具

這次翻新房屋,他們不希望破壞房屋本身的年代感,所以在燈具的搭配上,也選擇了復古的款式,金屬玻璃燈罩,搭配暖光源燈泡,顯得精緻又古樸,隨手一拍十分精緻溫馨。

▲餐桌一角

舊收音機+燭臺的點綴,也能瞬間烘托出復古的氛圍,當然也少不了綠植的點綴,不僅顯得自然文藝,還呈現出些許藝術氣息,堪比電影中的畫面。

環氧樹脂地坪乾燥之後,地面會呈現一種自然無雕琢的“斑駁感”,原本是無奈之舉,現在覺得十分慶幸,感覺比鋪設木地板的效果更好。一看這個家,就知道夫妻倆是熱愛生活也懂得浪漫的人,家中隨處可見精緻的插花點綴,浪漫溫馨。

網上淘到的復古吊扇燈,安裝在大廳頂面,夏天的時候可以兼顧風扇使用,實用又精緻。

▲從過道望向廚房
▲小白出鏡
▲屋外的鄉村街道

夫妻倆沒有孩子,他們收養了一隻叫小白的流浪狗,過着兩人一狗的愜意生活。住在農村,自然環境很好,每天出門遛狗的時候,都可以在路邊採集一些不同種類的野生植物,回到家可以插在玻璃花瓶裏,充滿自然氣息。

▲過道

屋內的一些門框和木樑,都是原建築當中存在的,擦乾淨之後做了一個簡單的打磨,重新塗刷了木蠟油或是水性木器漆,舊物變新又不失原生之美。

▲房子整體外觀

房子就在山腳下,尖屋頂結構顯得古樸自然,和周遭的綠植對比起來毫無違和感。

住在這裏,每一天起牀都能第一時間呼吸到後山的新鮮空氣,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深度解壓。彷彿回到小時候的“碧水藍天時光”。

▲夜晚的房子
▲超大的院子

房子帶有一個超大的內院,四周有圍牆,外牆外有茂密的綠植,隱私性很不錯。

住在這裏,夫妻倆愛上了戶外露營,他們經常開車到野外體驗露營生活,有時候也可以直接在自家院子裏搭上帳篷,體驗不一樣的生活起居。

頭頂就是天,身下就是地,這才叫真正的“接地氣兒”。夜晚,空氣溼冷,點燃篝火圍坐聊天、喝茶,生活慵懶愜意,無限美好。

夫妻倆還爲院子的圍牆安裝了漂亮的戶外燈,夜晚打開後,燈火通明,真心浪漫。

▲屋頂小露臺

房子的屋頂還有一個小型的晾曬露臺,平時可以在這裏曬被子,一旁栽種綠植的木盒子都是原來房子裏的老物件,擺放整齊打造成花架。平時露營用的戶外摺疊椅也可以擺放在這裏,打造了一個愜意的休閒區。

這裏可以養花種草,生長多年的爬牆虎非常茂盛,爲這個房子增添了更多自然氣息。

▲從屋外看屋內
▲起居室

介於臥室和書房之間的小房間,打造成起居室,用廢舊的墊倉板改造成沙發底座,搭配定製的軟墊、靠背,輔以兩組抱枕,打造成懶人沙發,好看又好坐。

▲墊倉板

在牆面刷漆的時候,特地避開了屋頂的木樑,翻新之後房屋內充滿樸實自然的氣息。

在沙發背後還新增了一塊木質腰線與其呼應,簡約又漂亮。

起居室相當於是一個私人客廳,因爲房子裏幾乎很少來客人閒坐,所以一個小型的休閒區就足夠夫妻倆使用了。睡覺之前,躺靠在沙發上看電視,或閱讀片刻,非常慵懶愜意。

夜晚打開暖光燈,一邊看電視,一邊撫摸寵物,真的很解壓。

▲臥室

兩組廢舊的鞋櫃拼在地上就成了牀架,擺放了寬度1.8米的超大牀墊,以抱枕代替牀頭靠背,睡起來非常舒適。(唯一不妥的我覺得是空調的位置,一般不建議設置在牀頭頂部)牀對面有個門打開,進去之後是一個衣帽間。

在臥室裏,也可以用投影儀看電影,很愜意呢。

▲透過全身鏡看牀頭

早晨起牀,陽光射入屋內的浪漫場景。

▲書房

天氣好的時候,一個人窩在書房一角看書,很舒服~

門口的位置有一組下沉式的玄關,方便收納常換的鞋子。

▲自己的菜園子
▲夫妻倆在院子裏的合影

編後語: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有想法的人,但永遠都缺少敢想又敢做的人!在外人看來,夫妻倆做出的決定很瘋狂,但從中收穫的幸福也只有自己能體會到。也許他們將來有一天還會搬回城裏,但是這寶貴的經歷會讓他們從此以後更珍惜生活。累了,出去走一走,總能看到生活中的更多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