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安樂公主,本名李裹兒。唐朝時期公主,唐中宗李顯幼女,母爲韋皇后,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唐中宗成爲太子後,冊封安樂郡主,嫁給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唐中宗復位後,冊封安樂公主,再嫁魏王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備受恩寵,大肆開府“斜封”官員,賣官鬻爵,曾向唐中宗請求立爲皇太女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顯離奇去世後,臨淄王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安樂公主,追廢“悖逆庶人”。

話說在公元684年的一天,氣溫霧濛濛的,被其母武則天毀掉的唐中宗李顯帶着妻子離開那熱鬧的紫禁城,前去一個叫房陵的鬼地方。李顯的情緒很不太好,覺得前途迷茫,他的媳婦韋氏情緒也很不太好,或許由於這槽糕的情緒,再加之馬車晃動,要明白古代可沒有如今的高鐵動車飛機場,到遠方全是騎着馬,坐馬車,就算是皇上白馬王子也都無法除外。韋氏的大肚發生了意外,因動了胎氣,在半路就臨盆了,生下一個閨女,取名字李裹兒。

這一小公主看起來十分好看,在她長大以後,豔壓羣芳,被稱作是大唐官府第一美人,大美女楊玉環都沒法與之類比。到神龍元年,張柬之、李多祚等啓動神龍政變,驅使武則天傳位給李顯,李顯當上皇上以後,這一叫李裹兒的公主就更爲不可一世了。

由於幼時的悲劇,李顯一直十分嬌慣這一閨女,任憑她吵吵。但李裹兒支配權欲很強,她最敬佩的人便是武則天,因此 一天到晚都想做一些有支配權的事,過支配權癮。有2件事非常明顯,其一她自作諭旨,隨後寫好內容,可是捂着不許爸爸李顯看到,而讓李顯蓋印璽印,而李顯居然笑着同意了閨女。其二這一李裹兒趁着爹爹的寵溺,在外面大張旗鼓賣官收斂金錢,其極端水平,讓人叫苦不迭,但李顯依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未予教導。

此外,這一公主的私人生活也很錯亂,史載其出嫁2次。頭任老公叫武崇訓,兩個人都很對外開放,未婚懷孕,之後說成生下一個男寶寶,可是以後在史載中沒有尋找這一男寶寶的紀錄。可是這個公主不滿足武崇訓,又開始玩起了婚外戀,目標是一個叫武延秀的。談起這人,大家必須交代一下她們的關聯。

這一武延秀是武崇訓的堂兄,換句話說李裹兒是他的大嫂。由於這類關聯,在武崇訓活着的情況下,武延秀常常來表兄武崇訓家中玩,而這一武延秀懂突厥語,還會繼續跳胡旋舞,此外這一武延秀看起來也十分俊秀,因此時間長了,李裹兒就愛上這一武延秀,便和他不明不白起來。待武崇訓人死之後,兩個人便順理成章地結婚了。有些人說武崇訓是不會因爲這對男女私通以後暗害的?由於沒有史載,故害怕妄得出結論。

可是李裹兒伴隨着自身的權力衝動的日漸膨脹,她不適合當這個安寧公主,她想當皇太女,她想變成姥姥武則天那般的女性。因此她要求爹爹封她,但李顯沒同意。因此,這一恐怖的閨女就幹出了更可怕的事:和媽媽韋皇后等勾結毒殺最寵溺他的爸爸李顯。

依據史籍《唐書》和《資治通鑑》的史籍記述,韋皇后想稱帝,安寧公主想當皇太女,多方內訌陣營覺得唐中宗有些礙手礙腳,因此就勾結用一碗毒湯餅把唐中宗李顯毒殺了。

景龍四年,李顯病逝,韋皇后等已經精心安排自身的皇上大夢,卻被李隆基和安寧公主搶先着手,啓動事變,殺進宮裏。史載那時候的安寧公主已經梳洗打扮,提前準備去做好自己的皇太女呢,聽到干戈之聲,倉皇而逃,卻還是被砍下了漂亮的頭部,這一年她才二十五歲。李裹兒的一生是寵着愛到極致的一生,也是吵到完美的一生,落個這般結果,也是咎由自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