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禮輝:數字貨幣可能會重構全球的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 來源:金融界網站

《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 於11月25日-11月27日在北京市通州區國際財富中心舉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出席會議並發表關於“數字貨幣:從概念到現實“爲主題的演講。

李禮輝認爲必須警惕超主權數字貨幣可能會重構全球的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具體包括:

一是貨幣替代,貨幣作爲一般等價物的地位,本質上取決於公衆的信任,弱小的國家如果遭遇重大困難,主權貨幣就可能失去國民的信任,就可能被超主權的數字貨幣所取代。二是超越銀行,它可能從支付清算入手逐步進入儲蓄、融資、投資、保險、資產交易等領域,滲透大衆的經濟生活,不再需要商業銀行、不再需要第三方的支付機構,全面爭奪金融業的市場。

李禮輝稱,數字貨幣可能會重構全球的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這是現實的挑戰,也是未來的機遇。我們國家的人口居全球之最,所以我們的支付市場的規模也是全球最大的,在這樣一個市場裏發行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我們必須要保證這樣一個高併發市場中數字貨幣工具的可靠性和它的安全性。

同時,他還表示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或者說數字人民幣,大概有這麼幾個主要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採取間接發行的模式,維持雙層的運營投放體系。第二個特點是採取央行中心化管理的模式,以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可靠性,保證貨幣調控的效率。第三個特點是保持技術中性,數字人民幣底層架構並不依賴單一的區塊鏈技術。最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採取“賬戶松耦合+數字錢包”的方式,在座的微信、支付寶都是賬戶緊耦合的,綁定銀行賬戶。

以下爲演講實錄:

李禮輝:數字貨幣正在從概念變成現實,比特幣等等虛擬貨幣越來越成爲投資或者投機的工具,價格跌宕起伏。2019年6月,Facebook推出的Libra,他們聲稱要成爲一個不受華爾街控制、不受中央銀行控制,能夠覆蓋全國的金融基礎設施。

剛纔袁總說了,今年我們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或者稱爲數字人民幣已經在小範圍開始試點,這是全球第一個投入試點的法定數字貨幣。

今年的10月19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年會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央行的數字貨幣,就是所謂的法定數字貨幣可能會加大貨幣替代的壓力,即本國貨幣被外國貨幣所替代。

所以今天我們想討論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法定數字貨幣會不會替代電子化的支付工具。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80%的中央銀行已經啓動了數字貨幣的研發。法定數字貨幣我覺得它可能有三個方面最大的好處,第一,當然是可以節省成本,防範假幣,可以強化支付系統的公共的普惠特性。第二,它可以實時把握結構性的貨幣流通數據,所以能夠特別精準的調控貨幣供應的總量。第三,資金流的信息是可以實時觀察,可以全程追蹤的,所以它能夠加強反腐敗、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等管控。

我也覺得數字貨幣有兩個主要的潛在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央銀行可以直接吸收公衆的存款,所以這可能會削弱商業銀行的初始信貸能力,削弱他的盈利能力。第二個問題,如果說個別的商業銀行發生支付困難,他可能很容易引起難以控制的數字貨幣存款的擠兌,更容易觸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我們國家的人口居全球之最,所以我們的支付市場的規模也是全球最大的。我們在這樣一個市場裏發行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我們必須要保證這樣一個高併發市場中數字貨幣工具的可靠性和它的安全性。所以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或者說數字人民幣,大概有這麼幾個主要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採取間接發行的模式,維持雙層的運營投放體系。在這裏不管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他只是一個發行的渠道。第二個特點,是採取央行中心化管理的模式,以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可靠性,保證貨幣調控的效率,這一點也特別的重要。第三個特點,它是保持技術中性,因爲我們有一批權威的專家經過研究以後認爲,現有的區塊鏈技術無法達到超大市場零售級別高併發的需求,所以我們現在的數字人民幣底層架構並不依賴單一的區塊鏈技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採取“賬戶松耦合+數字錢包”的方式,在座的微信、支付寶都是賬戶緊耦合的,綁定銀行賬戶。法定數字貨幣的錢包可以不綁定銀行帳戶,可以實現脫離銀行賬戶,實現端對端的轉移,減輕交易環節對金融中介的以來,並且可以實現匿名支付,當然是可控的匿名支付。重要的是不在中國銀行開戶的外國人,也可以獲得數字人民幣錢包,實現便捷的支付。

目前,我們國家的數字貨幣還處在早期的技術驗證階段。我覺得至少還要經過成功的中期測試,纔有可能大面積的推廣。數字人民幣跟我們現在的其他支付工具比的話,它有兩個優勢,第一個就是憑證權威地位的優勢。第二個是有脫網交易的技術優勢。它可以替代流通中的現金,這一定會加快去現鈔的進程。但是我們有個問題要討論,它到底能不能取代支付寶、取代微信支付、取代銀行卡,成爲主要的電子化支付工具呢?我覺得還有待觀察。在我們國家微信支付、支付寶是用數字技術構建以信任連接爲紐帶的移動支付和生活服務平臺,突破傳統的支付模式。這兩種月活數量都超過了7億到8億的規模,它的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在全球的移動支付平臺力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我預測至少在未來的十年以內,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行卡,仍然會是主要的支付工具。而數字人民幣最終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成爲主要的支付工具,甚至跨境溢出發展成爲全球性的數字貨幣,我覺得這將是一個市場抉擇的過程。

影響市場抉擇的要素有幾個方面,運行是不是更加可靠,使用是否更加便捷,流通成本是否更低,能不能形成具有商業價值的經濟規模。

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一下虛擬貨幣會不會進入大衆化的支付與交易場景,因爲時間關係,我簡要說一下我的觀點。

虛擬貨幣對於生長是有經濟層面原因的,第一個原因是它有它的生存土壤,特別是在公有區塊鏈的社區中,虛擬貨幣是參與者認可的等價物和支付工具。第二,虛擬貨幣有市場需求,它可匿名、可跨境,已經成爲資金非法流動的工具,也成爲了投機交易的工具。虛擬貨幣技術性的缺陷在於,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區塊鏈的架構下,全網的驗證需要超大規模的數據同步,節點的運行能力需要達標和均衡。所以至今沒有辦法解決規模化可靠交易的問題。第二個,虛擬貨幣的經濟性的缺陷在於,它缺乏足夠的實體資產做支撐,也缺乏足夠的信任背書,價值不穩定,投機性太重。2018年比特幣最低的價格3158美元,比最高的價格跌了84%,現在的比特幣又衝到一個高點,19000左右,未來會不會跌呢?我覺得還是有這種可能的。

我覺得維護一個金融市場的穩定,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防範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是成熟國家金融監管的底線。包括我們中國,也包括西方的很多國家。我們國家法律禁止非法證券發行、非法集資、非法金融交易,等等非法的金融活動,所以我自己覺得虛擬貨幣目前還很難進入大衆化的交易和支付的場景。

第三個問題,我們討論一下超主權數字貨幣會不會重構全球的貨幣體系。

剛纔我們討論了法定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是因爲法定的地位和國家的主權背書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機構的數字貨幣要做到可信任,必須具備這些品質,具有公衆信任機構的信任背書,具有商業價值的客戶規模,具有可靠高效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臺,具有可審計的金融資產做支撐,具有行政許可的市場準入。

2017年以來,高盛摩根大通等跨國銀行的數字貨幣開始進入金融市場,但是隻用於範圍有限的金融交易。備受關注的就是我剛纔提到的Facebook主導的數字貨幣Libra,它有幾個潛在的優勢,一個是21家創始機構可以提供足夠的信任背書,而且它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的客戶羣體,二是因爲分佈式對等架構和隱私計算的技術,建立覆蓋全球各個角落的點對點、端對端的交易和轉賬平臺。三是以硬資產做支撐,維護獨立的數字貨幣的價值。Libra是在瑞士註冊的,但是它到底能不能得到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的許可,關鍵還是在美國,今年4月Facebook發佈了《Libra白皮書》2.0版,在滿足美國的要求方面前進了一大步。第一是強化美元的貨幣霸權地位,我自己覺得Libra如果得以發行,它的數字貨幣的系統基本依託仍然是美元,它有可能會成爲數字經濟時代美國繼續推進貨幣霸權的工具。第二是強化金融合規的標準,他們新的白皮書表示今後他們會保持中心化的技術架構,而且他們承諾會制定嚴格的金融合規和全網風險管控的框架和標準。

在今年10月13號,西方七個國家的財長和央行的會議上,他們做了一個聲明,這個聲明實際上對於虛擬貨幣、對於這些全球性的數字貨幣開了一個小口。他們說全球性的數字貨幣必須滿足相關的法律和監管的全部要求,纔可能開始運行。Libra到底能不能達標還有待觀察。

我自己覺得如果說Libra一旦得到批准,它只要得到美國的批准,就有可能得到西方其他國家的批准。由於它擁有全球用戶的基礎,所以它很有可能迅速發展成爲全球性的超主權數字貨幣,我們必須警惕的是超主權數字貨幣可能會重構全球的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一是貨幣替代,貨幣作爲一般等價物的地位,本質上取決於公衆的信任,弱小的國家如果遭遇重大困難,主權貨幣就可能失去國民的信任,就可能被超主權的數字貨幣所取代。二是超越銀行,它可能從支付清算入手逐步進入儲蓄、融資、投資、保險、資產交易等領域,滲透大衆的經濟生活,不再需要商業銀行、不再需要第三方的支付機構,全面爭奪金融業的市場。所以我自己覺得數字貨幣可能會重構全球的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這是現實的挑戰,也是未來的機遇。

數字貨幣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將居於核心地位,對於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國家,數字貨幣的國際化將構成對貨幣政策設計和流動性控制的挑戰。對於被他國的數字貨幣替代的國家,本國的主權貨幣地位將面臨威脅,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應將會被削弱。所以,我們應該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我們國家的法定數字貨幣實現的路徑,完善我們的底層基礎架構。二是金融的數字化呼喚制度創新,我們應該在制度創新方面走得更快一些。另外,數字金融必然會加深金融的全球化,所以我們希望在全球規則制定的過程中,我們中國不應該缺席,應該要發揮我們的話語權。

謝謝各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