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與李時珍齊名的萬密齋,因靈活有效的藥方和符合中國人的養生理念而被尊稱爲醫聖。萬密齋的養生思想大成者爲《養生四要》,其中詳細講述了養生的方式和內容。在該書的第五卷中,萬密齋就提出:““養生之道,只要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而兼之以導引, 助之以服餌,未有不長生者也陽。” 貢方堂雖以研究萬密齋藥方爲主,但對其養生之道也頗有了解。爲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養生,故今日與大家好好說說《養生四要》中的四要到底是什麼。

寡慾第一 兼養脾胃

萬密齋在《養生四要》中將寡慾放在養生的第一位,可見其重要性。寡慾是清心寡慾,不可過度放縱自身的慾望,無論是飲食還是房事。萬密齋認爲,房事過多,會損傷人的腎氣和精元,進而影響臟腑的正常運作,最後病入骨髓。而腎氣虧損、經期不足是導致婦科疾病頻發的主要原因,故多數婦科疾病治療的第一條件就是要節制,即寡慾。其次是補助腎氣精元,再對症下藥。在飲食上,萬密齋主張飲食有度,即使是喜歡喫的食物也不能貪喫。五穀雜糧雖然是養人的根本所在,但喫多了一樣會傷害人的胃氣。固護脾胃,才能保證營養的正常吸收,達到養生的效果。而女性只有脾胃健康,才能補充氣血,預防婦科疾病。

慎動第二 勞逸結合

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但過大的運動量會給身體造成負擔,反而會傷身。萬密齋主張“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筋,謂之五勞所傷。”同時人們還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不宜大喜大悲。萬密齋認爲:暴喜傷心,暴怒傷肝,暴恐傷腎,過哀傷肺,過思傷脾。所以應動靜結合,勞逸相適,但能達到養心益肝的效果,只有不過度勞損消耗人的精力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法時第三 四時養生

中國自古就有根據二十四節氣運動飲食的習慣,可見養生也因注重季節的變化。萬密齋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認爲春天可喫小麥與羊肉,夏天可喫豆類與雞,秋天可喫素食與狗肉,冬天可喫稻穀與豬肉。除此之外,順應四季的天氣注重陶冶自己的情志也是養生的必修內容。萬密齋指出,春夏之際,萬物生長,正是陽氣發泄的時候,此時學習禮樂,詠誦唱歌皆可培養性情。也可適當學習一些舞蹈,舞蹈可促進身體內血脈生長,是有效養陽的方式之一。

卻疾第四 重在中宜

卻疾講的是保養身體,抵抗疾病。萬密齋認爲與其生病了之後再服藥治療,不如在生病之前就可喫一些藥物預防疾病。所以,日常喫一些藥膳祛除病邪,改善身體體質也是養生的重要內容。萬密齋還提出,善於養生的人應該知道這五點:主要保養自身身體,有病及時治療,治療應聽從醫生囑咐,用藥注重時機和用量,不應相信巫師迷信而不信醫生。

即使是用現代中醫學的角度來看,也可發現萬密齋養生理論充分符合中醫的精髓,即注重疾病的預防和早期治療,注重生病中期的用藥時機和用量,注意適可而止,避免損傷本元。此外,萬密齋將其養生理論與婦科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認爲女性本就身體嬌弱,氣有餘而血不足,更加忌諱下猛藥,宜溫養。貢方堂秉承着萬密齋的養生主張,將萬密齋的婦科藥方、養生藥膳與現在養生和飲食習慣相結合,幫助大家更好的實現養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