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車行業,可能會迎來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正解局出品

最近,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希望到2025年,歐盟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而不需要依賴進口。

中國是鋰電池的最大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

歐洲想擺脫依賴,沒那麼容易。

01

中國壟斷鋰電池產能

動力電池的種類很多,鋰電池是最重要的一類。

1983年,日本化學家吉野彰造出了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原型,開啓了鋰電池時代,也因此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1991年,日本索尼與旭化成株式會社共同推出了全球第一塊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併成功實現量產。

靠着技術和產業上的先發優勢,在鋰電池領域,日本長期佔據着世界第一。

2005年開始,中國、韓國開始追趕。2014年,中國的鋰電池產量超過了日本、韓國,躋身世界第一,直至今天。

中國鋰動力電池市場佔有率

數據顯示,2019年初,全球鋰電池製造能力達316千兆瓦時(GWh)。其中,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世界首位,佔73%。排名第二的美國,只有12%。

具體到企業市場份額,全球十大鋰電池生產企業,中國佔據6家。

前十大鋰電池企業市場份額

說中國壟斷了鋰電池產能,並不爲過。

02

歐洲想擺脫依賴

歐洲想擺脫鋰電池靠進口的現狀,有着長遠的打算和現實的需求。

長遠的打算,指的是環保考量。

2018年11月28日,歐委會推出長期戰略願景,提到一個“氣候中立”的概念。

所謂的“氣候中立”,也被稱爲“碳中和”,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家企業向大氣排放的有害氣體等同於零,或者通過環保措施來中和排放。

從大方向上說,就是要減少碳排放。

落實到汽車這個行業,自然是減少燃油車,推廣新能源汽車。

最近幾年,歐洲各國紛紛出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同時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

部分國家和地區禁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表

歐洲能不能實現“氣候中立”,新能源車很關鍵。新能源車能不能發展順利,“三電系統”之一的動力電池就很關鍵了。

現實的需求,指的是產業發展。

儘管新冠病毒疫情導致汽車整體銷量暴跌,2020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卻大漲52%,以40.33萬輛超過中國,衝到世界第一。

未來,歐洲新能源車市場更是不容小覷。

歐洲是汽車和汽車工業的發源地,在燃油車領域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進入新能源車時代,如果連動力電池都無法自給自足,除了經濟損失,歐洲國家更擔心,自己會被中日美等對手甩在後面。

擺脫進口依賴,歐洲也有底氣。

這是因爲,歐洲正在狂補作業,同時推進建設15家大型電池工廠。

塞夫科維奇稱,到2025年,計劃中的歐洲工廠將生產足夠的電池,爲至少6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屆時,歐洲生產出來的電池,不僅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還能出口。

03

遠沒有那麼容易

雖然歐洲信心滿滿,但是想擺脫依賴,遠沒有那麼容易。

要想生產鋰電池,控制最上游的鋰礦資源是重中之重。

根據2019年中國鋰業大會信息,全球現已查明的鋰礦資源總量約6200萬噸,主要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亞,歐洲國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全球探明鋰資源儲量

其實,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在內的鋰電池生產大國鋰礦資源都不算豐富,所以才爭先在海外佈局。

就拿中國來說,天齊鋰業斥資259億元人民幣收購智利鋰業巨頭SQM公司的24%股份,成爲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天齊鋰業還持有澳大利亞泰利森51%股份。泰利森是當下全球最大的固體鋰精礦擁有者及供應商,擁有目前全球正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西澳大利亞Greenbushes。

贛鋒鋰業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目前擁有位於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及愛爾蘭等地的6個優質鋰資源的股權。

青島乾運、江特電機、中礦資源、寶威控股等公司也積極佈局海外鋰資源市場。同時,以金沙江資本、歌石投資爲代表的投資機構也瞄準了國外鋰礦資源。

有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掌握了全球一半的鋰礦資源。

反觀歐洲,自有鋰礦資源少,海外佈局晚,至少在上游一端,並不佔優勢。

此外,鋰電池全產業鏈佈局也很重要。以中國爲例,僅A股上市的鋰電池企業就達92家,更別提未上市的中小企業了。

鋰電池產業鏈圖

再看歐洲,正如上文介紹的,位於產業鏈中游的前十大鋰電池企業,沒有一家歐洲企業。

事實上,鋰電池行業正在呈現“頭部效應”,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歐洲企業要想逆襲,難度很大。

那麼,歐洲爲什麼還有底氣擺脫進口依賴呢?

關鍵是上文提到的15家大型電池工廠。

這15家大型電池工廠,除了瑞典的Northvolt外,投資方大部分來自中國、韓國和美國。

如中國寧德時代在德國的工廠,韓國SK Innovation在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廠,美國特斯拉在柏林建設的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工廠。

全部投產後,歐洲雖然能夠生產電池,但是,資金、技術是中韓美企業帶過來的,原材料還需要大量進口。

所以說,歐洲所謂的“擺脫”,只能擺脫了電池進口,卻沒有擺脫對技術、原材料的依賴。

僅從鋰電池的產能佈局看,世界汽車行業,可能會迎來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相關文章